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概述及发展历程
云计算资源
云计算业务
云计算的意义
适应业务量增长
物 联
算
是 计算能力
应
SaaS
不确定性的弹性架
网
构体系
应 用
用
适应海量数据计
发
大 规
存储能力
PaaS
算和存储的低成本
展
曲线的架构
六
智能 家居
智能 交通
智能 电力
智能 医疗
模
部
署 关
全局控调
键
IaaS
适应开放式的应
热
用提供和部署环境 IT架构和商业模
1.1 物联网的发展历史及定义
物联网在科学发展史的地位
20世纪下半叶,以互联网计算机为 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迅速席卷全 球,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
21世纪初提出的物联网,能够引发 第四次工业革命吗?
物联网对中国的意义
物联网是实现中国五大主题任务的关键推动要素之一
经济可持续发 有竞争力的企
展
业
和谐社会
感知层 (D)
第一层是全面感知,就是利用射频识别、 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 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
1.2 物联网的特征与体系架构 物联网整体体系架构
行业应用导向,完整解决方案交付
智能家居 智能交通 智能城管 智能电力
智能医疗
网
IT
络
连
物联网 应用层
接
行业应用
和
系统 行业应用
能源有效利用 环境保护
IBM大中华区CEO 《智慧地球赢在中国》
课程目录
1.1 物联网的发展历史及定义
1.2 物联网的特征与体系架构
1.3
物联网的研究现状
1.4
物联网应用
1.5
物联网的主要关键技术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随着网络覆盖的普及,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无处不在的网络能够成为人 际间沟通的无所不能的工具,为什么我们不能将网络作为物体与物体沟通的工具, 人与物体沟通的工具,乃至人与自然沟通的工具?
提出物联网的意义之二:在统一标准和架构体系下快速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和各种标准组织的成立,物联网的各种协议和体系架构正在迈向统一标准 的方向。而在统一的标准和架构体系下,才可能尽快推进物联网产业链的成熟和大规模商用
提出物联网的意义之三:基于统一网络和应用平台,形成感知泛在聚合效应
1.2 物联网的特征与体系架构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
互联网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物联网是人与物、物 与物之间的联系。
与现有的互联网络相比于物联网更注重信息的传递,互 联网络的终端必须是计算机(个人电脑、PDA、智能手 机)等,并没有感知信息的概念。
物联网是Internet网络的延伸和扩展,使信息的交互不 再局限于人与人或者人与机的范畴,而是开创了物与物、 人与物这些新兴领域的沟通。
感知层突破方向
更敏感和更全面的感知能力 解决低功耗的问题 解决小型化和低成本问题
无线上连 & 有线上连
传感器 网关
RFID读写 M2M终端
传感器网络
摄像头 GPS/北斗
智能家居网关
感知层是实现物的世界连接和感知的基础,必须考虑感知层的全面布局和发展重点产品策略
1.2 物联网的特征与体系架构 网络层是物联网无处不在的前提
2005 年
ITU报告:物联网是通过RFID和智能计算等技术实现全世界设 备互连的网络
2008年
IBM提出:把传感器设备安装到各种物体中,并且普遍连接形成 网络,即“物联网”,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智慧地球
2009年
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工作组制订《物联网战略研究路 线图》,介绍传感网/RFID等前端技术和20年发展趋势
接入网络 无线接入:2G/3G/LTE/WLAN/WiMax 有线接入:光纤(PON)和铜线(xDSL) 汇集承载:IP化传输网络(PTN/CE)
网络层是物联网成为普遍服务前提,必须关注规模扩展机遇,重点是接入网络和业 务支撑平台
1.2 物联网的特征与体系架构 应用层是物联网智能处理的中枢
1.2 物联网的特征与体系架构
物联网体系结构图
1.2 物联网的特征与体系架构 感知层是物联网全面感知的基础
物联网感知层
感知层作用
感知和识别物体 采集和捕获信息
感知层实现方式
RFID标签和读写器 M2M终端和传感器 传感器网络和网关
摄像头和监控 GPS/北斗定位授时 智能家居网关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传感网课题
项目2008ZX03006:短距离无线互联与无 线传感器网络研发和产业化
✓ 课题2010ZX03006-001 支持多传感网应用的中间 件平台研发 ✓ 课题2010ZX03006-002传感器网络电磁频谱监测 关键技术研究 ✓ 课题2010ZX03006-003中高速传感器网络核心芯 片研发 ✓ 课题2010ZX03006-004面向民用机场周界防入侵 监视的新一代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 ✓ 课题2010ZX03006-005 面向智能电网的安全监控、 输电效率、计量及用户交互的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 证 ✓ 课题2010ZX03006-006面向太湖蓝藻爆发监测的 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 ✓ 课题2010ZX03006-007 面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 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
统一的物联网概念
1.1 物联网的发展历史及定义
统一的物联网概念提出的意义
物联网的应用形式已经存在 用网络连接和传送物的信息的形式由来已久
✓ 军事上的卫星、雷达侦测、遥控武器等 ✓ 各个行业的自动控制等应用
提出物联网的意义之一:形成规模效应巨大的聚合产业
10年内“物联网”可能大规模普及,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 30:1,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
物联网网络层
网络层作用
连接感知层和应用层 随时随地的连接实现 当前最成熟的部分
网络层主要层次
接入网:无线/光纤各种类型的接入形式 核心网:统一IP协议上的大带宽的可靠网络 业务支撑平台:业务统一管理部署和运营支撑
网络层突破方向
扩展规模,以实现无处不在 业务可扩展的管理运营能力 简化结构,上下层面融合
物联网应用层
应用层作用
信息技术与行业专业技术结合 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 案集合
应用层主要应用方向
智能家居 智能交通 智能城管
智能电力 智能医疗 智能通信服务
应用层突破方向
信息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 信息的社会化共享和安全保障 基于云计算的应用整体架构
云 计
1.2 物联网的特征与体系架构 物联网对所连接的物件主要有3点要求:
连网的每一物件均可寻址 连网的每一物件均可通信 连网的每一物件均可控制
1.2 物联网的特征与体系架构
与其他网络的区别: ①接入对象更为广泛,获取信息更加丰富。 ②网络可获得性更高,互联互通更为广泛。 ③信息处理能力更强大,人类与周围世界的 相处更为智慧。
物联网在中国
传感网概念
传感网是指以对物理世界的数据采集 和信息处理为主要任务,以网络为信息载 体、实现物物(物人、人物)之间信息交 互,面向政府、行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信息 服务的分布式信息系统。俗称“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1.1 物联网的发展历史及定义
1.1 物联网的发展历史及定义
应
平台
用
统
一
IP
物联网 网络层
协
议
关 物联网
注
感知层
IP
业务支撑 平台
核心网络 接入网络
定位授时 摄像监控 传感器网 M2M终端 RFID读写
统 产业链 一 各环节 架 定位, 构 通用产 品提供 关
注 云 计
v6
算
物联网是一个以应用为导向,分工日渐清晰的产业,IPv6和云计算是核心基础架构
发展方向
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提高整 物联网时代示意图:万物相联。例如: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
个社会的信息化能力。
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等等
计算机:自动计算
以独立计算机 进行信息处理
互联网:人与人交互
基于计算机网络 进行信息交互
物联网:物物&人物交 万物的互信息感知、
交互、处理的网络
第一章 物联网概述
课程目录
1.1 物联网的发展历史及定义
1.2 物联网的特征与体系架构
1.3
物联网的研究现状
1.4
物联网应用
1.5 物联的主要关键技术
1.1 物联网的发展历史及定义
物联网(IoT)概念的发展历史
1999年
MIT的 Kevin Ashton第一次提出:把RFID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应 用于日常物品中形成一个“物联网”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主要课题
项目2008ZX03001:TD-SCDMA增强型研 发和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2:LTE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3: IMT-Advanced研发和 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4:移动网络、业务应用 和终端研发 项目2008ZX03005:宽带无线接入研发和 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6:短距离无线互联与无 线传感器网络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7:无线移动通信共性关 键技术研发及项目管理支撑
IP
规
统
模
一
扩
协
展
议
带
有
来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