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精)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精)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

1998年和2005年是近一千年来温度最高的两年。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其中尤以1910~1945年和1979~2005年的升温最为明显。

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很可能比近500年中任何一个50年时段的平均温度都高,并且可能至少在最近1300年中是最高的。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

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

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这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

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

但现在我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

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

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

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

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

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

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

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

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什么意义中国湿地动物种极为丰富。

据专家调查估计,湿地哺乳动物有65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3%;湿地鸟类300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6%;爬行类50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3%;两栖类45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6%;鱼类1040种,约占全国总数的37%和世界淡水鱼总数的8%以上。

中国湿地还有高等植物1548种,其中被子植物1332种,裸子植物10种,蕨类植物39种,苔藓植物167种。

湿地是水禽赖以生存的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的“中转站”。

中国湿地的特殊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使水禽种类十分丰富,在世界水禽保护中具有特殊意义。

(1中国水禽种类丰富
据初步统计,鸟类有1244种,其中水禽有257种,占鸟类总数的20.6%,水禽中有游禽15科50属125种;涉禽14科54属132种。

包括4种特有种:黑颈鹤、海南虎斑鴴、中华秋沙鸭和黑嘴端风头燕鸥。

还有许多珍稀濒危物种,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白鹳等11种;II级保护鸟类黄嘴白鹭等22种。

有许多国际性保护鸟,在“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227种保护鸟中,有水禽147种,其中涉禽24种,游禽62种。

在“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81种保护鸟中,有水禽70种,其中涉禽49种,游禽21种。

尚有许多世界性的珍稀、濒危物种,如鹤类全世界有15种,中国有9种:黑颈鹤、白鹤、白枕鹤、白头鹤、丹顶鹤、灰鹤、赤颈鹤、沙丘鹤和蓑羽鹤等。

天鹅世界有5种,中国有3种: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

(2世界水禽的重要栖息地
a、东半球水禽的主要越冬地每年冬季有来自俄罗斯、日本、朝鲜和中国北方的鹤类在江苏盐城湿地越冬,包括丹顶鹤、白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等。

尤其以丹顶鹤的数量最多,有600余只,是世界丹顶鹤主要越冬地。

鄱阳湖湿地,每年冬季有来自各地的白鹤2000~3000只,是世界白鹤主要越冬地之一。

沿海湿地是天鹅主要越冬地。

山东荣城湿地,有天鹅5000只左右。

上海祟明岛有天鹅3000~5000只。

俄罗斯的红嘴鸥和银鸥,冬季到云南越冬。

江苏的洪泽湖是大鸨的越冬地,每年10月从俄罗斯、蒙古、朝鲜和中国北方到洪泽湖越冬,数量达5000~7000只,是世界大鸨最集中分布区。

b、中国湿地是世界水禽的重要繁殖地东北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丹顶鹤的繁殖地,盘锦是其繁殖地的最南端。

新疆天山海拔2300~2800 m的巴音布鲁克湿地,每年夏天有来自各地的天鹅5000~8000只,是世界最大的天鹅繁殖地之一。

中国三种天鹅,此地都有。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夏季有自印度越过喜马拉雅山到新疆繁殖的赤嘴潜鸭和其它鸭。

c.中国湿地是南北半球候乌迁徙途径的重要“中转站”,中国沿海湿地及岛屿是鸻鹬
类和鸥类在西太平洋地区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由南向北迁徙路线的栖息地或停歇地。


的水禽经中国沿海湿地停歇后中转,再飞往西伯利亚繁殖。

秋季再由北方经中国返回澳大
利亚或新西兰。

如上海崇明岛有39种水禽被列入中澳保护候鸟协定,夏季旅鸟多达几十万只。

深圳福田红树林有红胸鸻等10多种水禽,每年春天从澳大利亚集群经此迁到西伯利亚繁殖,秋天再返回澳大利亚,往返均在福田停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