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债利率的变化及影响

国债利率的变化及影响

• 2、银行储蓄利率 一般说来,公债利率以银行利率为基准,
一般要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息,以利 于投资者购买国债。但不要过高于银行储蓄 存款利率,否则形成存款“大搬家”。
• 3、政府的信用状况
一般情况下,由于政府信誉高于证券市场私人 买卖证券信誉,所以在政府信誉高的情况下,国债 利率适当低于金融市场平均利率水平。但如果政府 信誉不佳,就必须提高国债利率,才能保证国债顺
国债利率的变化及影响
财管1094
国债的定义
•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 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 的债权债务关系。
• 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 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 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 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 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 安全的投资工具。
率即可降低;当 社会资金供应紧张,国债利率必须相应提高。否则, 前者可能导致国家额外的利息支付;后者可能导致
国债发行不顺利。
国债利率的影响因素
• 1、市场利率(主要因素)
• 市场利率一般是指证券市场上各种证券的平均利率水平。 一般的原则是国债利率要保持与市场利率大体相当的水平。
国债利率表
年份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二年期 8.64%
2000年 2.55% 2.55%
收益率 三年期 五年期 9.18% 10.17% 7.11% 7.86% 4.72% 5.13% 3.02% 3.25% 2.78% 2.97% 2.89% 3.14% 2.89% 3.14% 2.89% 3.14%
• 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是决定国债利率的基本因素。

若社会资金比较充裕,闲置资金较多,国债利率可以
适当降低;若社会资金十分短缺,国债利率必须相应提高。
国债利率还受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考虑政府经济政策的
需要。国债利率的确定固然要考虑市场利率,但同时对市
场利率产生影响。具体讲,短期国债利率会影响货币市场,
• 因此,我国国债利率的确定主要是以银行利率为基准。
2、银行利率
国债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利率或银行利率,
但二者并非完全一致,一般可以略低于市场利率。这是因 为国债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信用等级较高,安全性好,投 资者即使在收益上有所损失,也愿意认购国债,这是世界 上一般国家国债利率都稍低于市场利率的主要原因。
折线图
• 分析:
• 1998年10月14日发行的300亿三年期凭证 式国债的票面利率为5.85%,与当时的同期 银行存款利率4.95%只相差0.9个百分点; 1999年3月10日发行的3年期凭证式国债的 票面利率为4.72%,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4.14%仅高出0.58个百分点;6月10日,央 行再次大幅度降低银行存贷利率,目前银 行1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只有2.25%和 2.88%。
• 发行原则:即有借有还。 债券或借款到期不仅要还本,而且还要支付
一定的利息。
国债利率的确定因素
• 1、金融市场利率水平 国债利率必须依据金融市场上各种证券
的平均利率水平而定。证券利率水平提高, 国债利率也应提高,否则国债发行会遇到困 难;金融市场平均利率下降时,国债利率水 平也应下调,否则政府会蒙受损失。
★ 以国债的付息方式为标准,国债可以分 为付息国债和零息国债。付息国债采用分 期付息的方式,一般长期国债大多属于付 息国债。零息公债也叫无息票国债,在付 息方式上,采用贴现方式或到期一次还本 付息,中、短期国债大多属于这一类。
国债的发行目的及原则
• 目的: 筹措军费 平衡财政收支 筹集建设资金 为偿还到期国债而发行借换国债
而长期国债利率则对资本市场利率发生影响。政府有时会
利用国债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实现调节经济运行的目标。
3、经济条件
• 我国发行国债的历史较短,同时受客观经济条件 的限制,对国债利率的选择还处于探索阶段。国 债的利率水平和结构不尽合理。
• 1989年以前,国债利率低于储蓄利率,由于当时 人们对国债认识不够,加上社会资金短缺和通货 膨胀的形势,低利率导致国债发行的困难,不得 不采取行政摊派和强制认购的方式推销国债,从 而影响了国债的声誉。
国债的种类
★ 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 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国家借款是最原始的举 债形式。现代国家在向外国政府、银行、国际 金融组织等举借外债和本国中央银行借债时主 要采取这种形式。但借款通常只能在债务人数 量较少的条件下进行。在应债主体很多的情况 下,则应采用发行债券的形式。
★ 以国债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 内债和外债。内债是在本国的借款和发行的债 券。外债则是向其他国家政府、银行、国际金 融组织的借款和在国外发行的债券。
★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 国债可以分为可转让国债 和不可转让国债。国家的 借款通常是不能转让的,只有债券才有上市转 让的可能。债券能否让,即是否具有流动性决 定债券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以国债的偿还期限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长、 中、短期国债。一般将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的 国债,称为短期国债,十年以上的称为长期国 债,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中期国债。
• 如国债利率高于市场利率,不仅会增加财政的利息负担, 还会出现国债券排挤其他证券,或拉动市场利率上升,不 利于证券市场和经济的稳定。
• 反之,国债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太多,则会使国债失去吸引 力,影响国债的正常发行。在我国经济中,由国家制定的 银行利率起主导作用,市场利率在银行利率基础上受资金 供求状况的影响而有所浮动。
• 1989年以来,开始提高国债利率,高利率固然有 利于国债的发行,但与国债券作为“金边债券” 的身份不相称,也加重了国债的利息负担。
• 1999年以后,随着利息所得税的恢复征收, 国债因免于征税而显示出优势,政府相机 降低了国债利率。从一般趋势来看,在利 率水平上,国债利率应略低于市场利率或 银行利率。在利率结构上,应对不同期限、 不同用途的国债规定差别较大的结构性利 率。长期国债利率高于中期国债利率,中 期国债利率高于短期国债利率,建设性国 债的利率高于国库券和其他债券的利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