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2018青岛版信息技术五
(完整word版)2018青岛版信息技术五
1.连接好光线传感器,组装好硬件。
2.编写程序语句,找到需要的指令模块。
二.教学重难点
组装硬件和编写程序语句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智能小台灯能依据光线调整亮度,我们来试试看!
2.要点点击
组装元件
找出光线传感器模块。观察接头,与以前的传感器有什么异同?
问:AO针脚的功能是什么?
学生将传感器模块连接到主板,AO引脚需要连接到ANALOG口,你知道吗?
编辑写入程序
学生打开信息技术课本37页。
观察提供的程序流程图。
问:需要对哪些参数进行设置呢?
试着把参数设置为:
声音大于500,LED等领5秒。
学生完成小编程。
交流分享:跟小伙伴交流你是怎样编写程序的。
(1)你用到了哪些指令?
(2)指令参数是怎么设置的?
实践应用:
(1)试一试你的声控开关。
(2)利用声控开关还能设置哪些机器人?
3.总结
你的收获有哪些,分享。第8课奔跑吧!小车
一.探究学习
1.通过xx模块实现无线连接。
2.调节机器人的行进方向、速度。
3.连接超声波器,使机器人躲避障碍物。
二.教学重难点
无线连接,为机器人完成设置。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我们可以使用蓝牙模块对机器人实现无线控制。赶紧行动。
2.要点点击
xx连接
问:xx连接需要几步完成?
认识三种颜色的LED.。看22页的图片感知。
2.要点点击
组装元件
学习23页元件连接图,把LED连接到主板。
交流分享:跟小伙伴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连接元件的。
实践应用:还有其他连接元件的方法吗?试试吧。
编辑写入程序
问:怎样编辑程序?
设置LED,对5个参数逐一设置。
设置多次指令。
学生分组完成设置。
注意编程思路,阅读思路流程。
2.要点点击
机器人的组成部分
师:机器人也和人一样拥有器官。
学生看第10页图片。
机器人的“大脑”-------主控制器。
机器人的“眼、耳、触角”-------传感器。
机器人的“手”--------执行器。
机器人的“足”--------驱动器。
阅读第11页红色区的内容。
教师解释。
交流分享。
实践应用:说说你见过的机器人组成和功能。
(1)单机“画笔”,弹出“画图”对话框。绘制图形。
(2)单机对话框下不得“添加”。在添加一个帆船底座模型。
(3)导出“bitong.stl”文件,让它和帆船连接在一起。
(4)使用添加文字命令,添加一个文字模型。
(5)“精确调整”中“旋转角度”,将模型旋转放平,是文字和底座连接。
(6)保存并导出“fanchuan.stl”文件。
问:3Dmagic界面包括哪些栏目?
答:模型栏物体控制栏原始尺寸提示栏安置框原点
交流分享:你认识了什么内容?
模型请进来
问: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观察物体的各个角度?
答:按住鼠标右键旋转。
3Dmagic文件的后缀名是什么?
答:“.3dm”。
交流分享:P51填空。
实践应用:
3.总结
第10课设计个性笔筒
一.探究学习
交流分享。
实践应用。
3.总结
评一评你和小伙伴的表现吧!
第9课3D打印小能手
一.探究学习
1.查阅资料,了解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
2.启动,打开3Dmagic软件。
3.认识3Dmagic软件的界面组成。
4.从模型栏里选择一个正方形模型(位于基本模型库第1行第1列的模型),添加到操作窗口。尝试用工作模式和可视模式观察添加的模型,感受3D效果,了解不同观察模式的作用。
现在,我们来认识它。
2.要点点击
认识mBlock
学生看图P16页。
问:这是什么?
mBlock程序语言。
问:程序对小车是什么作用?
小车按照程序做各种动作。
mBlock的优点:
了解mBlock五方面的优点。
安装mBlock
学生了解mBlock的下载与安装。
交流分享:
(1)打开下载。
(2)比较教学mBlock和Scratch2.0的异同。
实践应用:下载并安装mBlock。
了解mBlock界面
学生打开mBlock,认识界面。
比较教学:
(1)mBlock和Scratch2.0的界面异同之处。
(2)说一说mBlock界面的组成。
实践应用:使用mBlock软件编写程序。
链接mBlock
统一学习USB连接步骤
分为四个步骤。
交流分享:总结链接mBlock的注意事项。
同学们,运用Scratch可以演奏音乐作品,让我们试一试。
2.要点点击
师:我们的元件包里有一个声音传感器,找出来观察。
比较一下,它和光感传感器有什么不同?
师:那么,它的连接方法是不是和光感传感器一样呢?
学生连接元件。
教师单独指导。
交流分享:连接完后,跟小伙伴交流,你是怎么连接元件的。
实践应用:
还可以添加哪些元件,产生哪些功能呢?
中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一名学生朗读定义内容。
教师对个别词语解释。
学生理解概念。
问:机器人由三部分组成,你知道是哪三部分吗?
(大脑、身体、动作)
交流分享: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实践应用:动手画出你想象中的机器人的样子。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问:机器人的发展是怎样的呢?
(迅速了不起)
认识三代机器人。
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
问:它的发明者是谁呢?
答:1984年,xx·xx。
问:如今3D打印技术应用在哪里?
答:教育、建筑等。
分享交流
你还知道3D打印的哪些知识?
你见过3D打印的物品吗?(展示3D打印的物品等)
初识3Dmagic
使用以前的方法,打开3Dmagic。
认识3Dmagic的界面
问:怎样才能指导各部分的名称?
答:将鼠标指向软件界面上的按钮就会出现相应的名称。
(3)导出STL文件。
了解设计步骤,完成设计草图。
交流分享:你的设计图是什么?
我的笔筒巧设计
师:你们准备好开始设计了吗?让我们开始吧!
打开“我的第一个3D设计.3dm”。
学生打开课本P57-59。
完成简单的笔筒模型。
导出“bitong.stl”文件。
交流分享:使用的几种命令,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实践应用:给笔筒添加一些小装饰,让它更美观。保存。
实践应用:尝试拼装Arduino。
3.总结
给Arduino一个评价吧!
第3课mBlock奇妙之旅
一.探究学习
1.学习安装mBlock软件。
2.启动mBlock软件,了解软件界面。
3.了解电子模块连接到mBlock软件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启动mBlock软件,连接到电子模块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mBlock是在Scratch2.0的基础上转为Arduino机器人编程的一款软件。
学生翻开信息技术课本第6页,学习按用途分类。
交流分享:机器人可以怎样分类?
实践应用:未来世界,机器人还可能出现哪些类型呢?
3.总结
第2课机器人的组成
一.探究学习
1.了解机器人的组成部分。
2.了解Arduino机器人。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Arduino机器人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大致相同。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2.要点点击
组装元件
找出元件中的温度传感器模块。
观察接头,分三个颜色。
师告诉学生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含有DS18B20探测器的金属管温度计。
(2)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
(3)将温度计连接到RJ25适配器模块,再连接到主控板。
学生链接元件。
组长检查。
交流分享:跟小伙伴交流你是怎样连接元件的。
1.了解设计3D笔筒模型的步骤。
2.设计一个简单的笔筒。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设计3D笔筒模型的步骤。
难点:设计一个简单的笔筒。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3Dmagic软件的功能,完成你的第一个设计。
2.要点点击
设计有方法
问:怎么设计3D笔筒呀?
答:它有步骤。
步骤:
(1)构思设计图
(2)在3Dmagic中选择相应的模型表现设计图的各部分,调整模型的大小、位置来完善设计。
解剖我们的小机器人
问:Arduino机器人是什么?
学生看图片,感知。
师:想要自主制造机器人,可以从Arduino开始。
学习信息技术课本12--13页,Arduino机器人的各部分。
Arduino的主控制器(足)。
交流分享:Arduino的主板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教学重难点
设计一个xx的花卉笔筒。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这节课我们使用3Dmagic中的“花卉”模型栏,将美丽的花留在我们的设计中。
2.要点点击
交流分享:
跟小伙伴交流你是怎样连接元件的。
实践应用:还有其他连接元件的方法吗?试试吧。
编辑写入程序
学生看信息技术课本33页,提供的程序流程。
分组完成写入。
组长检查程序对不对。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纠正编写时出现的错误。
交流分享:跟小伙伴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编写程序的。
(1)你使用了哪些指令?
(2)指令参数是怎样设计的?
实践应用:还有其他连接元件的方法吗?试试吧。
编辑写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