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1绪论与意识注意

心理学1绪论与意识注意


2018/10/23
傅亚强
12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七、认知心理学 1、创始人:奈塞尔(始于20世60年代) 2、认知:信息加工观点 3、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内部规律 4、与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科学紧密结合
2018/10/23
傅亚强
13
小结
学派及活动期 限 构造主义 1879~1900 主要人物 冯特、铁钦 纳 研究对象 意识的结构 基本论点 意识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 要素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心理学的流派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及研究方法
2018/10/23 1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
一、心理现象的基本体系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
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2018/10/23 傅亚强 6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威廉詹姆斯(1890至20世纪30年代)
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 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感情 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 整体; 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 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 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 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 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
自我意识
行为
2018/10/23 傅亚强 2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 二、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不仅要研究的人的心理,还要研究人的行为。
并 非 一 一 对 应
心理:内隐的
支配
了解
心理规律
行为:外显的
观察
调整与控制
达到塑造人、使用人、成就人的目的
2018/10/23 傅亚强 3
缺点:
观察过程的被动性和消极性。 观察的结果难以重复。
观察结果的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018/10/23 傅亚强 17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测验法 测验法是使用特定的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 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
2018/10/23 傅亚强 4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哲学中关于心灵的思辨:
性本善 性本恶 迪卡尔:天赋观念 洛克:白板说
2018/10/23
傅亚强
5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心理学的诞生和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 和铁钦纳(19世纪后期) 研究心理、意识的基本 构成元素及其关系及规律。 采用内省法。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 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 律,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
第三节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二)实际应用领域
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
教育和学校心理学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2018/10/23
傅亚强
16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优点: 通过观察获得的资料具有直接性。 通过观察获得的资料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始于19世纪后期) 无意识理论
动机与性本能理论
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方法
2018/10/23
傅亚强
11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始于20世纪中期) 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 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不同,人们都有一种 指向个人成长的需要。
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 的要比结构更重要
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 之和 只有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依S-R关系产生)可以 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是 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 源 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 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 动物有本质的区别 不了解人如何获取、储存 和对信息的加工,就不可 能对人的行为有真正充分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 三、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1、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 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思辨性哲学中 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心理学的科学性 (1)心理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本质及规律。 (2)心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可 检验性。 (3)人的心理既服从生理规律,又受社会的影响, 因而心理学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认知心理学 1950~至今
2018/10/23
奈瑟、皮亚 思维等复杂的 杰 、 司 马 贺 、 心理过程 傅亚强 乔姆斯基
14
第三节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一)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分支 实验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心理测量学
2018/10/23 傅亚强 15
机能主义 1890—1930
格式塔学派 1912~1940 行为主义 1913~至今 精神分析 1900~至今 人本主义 1950~至今
詹姆斯、霍 尔、 卡特尔
韦特海默、 考夫卡、苛 勒 华生、巴甫 洛夫、斯金 纳 弗洛伊德、 荣格、阿德 勒 罗杰斯、马 斯洛
意识的功能
意识的组织 环境对人和动 物、外显行为 的影响 决定行为的无 意识因素 人类所独有的 特殊经验
2018/10/23 傅亚强 7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1913年至20世纪50年代) 只研究行为,忽略心理 刺激与行为反应联结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行为治疗
2018/10/23
傅亚强
8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斯金纳
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 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 复那些指向积极后果的 行为,而不去重复那些 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 环境决定论。
2018/10/23 傅亚强 9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1912年至20世纪40 年代)
主张心理学研究意识体
验,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
的或完形的(格式塔)。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反
对把心理活动分割成独立的
元素。
傅亚强
2018/10/23
10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