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课题研究报告《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校本小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刘艳谭慧燕一、课题的提出1、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环境问题关系到地球上每个国家人民的前途和命运,解决环境问题就是维护和创造人类生活的美好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如何来进行环保教育也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借用美术教育这个平台,在学生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并且能够以实际行动真正为学生成长打好一定基础。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2、教学实践表明在美术课堂进行环保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在美术课堂上,或是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往往只重视了美术活动,以完成自己的作品为目的,却轻视了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在手工制作课上,由于所带用具比较多,用具乱摆放,用过的废旧物品乱扔,把墙壁涂脏,有的学生甚至将自己的脸也涂得很花,严重时影响下节课无法正常进行。

虽然,我们在课堂上也进行了教育,但收效不大。

所以就把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为小课题来进行系统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过程(一)前期研究1、通过观察了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A 课上美术用品乱摆放。

B美术课堂上用过的废旧物品乱扔。

C教室里有废纸。

D随手扔纸。

2、深入班级调查。

美术课堂环保问题调查分析表姓名年龄调查问题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结果评析什么是环保?你认为废纸有用吗?你看见地上有废纸,怎样做?你喜欢什么样的学习环境?你认为美术课堂所带用具怎样摆放?你认为把废纸乱扔对吗?为什么?3、通过问卷进行分析。

学生环保调查问卷年级:班别:姓名:此调查问卷目的是为了了解同学们对生活中不环保的现象认识和看法,希望你能以认真的态度,选择与你的真实情况和想法相符合的答案,请在下面各项问题中选一个或多个答案,并且打“√”。

1、你经常在生活中发现不环保现象吗?A经常B有时 C 很少D不清楚2、你认为不环保对我们有影响吗?A有B没有C有一些D不清楚3、你认为自己有环保方面的不良行为吗?A有B有时C很少D不清楚4、你在学校发现有同学有不环保行为,你会怎么做?A制止B不理睬C看情况D不清楚5、你发现的不环保现象最多的是什么方面?A吃的方面B穿的方面C用的方面D资源方面6、当你制止别人的不良行为时,别人不予理睬,你会怎么做?A继续制止B不再制止C帮助他改正D不清楚7、举例说明你认为环保的方面不良现象有哪些?(二)现状分析1、学生环保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2、不能把废旧物品进行合理利用;3、缺乏整理文具等基本习惯与能力;4、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等行为习惯。

(三)课题实施这个小课题从申报起(2006年3月-2007年6月)共历时一年多,从课堂实践入手初步探索出了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1、把环保教育有效地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材基本上在每年级每册都有变废为宝方面的内容。

如:全日制人教版一年级第2册第11课《彩球滚滚》,主要材料有:废报纸、美术课堂用剩的彩纸。

第2课《飞旋的纸条》,主要材料有:一些废纸条。

第15课《由小变大的画》,废纸条不乱扔,拿在手中拼一拼。

画了一块接着画,手中画儿小变大。

四年级第2册《蛋壳玩具》,主要材料有:用过的鸡蛋﹙废蛋壳﹚二年级第2册第10课《望远神镜》,主要材料有:废纸筒第11课《看大夫》(活动二:寻找生活中的废纸盒做保健盒。

)以上是美术教材中关于变废为宝的一些内容,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有必要利用自身与周边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开发。

使课程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加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以致用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抓住环保这一主线,为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一是从美术课堂教学入手,针对各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引导;二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把环保教育的比重加大。

积极依托美术教学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渗透,使美术课堂不再是生产废品的课堂,而是对废品进行合理运用,使课堂教学成为废品处理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这样,通过美术课堂,一件件美术作品在学生独具慧眼与巧妙组合中产生了。

作品琳琅满目,学生高涨的创作欲在作品中表露无疑,环保小制作,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创新的乐趣,还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常被我们丢弃的废物,都是及其有利用价值的宝物,同时又使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

2、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环保教育。

A、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美术环保“六件事”的活动。

当今世界,在信息发布与传播的过程中,环保小报、环保宣传、环保口号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媒介,它能在数秒种的短暂瞬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环保小报又具有强烈、明快而有效的视觉效果,能准确地对内容作直接、单纯的传达,表现出使人惊奇、注目的效果。

所以,用以下形式宣传、警示学生怎样环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具体活动如下:人人画——画一张主题鲜明的环保小报人人想——想一个富有创意的环保金点子人人讲——讲一次深入人心的环保宣传人人贴——贴一张图文并茂的环保口号人人做——做一件变废为宝的科技作品人人争——争做新世纪的环保小卫士B、在班级开展争作新世纪环保小卫士的活动,激发学生进行环保的积极性。

勤劳小卫士――热爱劳动,勤于保治。

机智小卫士――聪明机智,善于思考。

创新小卫士――富有想像,独具创新。

勇敢小卫士――勇于宣传,敢于制止。

C、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整理美术用具的比赛。

让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整理自己的文具盒,逐步养成独立整理和保管自己用具的习惯,引发他们了解文具的数量、大小、厚薄与怎样整理的关系。

这样,以整理学习用品为突破口,培养学生有序、合理地整理自己文具的习惯和能力。

3、利用制度对学生环保行为进行有效的培养。

制度可以用来约束人的行为,在班级建立环保制度,就是要求学生在制度制约的前提下,由强制到自制,由无制到自觉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渗透环保意识。

目前,在三年级已经成立美术课堂环保小组,已经制定了美术课堂环保制度,并且设立了曝光台或红黑榜,张贴在教室,引导学生随时对照,及时给予指导,保证了环保效果。

4、利用儿歌、童谣把环保知识渗透在课间活动中。

儿歌和童谣一般节奏感强,易诵易唱,琅琅上口,易于儿童学习、掌握,并且将知识、道理、教训融为一体,对儿童起到增长知识、明辨是非,接受教育的作用。

并且内容单一,道理浅显,往往使儿童在游戏中就接受了教育。

例如三年级下册《变废为宝》一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编写成儿歌:变废为宝叮当当,上课了。

环保行动开始了!纸盒,瓶罐,包装纸,纷纷登场显其功。

漂亮的“外衣”我来做,强壮的“身体”我来当。

开发我们的小小手,变废为宝乐趣多!乐趣多!校园环保儿歌1=F 2/41 1 3 3 |5 6 5 | 5 3 5 6 | 5 - |环保行动开始了,见纸弯弯腰,环保行动开始了,花草浇浇水,3 5 6 6 | 5 - | 3 5 6 3 | 2 - |不让随风飘,校园走一遭,垃圾分分类,废物变宝贝,1 1 3 3 |5 6 5 | 5 3 5 3 |23 1:‖不见垃圾心情好,保护校园人人要。

我们争做小环保,校园卫生真正好。

环保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爱护环境争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环境是我们的另一半儿。

你拍三我拍三,爱校爱家爱自然。

你拍四我拍四,争当学校环保小卫士。

你拍五我拍五,学校环保要鼓舞。

你拍六我拍六,顺手捡起废纸绺。

你拍七我拍七,随手不乱扔垃圾。

你拍八我拍八,学校环保靠大家。

你拍九我拍九,环境美好要持久。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环境要诚实。

这些环保儿歌,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怎样保护环境的内容融为一体,在课前、课间吟诵,渗透在平时活动中,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环保知识,在快乐中接受了环保教育。

5、采用“十字”方针,对学生不良习惯进行矫正。

以上各项措施对班上90%的同学作用明显,效果良好,但每班都有极少数学生已经养成了不良习惯,习惯一旦养成,要想改掉却有相当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采取“制约、教育、影响、帮助、监督”的“十字”方针进行教育。

教育:单独教育,环保小组教育,学生之间互相教育。

影响:通过教师、周围同学的言语、行为来影响。

帮助:行为好的帮助差的,“一帮一”。

监督:互相监督(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师生之间互相监督)制约:用制度制约,行为制约。

通过以上方法,对养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进行教育,这些学生也会逐步地改掉他身上的坏习惯,最终加入到好学生的行列中来。

三、研究成果(一)形成了美术课堂教学板块儿,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手工制作课上,由于学生所带用具比较多,可以根据需要把美术课堂划分成板块儿,进行板块儿式教学。

第一个板块(1-2分钟时间),环保知识的有效渗透阶段(讲解环保知识,对照曝光台或红黑榜批评或表扬个别学生)。

第二个板块,进行课堂教学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些环保方面的内容。

第三个板块,在下课前的时间(大概1-2分钟时间),主要检查美术课堂环境卫生保持的情况。

(要求环保小组成员快速检查各小组卫生,保持室内清洁,尤其是手工制作课,学生所带用具较多,给学生适当留点儿时间(大概一分钟时间),整理用具,检查自己周围的环境卫生,做到干净、整洁。

形成美术课堂教学板块,长期地坚持下去,坏习惯变成好习惯,好习惯变成好行为,一个感染两个,两个感染多个,多个带动全部,这样,班级在环保方面就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二)学生转化明显。

1、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A、课前能够整齐的摆放好学习用具。

B、学生能够自觉的捡起地上的废纸。

C、美术课上用过的物品乱扔情况越来越少,而是保留着下次再用。

D、向地上扔纸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即使有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发现后也就及时的捡了起来。

美术课学生转化情况对照表课题研究前课题研究后转化情况整齐用具摆放31.5% 94.6% 63.1%自觉捡拾纸片杂物22.7% 98.8% 76.1%废品利用情况4.7%71.9% 67.2%不良行为习惯63.3%8.7%54.6%2、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更加浓厚,作品多次获奖。

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改善,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学生高涨的创作欲在作品中得到彰显,环保作品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2006年11月,在参加“艺术之星”全国少儿美术书法大赛中,组织80多名学生参赛,均获奖,其中3名学生获全国特等奖;同年,学生美术作品在校、市、省文艺展演活动中均获一、二、三等奖;2007年5月,又有160名学生参加全国少儿书画大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三)初步探索出美术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1、把环保教育有效的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2、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3、利用制度对学生环保行为进行有效的培养。

4、利用儿歌、童谣把环保知识渗透在课间活动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