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店疏散宽度计算

商店疏散宽度计算

浅析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方法摘要:针对我国现行规范的不完善,从各种规范内容入手,分析大型商店疏散宽度的计算方法,提出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计算的理论依据,以供设计师参考。

关键词:大型商店建筑;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厅疏散宽度1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商店建筑越来越多,设计师在确定疏散宽度时往往不能很好的掌握规范,合理减小疏散宽度,造成楼梯数量过多,占用面积过大,经济性差,商家难以接受。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发布以前,不同类型规范在确定疏散宽度上没有统一标准,更无从准确确定大型商店建筑的疏散宽度。

又由于大型商店建筑人流比较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设计师和消防审批部门只好把疏散宽度搞得很大,造成很大的浪费。

笔者二000年参与长沙市芙蓉广场地下商业建筑设计,共地下三层,其中地下一层为百盛广场,地下二层为家乐福大型超市,地下三层为停车场,每层建筑面积接近15000m2,三层共44000m2。

由于当时本项目在长沙乃至湖南省是最大的地下商业建筑,因此在确定方案时多次召开了由省、市消防部门牵头的审查会议,疏散宽度由原来最初的90m 减小到42.6m,但最后设计为39.0m。

虽然此建筑已营业6年,但笔者一直比较担心,当时套用的规范是《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且理论依据不充分。

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出来后,又重新分析了芙蓉广场的疏散宽度,发现宽度基本上可以满足要求,笔者心中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2疏散宽度的计算目前,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是《建规》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以下简称《商规》)以及人《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建规》条文如下: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2确定。

表1和表2与《商规》第4.2.5条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5.1.5条及第5.1.8条已经统一。

依据《建筑》5.3.17.5条,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计算公式:B(m)=S'(m2)×K2×b(m/100人)×a(人/m2)式中:B为商店营业厅疏散总宽度(m)S'为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m2)K2为面积折算值(常量)b为疏散宽度百人指标(m/100人)a为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m2)很显然,式中K、b、a三个数可以从条文中查到,但Sˊ怎样确定。

3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但可以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条文: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个顾客1.35m2计。

根据以上各条文,我们可以得出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办公部分面积)。

而办公面积=3~3.5/15×营业面积=1/5营业面积(取小值)。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厅建筑面积可按表4确定。

4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B=S(m2)×K1×K2×b(m/100人)×a(人/m2)式中:S为商店建筑每层的总建筑面积(m2)K1为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常量)由计算公式:可知上案例家乐福的疏散宽度B=S×K1×K2×b×a=15000 m2×61%×70%×0.75 m/100人×0.80人/m2=38.43m如果地上四层商业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4000 m2,则每层疏散宽度为:B1、2=S×K1×K2×b×a=4000 m2×61%×(0.5~0.7)×0.65 m/100人×0.85人/m2=(6.74~9.44)mB3=S×K1×K2×b×a=4000×61%×(0.5~0.7)×0.75×0.77=(7.05~9.86)mB4=S×K1×K2×b×a=4000×61%×(0.5~0.7)×1.00×0.60=(7.32~10.25)m5结语长期以来,商场尤其是大型商场的疏散宽度计算一直困绕着建筑师。

本文从国家现行规范着手分析,提出大型商店建筑的疏散宽度计算公式以及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为疏散宽度的计算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商店建筑中营业厅安全疏散设计探讨2006年第8期(4月下总第94期)【摘要】文章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商店建筑营业厅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营业厅人均占地面积的分析,提出了几种新的疏散宽度计算方法。

【关键词】商店建筑;营业厅;疏散宽度【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06)08-0018-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店建筑的建设不但在数量上逐年递增,而且在规模上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

大中型商店面积大、人员密集、货物集中,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其燃烧速度快,火灾温度高,且人员疏散困难,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该类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十分重要。

然而商店建筑安全疏散的设计,在《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以下简称“商规”)中没有特定的条文规定可直接执行,只能结合“商规”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以下简称“建规”)中相关条文进行设计。

但二者结合不够紧密,且“商规”编制于20世纪80年代,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这常常给建筑设计者带来困扰。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感到以往的计算方法不符合目前商店建筑的实际。

笔者推荐几种新的计算方法,特作如下分析与探讨。

一、以往计算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商规”及“建规”的规定,商店建筑中营业厅的疏散宽度通道(如:门、楼梯、走道,下同)计算,首先根据“商规”第4.2.5条中的换算系数来确定人数,再根据“建规”第5.3.12条中的疏散宽度百人指标确定疏散宽度。

简化成公式(1):D=S×a×b/100(1)式中:D——最大一层营业厅的疏散宽度,m;S——最大一层营业厅面积,m;a——换算系数,根据“商规”第4.2.5条规定,第一、二层a=0.85,第三层a=0.77,第四层及以上各层a=0.6;b——疏散宽度百人指标,当商业建筑为多层建筑时,根据“建规”第5.3.12条,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第一、二层b=0.65m/百人,三层为0. 75 m/百人,四层以上为1. 00 m/百人;以某中小型商店为例:当第二层营业厅面积为1000m2(约32m×32m)时,D=1000×0.85×0.65100=5.225m。

需要设三部开间尺寸为3.9m宽的楼梯,每部楼梯的面积约为35m2,三部共105m2,相当于营业厅面积的10.5%。

又以某大型商店为例:当第四层营业厅面积为3000m2(约55m×55m),其疏散楼梯宽度为3000×0.60×1.00/100=18米,按上述要求,如采用两跑楼梯则楼梯的总宽度为36米,如每部楼梯的疏散度为1.5米,则需要12 部楼梯,商家难以接受,实际工程操作难度比较大,大部分工程设计连该指标的50%都达不到。

根据公式(1),1000m2的营业厅,容纳人数为1000×0.85=850人,平均每人占1.176m2,除去柜台所占面积约300m2左右,即700m2的顾客活动空间容纳人数为850人,平均每人仅占0.82m2,这样的人员密度显然过大。

由此可以看出按规范计算出的人员数量偏大,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

这个密度对20世纪80年代的商场是合适的,因为当时商业建筑的功能单一、数量少、规模较小,一般不设集中空调、自动扶梯、客用电梯等设备。

购物的人相对集中,客流密度大。

目前执行的“商规”就是编制于20世纪80年代,“商规”中的各项规定符合当时的国情。

但现在商业建筑的建设与商家的经营发生了巨大变化。

商业建筑增多,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数倍于那个时代。

购物客人分流于不同的商场中,商场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已大大降低。

就经营方式而言,20世纪80年代是封闭式售货,购物者与货物分离,由售货员传递售货。

而现在,大多数商场是开架售货,购物者可自选商品,商场内的柜台尺度增大,所占用的空间及面积增加。

同时仓储式的商场中大多数的顾客为推车购物,所需用的空间的面积也加大。

可见包括柜台在内每人1.176m2的密度显然不符合今天商场的功能需求,因此,以往的计算方法应作调整。

再次,目前商场越建越大,仍按以往的计算方法计算疏散宽度,带来的问题是楼梯数量过多,宽度过宽,楼梯间占用的面积过大,占营业面积的10%以上,显然也不经济,商家难以接受,在设计中产生的矛盾很大,常给设计人员带来许多困扰,所以调整以往的计算方法是必要的。

二、新计算方法的提出与探讨鉴于以往计算方法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从不同角度来用几种方法计算商场疏散宽度。

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一)以顾客活动面积为基数确定疏散宽度是以每层商场的建筑面积扣除附属及柜台所占用的面积,剩余的为顾客活动面积。

以顾客活动面积乘以“商规”中营业厅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a来确定人数,再乘以“建规”中疏散宽度百人指标来确定疏散宽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