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成像技术(三维重建技术)课件
医学成像技术(三维重建技术)课件
光源 入射光
法向量 反射光 视线
折射定律
折射定律:折射线在入射线与法线构成的平 面上,折射角与入射角满足 1 sin 2 sin
入射光
1 2
折射光
能量关系
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的能量分布:
Ii I d I s It I v
下标为i,d,s,t,v的能量项分别表示为入射光 强,漫反射光强,镜面反射光强,透射光强, 吸收光强
反射光,透射光决定了物体所呈现的颜色
简单光照明模型-环境光
假定物体是不透明的(即无透射光)
环境光:在空间中近似均匀分布,即在任何位置、
任何方向上强度一样,记为Ia
环境光反射系数Ka:在分布均匀的环境光照射
7.2 主要内容
预处理 分割 模型构建
模型网格简化
绘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预处理
分割
二维分割
三维分割
重建
绘制 面绘制
体绘制
7.3 表面绘制
Marching Cube 算法
表面 重建 皮肤 灰度 阈值
HU=500
表面 重建 皮肤
HU=500
骨头
HU=1150
表面 重建
透明显示
能量是守恒的
简单光照明模型
模拟物体表面的光照明物理现象的数
学模型-光照明模型 简单光照明模型亦称局部光照明模型, 其假定物体是不透明的,只考虑光源 的直接照射,而将光在物体之间的传 播效果笼统地模拟为环境光。 可以处理物体之间光照的相互作用的 模型称为整体光照明模型
简单光照明模型
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主要发生: 反射 透射(对透明物体) 部分被吸收成热能
影响观察者看到的表面颜色的因素
①物体的几何形状
②光源
③环境
位置、距离、颜色、数量、强度、种类
遮挡关系、光的反射与折射、阴影
④视点位置 ⑤物性
材料、颜色、透明度 折射性
⑥表面光洁度
光源
①几何性质
点光源
线光源 面光源
②光谱组成
白色光等能量的各种波长可见光的组合 彩色光 单色光
光的传播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且反射光 线、入射光线与法向量在同一平面上
整形与假肢手术规划
可视化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是假肢设计(造型)。例如,在做髋 骨更换手术前,需要根据病人的个体 特征正确地设计所需髋骨假肢的外形, 才能减少因假肢形状差异造成手术失 败的概率。首先根据CT或MR图象重构 假肢的精确三维模型,交工厂制作, 然后进行手术更换。
放射治疗计划
利用放射性射线杀死或抑制恶性肿 瘤需要事先做出仔细规划,包括剂量计 算和照射点定位。如果辐射定位不准或 剂量不当,轻则造成治疗效果不佳,重 则危及周围正常组织。根据医学图象重 建病人病灶区的解剖结构,并作出精确 定位和剂量计算已是实际可行的。
体光照模型
体光照模型是研究直接体绘制的基础。从物理意 义上讲,当光线穿过体素与光线遇到一曲面时,会发 生不同的光学现象。前者如光线穿过云层会发生吸收、 散射等现象;后者如光线射到桌面上,有漫射、反射、 透射等现象。不同的物理背景决定了体光照强度的计 算与面光照强度的计算有不同的模型和方法。体光照 模型就是研究光线穿过体素时的变化,将光线穿过体 素时的物理现象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在目前的体绘制 中,采用得较多的有: 源-衰减模型(Source attenuation) 变密度发射模型(Varying density emitters) 材料分类及组合模型(Classification and mixture)
第七章
三维重建技术
7.1 概述
任务
二维
三维
发展
早期探索阶段(1970s - 1980s)
主要针对心脏、肝脏、胚胎、神经 等器官的三维重建;表面重建的算法: 轮廓线提取算法、轮廓线对应算法、三 角片镶嵌算法、曲面拟合算法等等;
基础算法研究阶段(1990s)
基于体元的表面绘制算法:Cuberille, Marching Cubes,Dividing Cubes;直 接体绘制算法:Raycasting,Splatting, V-Buffer;及各种加速算法;
实用系统研究阶段(90年代末) 外科手术模拟系统、放射治疗 模拟、虚拟内窥镜、整形外科、解 剖模拟。
应用领域
诊断医学:
在临床核医学研究中,CT图象、磁共 振图象和超声图象的广泛应用是诊断的有 力的手段。应用先进的可视化技术对这些 图象进行处理、构造三维实体模型以及对 其进行剖切显示,有助于了解复杂解剖特 征的空间定位和随着时间所发生的变化。
皮肤
HU=500
表面 重建
阻光度=0.8 阻光度=0.6
透明显示
皮肤
HU=500
骨骼 HU=1150
阻光度=0.4
阻光度=0.25
7.3 体绘制
在自然环境和计算模型中,许多对象和现象只 能用三维数据场来表示。与传统的计算机图形学相 比,对象体不再用几何曲面或曲线表示的三维实体, 而是用体素(Voxel)作为基本造型单元。对于每一 体素,不仅其表面而且其内部都包含了对象信息, 这是仅用曲线和曲面等几何造型方法所无法表示的。 体绘制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体素的绘制技术, 它有别于传统的基于面的绘制,能显示出对象体的 丰富的内部细节。
源-衰减模型最早由Jaffery提出。该模型为体数 据场中的每一体素分配一个源强度和一个衰减系数, 每一个体素作为一个质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在数据 场中沿距离衰减后被投影到视平面上,形成结果图 象。
光照模型
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光线可能被吸 收、反射和透射。被物体吸收的部分转化为 热,反射、透射的光进入人的视觉系统,使 我们能看见物体。 为模拟这一现象,建立一些数学模型来 替代复杂的物理模型,这些模型就称为明暗 效应模型或者光照明模型。三维形体的图形 经过消隐后,再进行明暗效应的处理,可以 进一步提高图形的真实感。 计算某一点的光强度的模型。
脑结构图及其功能研究
由于脑的复杂性,纯粹采用神经生物 学家所常采用的简化方法无法对之作出 进一步了解。可视化技术在通过组织切 片、医学成象仪器(如超声波、 CT、 MR、PET 等)、药物吸收和神经生理 实验等手段获取脑的数字图象,并进行 特征提取和脑图分析,重构三维脑的结 构图和功能图,以适当的三维显示方式 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