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条名言警句或一首诗词第二季度学习主题为“学习励志”,共学习名言警句或诗词12条(首),请各单位(部门)按照以下内容,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
一、名言警句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出处】南宋〃朱熹《读书之要》【释义】读书的方法就是要慢慢来、一点一点进行。
多读几遍,遇到问题多思考。
【解析】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的一句话,原句是:“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字得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道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苛求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提高。
如果不了解这一点,那么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学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学习计划,并切实遵守它;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认真读书,精于思考;遵循“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那么你就不会再为自己缺少知识而苦恼了。
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出处】北宋〃苏轼《稼说送张琥》【释义】多多阅读。
了解事物,才能有少量的获得。
大量地、充分地积蓄,才能少量地、慢慢地释放,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解析】原诗是:“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
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后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直被作为一句学习的名言,激励人们努力学习。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处】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释义】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总是不够扎实,也不够用。
只有经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地去实践,才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
【解析】一个人要想学到真正的学问,光靠书本知识是不行的,还要通过人生的经验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就是为什么社会上有才干、有成就、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出自学校的好学生的原因;同样,功课好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也不一定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因为,他们未必能学好“社会学问”这一书本外的最重要、最实用的学问。
现在有些同学以为读几本优秀作文选就能写好作文,然而一篇好文章的诞生,必须靠自己多观察生活,多动笔练习写。
比如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它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善的。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除非我们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经验中,否则书本知识终究只是理论。
4、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出处】三国〃诸葛亮《诫子书》【释义】不学习就不能扩充自己的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自己的学业。
【解析】这部作品既是诸葛亮用来指导儿子学习的,也是他自己成才的经验总结。
诸葛亮所处的襄阳隆中之地不仅仅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同样是一处政治经济人文荟萃之咽喉要地,天下风云,百姓生存的各种信息和风景尽收眼底,使他能够充分了解那时的社会,并且立下了宏伟的志向。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能够将诸子百家的观点、各派学说加以分析比较,从而吸取诸家之长集于一身而成其高于当时的儒生俗士,还有他勇于广交庞统、徐庶、孟建、石涛、庞山民等一大批杰出的精英人物,取百家之长,汇千江之勇而成一海之雄,一面潜心学习、一面留心时事,时机成熟时挺身而出,成为收拾金瓯一片的英雄。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处】《论语〃为政》【释义】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加以思索,那就会迷惑不解;思索了却不进一步学习,那就会精神疲惫。
【解析】学习与思考就像飞机的两个机翼,是相辅相成的,缺了哪个都不行。
读书光靠学还不够,还要多向别人请教,多思考。
这样才能求得真学问。
反之,只学而不问不思,必然得不到真才实学。
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生活就会与众不同,科学的道路上如果没有求真,也就没有了新的进步。
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多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能稀里糊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只有把不懂的问题打上问号,谦虚地向别人请教,我们才能学得更深入一些,变得更聪明一些。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处】《礼记〃中庸》【释义】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辩解,最后要切实地去实行。
【解析】对于学习很多人都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去学。
其实学习的方法古人早就为我们做了总结:第一,要广泛地猎取知识,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第二,有所不明白的问题就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第三,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问题;第四,善于分辨真伪,否则知识就会如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第五,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其中最难的就是最后一点,因为只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出处】南宋〃朱熹《训学斋规》【释义】读书要做到三点:用心去体会,用嘴去朗读,用眼睛去看【解析】学习离不开读书,有效地读书是丰富知识的重要途径。
读一本书,如果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都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有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8、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出处】清〃顾炎武《与友人书》【释义】在学习上,如果每日没有进步就是退步了。
【解析】当今社会,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
谁占有知识,谁就占有发展的主动权,谁的知识更新快,谁就掌握了发展的制高点。
不学习,就会失去机会,丧失机遇。
我们要舍得在学习上花时间,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投资的资本越大,抓住机遇的概率就越高。
现在是学习型社会,要多向书本学习,不断刷新知识;多向实践学习,勇于投身实践;多向朋友学习,积极吸取优点。
把学习作为精神需求,把学习作为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人说没有学习的机遇,也有人说没有学习的时间,这些只能说明一个人的思想懒惰。
如果每天把花在上网、逛街、无所事事上的时间节省下来,就会得到一笔巨大的财富。
你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你对自身的投资就越多,你自身的价值就越高。
9、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出处】东汉〃刘开《问说》【释义】不学习,就不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问题(自己的疑惑);不问人,就无法让自己的知识广泛(充实)。
【解析】原文是:“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处】《论语〃公冶长》【释义】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解析】原句是: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处】战国〃屈原《离骚》【释义】在寻求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解析】一个人从牙牙学语到成龙成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中会遇到许多未知的困难。
如果你想与众不同,如果你想成为大器之才,那么你就要拥有比其他人坚持得更久的能力。
你可以坚持每天看书一小时,你可以坚持每天健身半小时;你可以坚持每天都向梦想前进一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成长的道路曲折而漫长,要通过不遗余力地求索才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人生之事贵在坚持,难在坚持。
1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出处】东汉〃张衡《应闲》【释义】人生在世上就应该勤奋,不去追求进取哪来收获呢?【解析】有的人有这样一种想法,我为什么要勤奋学习?自己本身没有这种天赋,就算付出再多也不会取得如别人那辉煌的成绩。
然而,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智商高的人如果懒惰,会一事无成,那是因为他以为自己很聪明,任何事可以不学不做,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强。
今天的事可以拖到明天或者后天再做,就这样拖下去,到最终一事无成。
一个普通人勤奋便会做成大事。
正是因为他不敢懈怠,孜孜不倦地学习,每天学一点,日子久了积累知识也多了,正应了“水滴穿石,绳锯木断”的道理。
勤奋成就未来,并不是一句空话。
二、诗词1、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2、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译文】长空高阔白云晴朗,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边。
不登临长城关口的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两万里的路途。
六盘山上高峰挺拔,强烈的西风卷着红旗。
今天我革命之武装紧握手中,哪一天才能将那狂暴如龙的国民党反动派捆缚?3、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以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4、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急骤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5、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