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妈妈的故事

年妈妈的故事

教师业务竞赛方案
说课:
1、说教材
进入十二月我们班的主题活动也进入到《我自己》。

这几天我发现大班的幼儿更加关注与自己有关的内容了:“我换牙了!”,“我比你高。

”,“我要过生日了。

”“我的生日过好了。

”……听到幼儿间的闲聊,我突然想到我们大班的计算也该进行到《认识年、月、日》了,根据我们大一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

我把此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为:初步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年历是记录和查看日期的工具,会用年历查看日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学会关心身边的家人。

针对教学目标,把此次活动的重点放在理解年、月、日的关系和会用年历查看日期上,因为只有理解了关系才能帮助幼儿找到正确查看日期的方法。

把难点定在大小月是哪几个月最小月是哪个月上。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指导幼儿粗浅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和各种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

通过指导幼儿初步感知时间这个概念,发展幼儿的“时间感”。

建立幼儿的时间观念,是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逐步形成。

2、说教法和学法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智慧之花开在手指尖上。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儿童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才能借助被操作的物体获得数学感性经验,整理数学表象,主动领会构建起抽象的初步数概念。

在第四环节,我将通过幼儿的探索性操作引导幼儿找到用年历查看日期的具体方法。

我还将情景游戏引入其中,让幼儿在模仿放鞭炮的情景游戏中巩固对故事的理解。

这样幼儿即巩固了知识点又能深切地感受到新年的欢乐氛围。

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我还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了查看年历的作用。

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

根据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采取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幼儿充分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遵循活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遵循积极性原则,教师通过生动想象的教育,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遵循个别性原则,对能力差的幼儿在查看自己生日时,教师注意加强辅
导。

3、说过程
此次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出示房子引起兴趣、讲述故事掌握关系、欣赏年历了解作用、查看年历幼儿操作、教师评价体验成功。

第一环节,我通过让幼儿比较房子是不是一样大小来引出整个活动的难点并引起幼儿的兴趣。

只有一个问题,简单又明了,不拖泥带水,为下一个环节节省很多时间。

第二个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点环节之一,也是此次活动的难点。

为此,我在活动设计中,将“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数字和故事巧妙结合,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留下余地。

第三个环节
是欣赏年历,这一部分主要是引导幼儿认识年历、台历,讨论出作用。

将故事中的内容迁移到生活中的物品上来,为接下来幼儿查看日期打下感性基础。

第四环节是幼儿操作环节,我请幼儿找出12月25日是星期几,师幼共同完成后,帮助幼儿总结出查看日期的方法。

然后,幼儿尝试找出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几。

最后环节我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说幼儿
我们大一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

这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幼儿能够认识很多简单的生字,多数幼儿都能认出100以内的数字,有个别幼儿还能认识1000以内的数,这些都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能。

我班幼儿的思维活跃,对新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肯探索,有强烈的求知欲。

活动名称:年妈妈的故事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年历是记录和查看日期的工具,会用年历查看日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3、学会关心身边的家人。

活动准备:
1、教具:12幢月历的房子(1、3、5、7、8、10、12月份的房子大,4、6、9、11月份的
房子小,2月份的房子最小),大字卡年、月、日、大月、小月各一张,数字卡片(365、
12、30、31、28),自制鞭炮一串(内放写有问题的纸条),年历、挂历、台历若干份;
2、学具:自制年历一份,写好人名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即时贴10张。

活动流程:
出示房子--------讲述故事-------欣赏年历---------查看年历---------教师评价
激发兴趣掌握关系了解作用幼儿操作体验成功
活动过程:
一、出示房子,激发兴趣。

师:你们看,这里的房子都一样大吗?是谁住在这里呢?听完这个故事你就明白了。

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师边讲故事边逐一出示大字卡片,引导幼儿发现年、月、日,了解大月和小月的不同。

2、你们也要像年妈妈那样多关心自己的家人哦!
3、这下你们知道这些房子是谁盖的?(年妈妈)有多少座房子?(12座)谁住在这里?(365个日娃娃)
4、游戏:放鞭炮,帮助幼儿巩固复习。

师:当365个日娃娃都完成了年妈妈交给他们的任务,我们就要过年了。

每到过新年,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

你们喜欢放鞭炮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鞭炮,放鞭炮时是怎样的?(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砰、砰、砰)每一个鞭炮里都有一个问题,只有小朋友答对了,鞭炮才会响。

我们大家一起来放鞭炮。

A、一年有12个月B、一年里有大月和小月C、一年有365天D、大月有31天E、小月有30天F、二月有28天。

三、认识年历,了解作用。

1、今天,老师把年妈妈一家人请到这里,你们看!(出示年历、台历、挂历)
2、师幼一起欣赏。

3、师说明:为了美观人们把12座房子都做得一样大,但是里面住的日娃娃还是和以前一样多的。

4、讨论:人们为什么把年妈妈一家人都放在年历上,这样做有什么用?
5、师小结:人们发现用年历查找日期真方便,所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是用年历来查找日期的。

四、幼儿操作,教幼儿查看年历的方法,查找日期。

1、圣诞节是几月几日?(12月25日)
2、出示自制年历。

3、请一位幼儿先找出12月25日住在哪座月房子里?先找到6月房,再找哪个日娃娃?(师幼共同完成)
4、师小结:先找月房子,再找日娃娃。

5、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请你在年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用即时贴做好记号。

6、师幼纠错。

五、教师评价。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年月日,还学会用年历解决困难,你们真了不起。

故事:新年到了,年妈妈生了很多娃娃!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好听又奇怪的名字叫做“日”。

年妈妈数呀数呀,一共有365个日娃娃。

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他们盖了12座漂亮的房子,并且取名叫做“月”,让所有的日娃娃都住在这12座房子里,第一座为一月房、第二座为二月房、第三座为三月房……第十二座为十二月房。

咦,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还有一座更小,这是怎么一回事呀?原来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日娃娃多一些,每座住31个日娃娃。

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住的日娃娃少一点,每月住30个日娃娃。

那座最小的是二月房,只住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疼爱自己的孩子,她常常担心她的孩子因为贪玩而找不到家。

于是,房子造好后,年妈妈就从一月房里数着自己孩子的名字:一日、二日、三日……从早数到晚,当她数到第十二月里的最后一个日娃娃时,就要带她的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再也不回来了,到那时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有住进这月房子里,过着同样的生活。

活动反思:
在目标定位的方面:在“初步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这个目标中,尽管利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但我作为老师“引导者”这个角色没有扮演好,应该在故事结束后归纳出年是最大的,它包括12个月,这12个月中又分为7个大月,4个小月,1个最小月,大月有31日,小月有30日,二月有28日。

这样幼儿就很容易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还有第三个目标是“学会关心家人。

”在活动中没有很好地体现,目标定得过于牵强。

在教具和学具的准备方面,我感觉教具的准备不够充分,
比如:没有准备挂历、准备的台历上的数字过小不利于幼儿观察和寻找。

准备的大房子和小房子的大小不够明显,不利于幼儿观察和比较。

在幼儿操作材料上完全可以不在月历上塑封,这样会节省材料、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房顶的颜色可以按大月、小月和最小月做成三种颜色的房顶,便于幼儿寻找和记忆。

在活动中,我对幼儿没有放开,应该放得开些,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多说说多做做,在说说做做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从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等方面综合考虑,不断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实践,多探索,多钻研。

我相信,只要多做多学多听多看,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