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主任如何开好班会

班主任如何开好班会

班主任如何开好班会
班会课是体现班级管理的有效形式,是师生相互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最好时机。

开班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班会与其它场合、其它形式的德育相比,更能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形成,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学生中可以实现更广泛的思想交流,达到撞击后的相容;还能较好地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培养信心,增进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交流中成熟。

一、根据实际确定班会的主题
主题班会时,首先要有主题。

主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要应当体现学校和班级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旋律。

选题要抓住时机,即要善于发现并把握有利的因素,使主题班会内容更切合学生当时心理。

如在考试前宜选择关于学法探讨的主题,考试后则宜选择关于常规纪律教育和挫折教育方面的主题。

为使主题班会有针对性,班主任调查,掌握班情,针对学生近期关注的热点是什么,了解学生普遍对什么感兴趣,知道学生动机、需要、情感等心理特征。

其次,主题要有系统性。

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班级要举行多少次主题班会?主要内容是什么?应有计划。

一般我是这样做的:开学,我就按照学校的要求以及班级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一起商量讨论一学期班级的班会开设情况。

比如:第一周主题是什么,第二周主题怎么样等等。

让学生们大胆提出切合实际的班会主题,最后把大家的班会
主题全部收集起来,我再与班团干部一起,挑选合适的班会,暂时定下来。

而后由班长宣布本学期的班会安排情况,全班同学一致通过,最后定下一学期班级的班会开设情况。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做了班级的主人,让她们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这样就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二、要设计好主题班会形式,及时上网充电
确定主题后,班会的设计,内容的安排,组织、筹备等工作都应让学生开动脑筋,放手去做。

要注意整个主题班会过程中的民主与平等,要给学生参与的时间与空间,要激励每一位学生投入到班会活动中。

形式的生动、活泼,且多样化,有利于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

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兴趣和心理特点,要因人因时而异。

一味灌输、说教式的主题班会早已让学生厌烦。

因此我把每个班会都交给2---3位学生负责,然后由她们牵头,广泛地争取班级同学的意见。

刚开始,负责的学生都放不开,不敢做,觉得不好意思,工作进展的很缓慢,效果不佳。

我们就要及时地给予鼓励与指导,并且鼓励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她们的工作。

让他们在慢慢地成长,渐渐地她们能独立而且能比较自如地开展工作。

我班班会的形式也由原来的谈体会、发言、唱歌等发展到现在的小品、校园情景剧、知心姐姐信箱、相声、双簧等等。

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的作用。

放手让学生参与,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使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周密完善。

其次,及时上网充电,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网络上的精彩演讲、感恩教育、名人成长故事、爱国教育、心灵感悟等视频既直观,故事性
强,又有启发教育意义,作为班会内容,既轻松又愉快何乐而不为呢?尽力丰富班会的内容。

我们每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就一定要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利用网上、手头的资料来丰富班会的内容。

其实,正如“教无定法”一样,优秀的班会设计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是有一点,好的东西都需要用心去完成。

绚烂多彩的初中生活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而他的一次班会,也许可以让他铭记几十年;可以让他在人生的驿站里津津乐道;甚至可以让他受益终身。

作为教育者,也许这正是我们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的目标。

所以,让我们的心血化为养料,去期待丰收的果实吧。

三、主题班会主持人的确定、会场的安排。

主题班会的召开,要集中进行思想教育的高潮,也是主持人的组织引导,是班会成败的关键,所以在根据内容、形式确定主持人后,要着手使主持人了解主题,掌握步骤。

不仅要普通话标准,而且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充满信心,落落大方。

如果条件允许,有必要进行排练。

实践证明,一个较为成熟的主持人往往也就是班级的一名得力小干部。

认真做好会场设计。

如果室内活动,我们还应注意积极创造出与主题一致的情境和气氛。

因为环境布置、会场气氛、音响效果等对学生情绪都有影响。

如照几张像,学生会提高积极性;联欢会上配上音响,学生更乐意表演……让全班每位同学都有事干,让她们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这样的班会大家都愿意开。

四、主题班会过程的设计
主题班会的内容、形式确定以后,还应考虑内容的设计,过程要求紧凑合理、突出主题。

我的体会是,主题班会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环节:点明主题——展示主题——深化主题。

主题的点出要简洁明快,让学生一下就进入角色,乐于参与活动。

主题的展示要充实有力,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予以论证,这是主题班会的主体。

结束时要深化提炼主题,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鲜明的“痕迹”,以后久久难忘。

五、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主题班会上,如果主题班会只是班主任的说教或少数班干的讲演,大多数学生没有表达自我的机会,教育气氛呆板压抑,那么,就不可能真正触及他们的内心深处,其教育力的苍白是可想而知的。

相反,让个体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全过程,不仅满足了他们自我表现的需要,更主要的是营造了心态开放的环境,使他们通过师生之间思想交流、撞击、对接,产生深刻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从而很自然地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2、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强调学生参与,并不是把主题班会的组织,简单地全部推给学生。

这是因为中学生自主意识还不成熟,知识水平还有限,观察分析事物还不够深刻,看待问题往往有所偏颇。

所以,无论是班会主题的选择、活动组织,还是班会行进过程的具体操作,班主任都要发挥指导作用。

如关于学法探索系列主题班会,若仅仅是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其效用相当有限。

班主任看准关键点,深入浅出地讲座则显得非常必要。

1、要注意结果的反馈。

主题班会结束后,班主任要及时研究反馈信息,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为下次班会提供经验。

同时,也要了解班会的作用与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进一步强调,深化班会主题,班会活动之后,还要注意巩固主题班会活动成果。

对活动后出现的成绩要肯定,对模糊的认识要及时澄清和纠正,将活动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通过班会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3、认真总结,虚心听取意见。

每个活动结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虚心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和改进建议,更重要是走到学生中去听取意见。

争取下次更完美,更有实效。

4、每次班会结束以后,我都让学生详细记下班会的整个过程,记下学生成长的每一步。

如今看着学生们记录的厚厚的记载本,收获好大。

总之,主题班会的设计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更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实践。

只要班主任有高度的热心和强烈的责任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精心地准备,就一定能开好班会,使班会课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让班会课的影响扎根到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向健康的轨道发展,让班会课真正成为吸引学生、充满魅力的课型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