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急疹ppt课件

幼儿急疹ppt课件


疾病特点 一般家长对幼儿急疹可能不如对麻疹、水痘等Fra bibliotek么熟悉。这病也是婴
儿常见的出疹性疾病,老年人俗称“烧疹子”,它是由病毒感染引起 的。这种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年长儿极少,而6个月以下的小 婴儿多见。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潜伏期就开始发烧,起 病很“凶猛”,小儿突然高烧,可达39~40℃。个别患儿病初有因高 热发生抽风的,一般仅抽一次,时间很短,抽风后仍然一切如常。查 白细胞也不高,嗓子有点红,常在耳朵后面或枕骨后两侧可摸到黄豆 大的淋巴结,孩子发烧一直不退,吃药、打针都无效,等烧到3~4天 突然退烧,全身出粉红色的斑丘疹,面前和四肢疹子较少或无疹,本 来伴随发烧出现的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也随着烧退疹出 逐渐消失,1~2天疹退后不留痕迹、不脱皮,这就是幼儿急疹的特点。
2.亚急性期 用1%~4%硼酸溶液外洗,然后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炉甘石 呋喃西林洗剂,止痒、消炎。外涂维生素B6软膏及SCL膏(磺松糊剂, 参见附录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表),或中药祛湿油。
3.慢性期 外用1/2或1/3肤轻松或丙酸倍氯美松软膏加糠馏油软膏或 普连膏,或尿素软膏,然后用薄塑料膜覆盖,绷带包扎,每隔1~2日 封包1次,待皮肤恢复原状。至多每周洗浴1~2次,必要时外涂肤轻 松软膏,皮炎平。对慢性局限性肥厚性小片损害可采用醋酸强的松龙, 或去炎松混悬液做皮损处的皮内分点注射,每周1次,共2~3次。不 宜长期使用,以免发生皮肤萎缩。
患儿护理
①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③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④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⑤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
热引起抽风。
枕部的淋巴结可以触到,但无触痛感,其他也没有什么症状和体征。
及至体温将退或已退清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皮疹时才恍然大悟,
其实这时候急疹已近尾声。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有什么影响,出过一
次以后也不会再出。
疾病判别
婴幼儿急疹又成婴儿玫瑰疹,是人疱疹病毒6型导致的急性、热性以及 发疹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3-5天,热退后周身出现红色皮疹,皮疹很快 消失。出疹前不易确诊,常常在热退疹出之后才真相大白。
幼儿急疹
李孝芳 2014.11.13
概念
婴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本病主要多见于周岁内婴儿,四季均 可发生,一生中感染两次以上者极少见。 其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高烧达39-40℃, 它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皮疹多 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 ,压之消退。幼儿急疹,也叫烧疹或玫瑰 疹,由病毒引起,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 的出疹性传染病。可能是由病毒引起,通过唾 液飞溅而传播,不如麻疹传染力强。冬春季节 发病较多。发病多是1岁以内的小儿,2岁以 上者少见。患过此病后,一般不再患第2次。
2.抗组织胺类药物 扑尔敏、非那根、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单一或轮 流内服有较好的止痒和抗过敏效果,并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非镇 静作用的抗组织胺药,如息斯敏(片剂或口服液)、特非那丁。具有 镇静作用的抗组织胺类药优于后者。
3.皮质类固醇激素 无论口服还是静脉注射,都能很快控制症状,有 明显的抗炎、止痒作用,但停药后易复发,不能根治,且长期应用后 有依赖性和各种不良反应,故应酌情慎用。泛发急性湿疹其它疗法效 果不佳者,可短期口服强的松,病情好转逐渐减量。
幼儿急疹和麻疹不一样,它是由另一种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1岁以内的婴儿,所以又叫婴儿玫瑰疹。它的最大特点是
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
沉着。这些婴儿在没有出现皮疹前也有发热,热度可以比较高,但是
感冒症状并不明显,精神、食欲等都还可以,咽喉可能有些红,颈部、
4.抗生素 仅用于继发局部或淋巴结等感染、白细胞增高和体温增高 的病儿。一般采用青霉素肌注或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口服。
局部治疗
原则上是按照病期分别治疗。
1.急性期 采用1%~4%硼酸溶液或1~4%硼酸溶液加0.1%呋喃西林溶液 湿敷或外洗局部15分钟左右之后,外涂雷佛诺尔氧化锌软膏或1%氯霉 素氧化锌油。如无明显感染亦可外用40%氧化锌油或15%氧化锌软膏。 应用湿敷2~3天即可。
特别提醒:
◆婴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属自限性疾病,治疗不需要使用抗 生素,只要加强护理,适当给予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好转。
◆当孩子高热不退,精神差,出现惊厥、频繁呕吐、脱水等表现时, 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功能损 害。
全身疗法
1.饮食管理 首先,避免喂哺过量的食物以保持正常消化。如疑牛奶 过敏,可较久煮沸,使其蛋白变性,可以减少致敏物,或者选择低敏 配方奶粉,如更严重就要服用特殊配方奶,必要时可用羊奶或豆浆代 替牛奶。如疑蛋白过敏,单给蛋黄,或由少量蛋白开始,逐渐加量。 喂奶的母亲可暂停吃鸡蛋。
在出疹前,孩子会出现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周围淋巴 结普遍增大,以枕后淋巴结肿大较常见,大小如豌豆,没有压痛感。
临床诊断 孩子患病后,医生常常会给孩子化验血常规,起病初期,孩子的白细
胞总数增多。高烧期间,白细胞数量会下降,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下降 明显。这种血常规检查结果,常常提示存在病毒感染。 疾病病理 婴幼儿急疹由人疱疹病毒6型引起,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急性发热性 疾病,传染性不强。一般2岁以内的孩子比较容易感染发病,尤其以1 岁以内的宝宝最多见。发病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突然退热,身上出 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它也因此有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婴儿玫瑰疹, 中医又称为奶麻。这种病四季都可能发生,但冬春季节是发病高峰。 得病后一般都能获得持久免疫力,很少二次得病。
几个月的宝宝,如果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发起高烧来,过几天退烧后身上出 现玫瑰红色的疹子,这是宝宝正在遭遇婴幼儿急疹。
婴幼儿急疹最典型的症状是:起病急,高烧达39~40℃,持续3~5天后自然 骤降,精神也随之好转。它的最大特点是:热退疹出。婴幼儿急疹的皮疹不 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能融合成一片,用手压疹子会消退。疹子最早 出现于颈部和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内就会 消退,不留下色素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