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总则 (1)1.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2编制依据 (1)1.3大临设施标准化施工主要项目 (1)1.4大临设施的要求 (1)二、项目部建设 (3)2.1项目部设置 (3)2.2项目部要求 (3)三、混凝土拌和站 (5)3.1砼拌和站建设 (5)3.2拌合站供应范围 (5)3.3拌合站规格及生产能力 (5)3.4混凝土拌合站基本组成 (6)3.5拌合站组织 (6)3.6排水处理 (6)3.7料仓设置 (7)3.8标示标牌要求 (7)3.9安全文明施工 (7)四、钢筋加工厂 (8)4.1钢筋加工厂要求 (8)4.2场地建设 (9)4.3安全标示及操作规程 (9)五、施工便道 (11)5.1施工便道设置原则 (11)5.2施工便道设置标准 (11)5.3施工便道安全文明要求 (11)六、标志标牌安装要求 (12)一、总则为全面贯彻落实叙毕铁路建设管理标准化和四川路桥集团精细化精神,提高本项目大临建设管理水平,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1目的和适用范围1.1.1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川滇段)一标三分部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努力做到技术上先进、管理上科学、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
在国内有关大临设施规范和结合本项目部实际情况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1.1.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川滇段)一标三分部段大临设施建设。
1.2编制依据1)国家、铁道部、叙镇公司等部门发布的相关标准、规范、规程等。
2)本行业国内通行的标准化建设做法和管理办法。
1.3大临设施标准化施工主要项目大临设施主要包括项目部驻地、工地试验室、混凝土拌和站、钢筋加工场、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
1.4大临设施的要求1.4.1安全要求不受洪水威胁,避开塌方、滑坡等地段。
避开取土、弃土场地。
避开高压线路及高大树木,与通信线路保持一定距离。
1.4.2管理要求驻地选址应处于所辖标段相对居中地段,上路距离近,原则上不超过500m;与拌和场(站)相离而不远,便于管理。
外部环境优美,与居民区和镇区隔离。
上路通道必须全天候保障车辆畅通,保证晴天无扬尘、雨天无泥泞,主要路口设置反光指路标志并保持洁净醒目,两侧至少保持单排树绿化。
通信畅通,邮递便捷,满足建设单位办公自动化要求。
1.4.3大临设施布置临时设施应规范化、标准化,各项功能完备,整体布局协调一致,施工区域应与办公、生活区域划分清晰,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所有办公、生活、仓库等建筑用房需安全耐用,排水良好。
若没有特殊要求,需通风并采光良好。
驻地建设中的各种临租房屋的结构、搭设和使用应符合安全、消防的有关规定。
临建设施内必须采取排水措施,设置排水系统,主要场地(包括混凝土搅拌站、材料库等)和主要道路(包括办公区、生活区主要进出场道路等)必须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硬化处理。
1.4.4临建安全1)用电安全:动力、照明线分开架设,采用绝缘线,离地面2.5m以上,高压线离地面3.5m以上;采用三相五线制,架设用电线路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由专业电工进行管理及日常维护。
2)防火安全:工程施工期间,应按当地消防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并保证其有效性,设专人管理,并应对工地人员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同时应在宿舍区醒目位置设有消防责任牌、“安全用电、注意防火”等警示牌。
1.4.5临建文化临建设施应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工地氛围,并做好日常管理,确保各区域文明整洁,功能完好。
大力开展文明施工的教育,强化文明施工意识、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各项文明施工措施,确保实现“现场规范化、工艺标准化、环境优美化、管理人性化”的文明施工目标。
二、项目部建设2.1项目部设置项目部驻地位于兴文县大河苗族乡村道旁。
项目部驻地全部采用租用民房。
总共占地约3亩,分为3栋楼。
一号楼作为项目部办公区(主要包括接待室、精测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安质办公室、物资计划办公室、分部经理办公室、财务室、出纳住宿、总工办公室)。
项目部场地采用C20混凝土硬化10cm厚,大门采用自动伸缩门,两侧用砖砌立柱,贴暗红色瓷砖、立柱顶上预留电线通道,接入圆球太阳能柱头灯,项目部迎路侧围墙采用不锈钢防护栏。
项目部进门左侧设有洗车台,洗车池,污水经过沉淀池沿污水管排出,项目部四周设有水沟,整个场地按照一定横坡设置,雨水沿四周水沟汇集一起经雨水管排出。
进入大门左侧设有四川路桥公司简介、项目平面图、“两学一做”、厂务公开栏、党务公开栏、连接文化宣传栏、安全生产宣传栏等。
并在楼顶立“四川路桥”标志标牌。
二号楼为租用民房作为项目部职工宿舍、公共食堂、客餐餐厅、公共厕所和洗漱间。
3号楼为项目部职工宿舍,并设有沐浴室、洗衣房、晾衣房。
租用民房均设有消防器材和消防通道。
详见项目驻地平面图。
2.2项目部要求项目部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置生产、办公、生活设施。
2.2.1办公区布置在项目部宣传栏设有项目平面图、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质量体系框图、安全管理体系框图、工程进度图、开展劳动立功竞赛活动有关图表,各项规章制度、工程总体目标、各部门职责、工作计划,晴雨表及管理人员考勤表。
2.2.2生活区要求宿舍内有必要的生活设施及保证必要的生活空间,人均生活用房面积10㎡。
室内高度为2.8m,通道的宽度1.2m,床铺高于地面0.6m,每人床铺占有面积3㎡,每间宿舍居住人员2人。
宿舍必须设置开启式窗户,室内保持通风。
生活区除设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外,还配备盥洗设施、活动室,并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等生活设施。
2.2.3安全文明管理2.2.3.1用电安全:项目部用电采用三相四线制,派具有专业知识人员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严禁室内私接乱接电线。
2.2.3.2防火:项目部按消防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并保证其有效性,设专人管理。
对工地人员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同时在宿舍区醒目位置设有消防责任牌、“安全用电、注意防火”、等警示牌。
驻地办公室、住宿区、食堂、活动场合等场所配置4kg级别干粉灭火器,数量1个/2间。
2.2.3.3现场规范管理、统一标一分部识,力求协调、美观。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立警示牌,电力、消防、化学品等警示标志采用行业规定标志,标识设置按照标准化统一制作,规格尺寸与现场实际相协调。
各种标识牌字体正确规范、工整美观,并保持整洁完好。
2.2.4卫生环保1)项目部设专职保洁员,负责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的保洁工作及对花草进行维护,并设卫生保洁员和卫生责任。
2)办公区、生活区域内挂设治安、卫生、防火管理制度表。
宿舍区域在显眼的室外位置设立封闭式可移动垃圾箱,专人进行卫生清扫,定期检查。
生活区宿舍内夏季应采取消暑和灭蚊蝇措施,冬季应有防寒措施。
食堂位置距离厕所、垃圾池等地50米。
地面水泥硬化,不积水,锅台及案板处贴瓷砖,便于清洗。
3)厕所用水冲式厕所,并且保持清洁。
大小便池贴瓷砖,地面水泥硬化,采光良好。
三、混凝土拌和站3.1砼拌和站建设1)按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拌和站位于兴文县大河乡金鹅池货场内。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按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配送化”原则,经过现场踏勘、选址比对最后确定,三分部管段内共设置1座拌合站。
经过经济性对比,拌合站与钢筋集中加工场一并建设在我分部的货场内,其中拌合站占地约6060.6m2,钢筋集中加工场占地约6193.8m2,拌合站位置距大河乡乡道约300m,原材料进场较为便利。
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拌合站用电从金鹅池车站处的变压器引入,引入长度约300m;拌合站生产用水使用自来水,并新建容量约90m3蓄水池1座,用于生产需要,生活用水直接引用当地用水。
详见附件1:《三分部拌合站平面布置图》。
3.2拌合站供应范围根据本工程施工需要,拌合站主要供应3分部所有隧道及路基桥梁等相关混凝土工程,拌合设置情况见下表:拌合站设置情况表3.3拌合站规格及生产能力根据施工需要,拌合站均设置2台HS90型搅拌机,其生产能力分析如下:HS90型混凝土搅拌机,每盘拌1.5m3,每盘拌合需时60s,综合考虑搅拌机拌合能力、料仓储备能力、粉料罐储备能力,混凝土搅拌机每小时连续生产能力分析如下表:HLS90型拌合机每小时连续生产能力分析表由上表可得2HS90型拌合站最大日产量为:41.44×10×2=828.8m3/天(拌合站日工作时间按,10小时计算)。
三分部拌合站负责3分部所有隧道及路基桥梁等相关混凝土工程(除喷混)的混凝土供应。
共计21.09万方。
工程施工总工期40个月(即1200天),可得平均每天所需混凝土:210906.4654(方)÷1200(天)=175.76m3/天,按拌合站最大产砼量进行计算, 828.8÷175.76≈4.7>4,即4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能基本满足施工所需混凝土用量。
3.4混凝土拌合站基本组成混凝土拌合站主要由拌合主机、电气控制系统、物料储存系统、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其它附属设施构成。
⑴拌合主机:2台HLS90型搅拌机⑵电气控制系统:全自动控制加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PLC控制器、中间继电器、电器柜及操作台及打印机。
⑶物料储存系统:如配料机砂石料储料斗、水泥仓、水箱、外加剂储液罐等。
⑷物料秤量系统:地磅、配料机砂石秤、水泥秤、水秤、外加剂秤。
⑸物料输送系统:皮带机、水泥螺旋输送机、水泵、砂石提升料斗等。
⑹信息化管理系统:混凝土质量监控系统。
3.5拌合站组织拌合站设站长1名,下设工地试验室、调度室,成立混凝土施工工班、混凝土运输工班、综合管理工班,混凝土施工工班下设机械操作组和上料作业组,混凝土运输工班下设运输作业组和机械维修组,综合管理工班下设试验作业组。
3.6排水处理⑴场地两侧开挖0.3m×0.4m排水明沟,并埋设盲沟,明沟采用砖砌矩形截面水沟,并在紧连水沟出设置沉淀池。
⑵料仓前50cm处设贯通明沟,沟深30cm,水沟净空为40cm。
盖板采用铁制水篦子,场内污水通过水沟排出。
3.7料仓设置砂石料按配料要求,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别存放,不混堆或交叉堆放,并设置分隔墙和明显标牌,各档材料分隔墙采用30cm厚混凝土隔墙分隔,高度2.5米,分料墙下部预留孔洞,严禁积水。
料仓顶搭设顶棚,防止太阳直接照晒或雨淋,顶棚采用轻型钢结构,净高8m,满足机械操作空间及受力、防风、防雨、防雪等要求。
3.8标示标牌要求1)拌和站大门位置布置绘制详细的现场布置图,站内设置明显的标示牌。
2)拌和站内醒目位置设有工程告示牌、拌和站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牌等明显标志。
3)拌和站出入口、拌和楼控制室设有禁止、警告、指令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