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菜根谭有感1000字左右范文5篇

读菜根谭有感1000字左右范文5篇

读菜根谭有感1000字左右范文5篇菜根谭读后感这本书很有意思,书名中的谭是淡的意思,菜根就是用菜的根基来比喻人生的根本。

全书有368则中国古代格言,涵盖了如何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和自身的体验,将一套为人处世的方法留给了后人。

整本书也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读起来比较轻松,读后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有几下几方面:第一部分“修省”中讲到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了好事还要有一颗平常心。

行善时唯恐别人不知道,作恶时生怕人知道。

读到这我联想到中国“首善”陈光标高调做慈善,他每次做慈善都请很多媒体为他曝光,生怕别人不知道,而周润发却低调裸捐全部56亿家产,生活非常简朴,和家周围的小摊贩非常熟络,每次去买菜商贩们都给他抹去零钱,他还经常吃大排档,和档口老板也是老朋友。

为善是发自内心的帮助别人、不求回报,陈光标的为善还是有所图的,想要名声,想要全世界都知道,而这不是真心为善。

第二部分“应酬”中讲到世间的事既要能承担负担,又要善于解脱牵绊,既要勇于担当道德事业,又要善于摆脱尘俗羁绊,看起来矛盾,实际道出了生活的真谛---张弛相成,刚柔并济,这是保持锐气和活力的良方。

一味强调担当,就缺少从容和情趣,因而也就失去了吸引力,而过分看重摆脱,则又缺少了热情和进取,因而也就没有创造力。

我们一生在世会遇到很多事情,都要以包容、有度的心态去对待,凡事不能过于极端,要留有余地,儒家的中庸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部分“闲适”中讲到心胸宽广,虚怀若谷,情趣高雅,自然就不会在意琐碎的是非曲直。

人的心宽广了,世界就宽广了,心明亮了,世界就明亮了。

古人说修身就是修心,内心世界清净了,世界就清净了,内心淡泊,不被得失而烦恼,不受物质诱惑,做本色的自我是理想的人生境界。

最后一部分“概论”中有一段“治家”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居家有二语曰:惟恕则情平,惟俭则足用。

”意思是关于治家有两句格言:“只有宽容才能心情平和,只有节俭家用才能富足。

”一家人要有宽恕的心胸,要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家人和蔼可亲,这样才能使全家人心平气和,和睦相处,能够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才能使全家人过上富足生活。

家和万事兴、俭以养德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不论对家人还是对外人都要心平气和、求同存异。

另外,俭朴了就不会铺张浪费,生活自然就会富足。

读完之后,我认为本书总的思想也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为人处世的精髓,即清白做人、与人为善、有道德自律、宠辱不惊、做一个内心安宁之人。

菜根谭读后感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大意解释: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希望太高,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

读后感心得:一般来说,对于关系不是很亲近的人,我们都能比较好的保持一定的距离。

但是对于较亲近的人,我们往往处理不好这种亲近关系,正所谓是爱之深责之切。

对于这点,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先说跟父母之间的关系吧。

我的父母真的是典型的冤家,两个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吵吵闹闹。

小时候,父母发生激烈争吵时,我们会感到害怕、担心、紧张、不知所措……只是在一旁放声大哭。

后来长大了,再碰到这样的事情,会严厉的反复的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们、批评他们……再到后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干脆什么也不管不问了。

现在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健康是第一位了,每次电话,了解到他们做一些损害身体健康的事情,就会莫名的发火、怒其不争,严厉的批评他们,并带着愤怒不悦的语气警示、警告他们。

可是这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曾经一直试图去改变他们、“教育”他们,最后是我自己破罐子破摔了----尽量与他们少保持沟通。

这种对父母的不耐心与色难,已经是典型的不孝了。

小时候我还比较喜欢管着我弟,好与不好都是由我说了算。

我认为是好的事情,如果他不去认真的做到;我认为是不对的地方,他如果屡次再犯;雷霆般的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就会狂轰滥炸似的向他攻击,直到把他打趴下为止,最后还不忘记说一句:“你下次还这样吗?”后来跟亲近的异性发生互动,仍然不会处理之间的亲密关系,内心的掌控欲望太强,一切都得按照我的想法、我的规划去实施,稍微偏离轨道,读后感.就会严肃的、正式的要求坐下来好好的促膝“谈心”。

天下道理怎么说都是对的,可是我就只认我的道理独一无二,而且还自认为是为了你好,因此所谓的谈心,必然每次都想着要说服对方,使用各种方法直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这过程中,并没有任何的情,理也不是真正的理。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尊重是一切的前提,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这种优缺点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性格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现在能努力去做的是,尽量的一视同仁,看到别人的优点相对来说很容易,毕竟大家都比较歆慕好的事物;对于不喜欢的、较厌恶的,会尽量以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去理解包容。

前段时间给人谈起为什么我会拿一张小狮子和大狮子的图片做微信头像。

我说,有三个原因:一是代表成长,不断的去经历、磨炼、成长、成熟;二是代表关爱和守护,这是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一种责任与承诺;三是代表团队协作,尊重理解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让自己成为一片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汇聚更多的狮子,甚至更多的动植物……菜根谭读后感最近一向在看《菜根潭》,一向就从图书馆借来相关系列的书来看!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

菜根潭三个字说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一本书。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让你读过后会豁然开朗。

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

不仅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我说的决不夸张哦。

那就听我细细道来。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

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这就说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

对于才能来说呢,就不急于展示自我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

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是要带面具的,带不一样的面具去应对形形色色的人,当然我们带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

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光,不分场合。

这样不仅仅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

因而要低调些,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能够到达至高无上的境界了。

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

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

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好处了。

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

想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

当然了,我还有很多的心得,就不一一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了,我推荐大家都就应去看看这本书!菜根谭读后感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读了融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菜根谭》,犹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润着我的心灵。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

《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谭者,谈也。

性定根香。

”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果香可以用口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菜根谭》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己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

我觉得《菜根谭》思人间事,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

喜欢读《菜根谭》,他认为:“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

”;商界巨子们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

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好书。

读起来感觉内心很平和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朴素无华的语言,感觉就像在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哦,原来有些事情还可以这样处理的。

读了《菜根谭》,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

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

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

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让我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

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

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保持喜悦的心情,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

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可以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

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己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

如此类推,我们作为教师的如果具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的精神、崇高的师爱和良好的言行举止,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给予了学生多少的快乐、自信、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