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课程代码264001)一、名词解释1、政治权利2、国家3、政治权力4、政党5、政治文化6、两党制7、政治统治8、联邦制9、政治管理二、简答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国家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一、名词解释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

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

(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

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最高形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6、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

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推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7、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8、联邦制国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或行政区域通过政治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

联邦制国家的具体特点如下:(1)国家具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

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且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范围内,各联邦成员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在对外关系中,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

9、所谓政治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的、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定方式。

也就是说,通过这种特殊的约束方式使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来运行和发展。

二、简答题1、答:政治管理和政治统治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两种基本运作方式,二者既有联系又存在巨大的差别。

共同之处:二者都是维系国家存在的基本政治行为,目的都是为了特定的社会秩序。

对于国家而言,政治统治是国家政权的前提,政治管理是国家政权的基础。

区别之处:(1)、行为主体不同:政治统治的行为主体只能是由统治阶级组成的国家政权,而且是以军队、监狱、法庭、警察等暴力机关为主的。

而政治管理的行为主体除去国家政权以外,其他政治实体也可做为主体而存在。

(2)、行为客体不同:政治统治的行为客体既可以是多数人,也可以是少数人。

但政治管理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管理。

(3)、行为原则和要求:政治统治强调秩序与稳定,而政治管理强调的是秩序与效率。

(4)、行为目的和功能: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意志的直接体现,它是统治阶级利益的直接外化,而政治管理除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以外,它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答:主动积极型:非常自信,乐观,合群,目标明确,工作努力,富于创新精神,对领袖的职位非常醉心,对权力非常迷恋。

主动消极型:敢作敢为,工作努力,不易满足,积极进取,但并不迷恋于政治领袖的职位。

被动积极型:奉公守法,比较合群,关注形象,醉心职位,权力欲强但往往因循守旧,不善决断,缺乏创新意识。

被动消极型:性格内向。

保守,遇事容易退缩,主张工作越少越好,对领袖职位缺乏兴趣。

3、答:政治学:研究人类政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核心:公共权力(核心)(2)研究对象: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人类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及其发展规律。

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1)时间:古希腊迈锡尼文明时代,BC500年达到顶峰(2)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3)代表作:《理想国》《政治学》(4)主要观点:维护奴隶主统治和奴隶制国家;强调政治的目的和最高取向在于特定的伦理价值;以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作为研究背景或分析对象。

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1)时间:西欧中世纪,黑暗千年(2)代表人物: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阿奎那(3)代表作:《论神之都》《神学大全》(4)主要观点:鼓吹神创等级制,以维护封建政治秩序;强调君权神授,以证明教权高于主权,同时也给王权加上神圣的光辉;主张信仰高于理性,以宗教教义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其学说属于蒙昧主义、禁锢主义的政治学说。

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1)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①代表人物:马基雅弗利②代表作:《君主论》③主要观点:从人出发而不再是从神出发论述政治问题,以政治权力而不是以道德伦理价值为政治研究的核心取向,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主权理论。

(2)17、18世纪西方政治学的繁荣时代①代表人物:(法)伏尔泰、卢梭、(荷)斯宾洛莎、(英)霍布斯、洛克(美)潘恩②代表作:《社会契约论》③主要观点:强烈、全面批判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和观念,以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提出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理论以及配置政治权力的原则。

(4)、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政治学说的兴起①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②代表作:《乌托邦》《全世界和谐》③主要观点:抨击资本主义私有制、主张建立社会公有、共同劳动、和谐一致的共和国。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19世纪70年代至今(1)代表人物:罗尔斯、亨廷顿(2)代表作:《正义论》(3)主要观点:运用社会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政治行为中个人受到的影响与决策。

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夏、商、周✓代表作:《尚书》✓主要观点:神权政治和王权专制,明德慎罚。

春秋战国时期德政治学说:✓代表派别:儒、法、道、墨✓主要观点:王道德治、霸道法治、无为而治、兼爱、非攻封建社会的政治学:从秦汉到晚清,以儒家为主导,外示儒术、内用法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学;1840年到1949年,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主张:◆晚清统治者与蒋介石政权,坚持儒家伦理道德思想。

◆变法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介绍和倡导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政治主张,设计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蓝图,对封建政治学说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917年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指导无产阶级走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4、答: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

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推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多党制: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通常通过构建联合阵线组成政府的体制。

多党制起源于法国,后推行到挪威、瑞士、爱尔兰、德国、比利时、丹麦和印度等国。

5、答:基础:暴力机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对社会与经济资源的管理首先的形式是暴力镇压限制与排斥通过安抚分化瓦解和收买等手段对被统治阶级怀柔利用为了保障政治统治国家政权有时还要对经济与社会进行干预思想文化控制,确保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6、答:含义: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最高形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1)客观要素:生产资料物质财富暴力(2)主观要素: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组织政治权力的特性(1)、制约性(2)、能动性(3)、动态发展性(4)、工具性7、答: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度:1989年以前的苏联,1989年以前的罗马尼亚、匈牙利和1990年以前的阿尔巴尼亚。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其余各政党是参政党。

(2)、中国共产党和其余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三、辨析题: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的在野党。

答:题中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执政党,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其余各民主党派为参政党。

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答:题中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首先,苏联和中国都是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但苏联实行的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除去布尔什维克党以外,在事实上和法律上都不允许有其他政党的存在。

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国家答:题中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首先,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的确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是一个具有复合制特点的国家,但并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制国家。

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答:题中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确都是政治行为,但政治统治可以是少数人对多数人,也可以是多数人对少数人。

而政治管理就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

四、论述1、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实现党和人民联系的中介。

由于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纯粹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主要的政治社团只有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各社团之间的关系是非对抗性、非争夺性的,运作方式也是协调性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