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基因的传递规律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基因的传递规律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4)F2 性状分离比为 3∶1 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提示:①F1 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③F2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④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⑤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题组一 考点诊断 (1)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2009·高考上海 卷)( ) (2)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2009·高考上海卷)( ) (3)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 程度。(2009·高考江苏卷)( )
[深度思考] (1)构建遗传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 提示:
(2)豌豆杂交实验专指亲本杂交吗? 提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不是只指亲本杂交,还包括 F1 的自交。 (3)如何理解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和数量? 提示: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基因型为 Aa 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 A∶a=1∶1 或产 生的雄配子有两种 A∶a=1∶1,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 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4)人工授粉后,应套袋。(2009·高考上海卷)( ) (5)受精时,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就是自由组合。 () (6)DD、dd、AABB、AAbb 都是纯合子,Dd、AaBb、Aabb、 AabbCCdd 都是杂合子。( ) (7)杂种后代不表现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 (8)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
(2)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
去雄 :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 ↓ 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 外来花粉 干扰 ↓ 人工授粉 :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 头上 ↓ 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发现问题——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说明
P(亲本) 高茎×矮茎
②结果:F2 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高∶矮=3∶1 ,F2 的基因型 及比例为 DD∶Dd∶dd=1∶2∶1 。
(3)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①方法: 测交 实验,即让 F1 与 隐性纯合子 杂交。 ②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即验证 F1 的 基因型 。 ③原理: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 隐性基因 的配子,不会掩 盖 F1 配子中基因的表达。
题组二 豌豆杂交实验的方法分析 1.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 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 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 授粉→套袋
↓
F1(子一代)
高茎 ↓⊗
F2(子二代) 性状: 高茎∶矮茎
比例:
3∶1
a.P 具有相对性状; b.F1 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c.F2 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 为显性∶隐性≈3∶1; d.在亲本的正、反交实验中,F1 和 F2 的性状相同
(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图解假说:
(9)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 ()
(10)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
(11) 杂 种 后 代 中 出 现 不 同 亲 本 性 状 的 现 象 称 为 性 状 分 离 。 ()
答 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 袋
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解析:选 C。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 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套袋→授粉→套袋;无 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其目的 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接受花粉的植 株称为母本。
2.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 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作出假设”依据了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C.“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假说—演绎法”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④测交遗传图解:
⑤结论: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取决于杂种子一代 产生配子 的种类及比例。
(4)得出结论——分离定律
①研究对象: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 。 ②发生时间: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即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期 。 ③实质:等位基因 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形成比例相等
的两种配子。
④适用范围细一胞对核相染对色性体状上的的遗基传因 进行有性生殖 的生物
解析:选 A。孟德尔进行研究的时期并不了解减数分裂的原理。
“假说—演绎法”中“假说”与“演绎”的内容的区分 1.“假说”内容 (1)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演绎”内容 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
题组三 分离定律的验证 3.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 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解析:选 A。本题的“题眼”为题干中的“验证”,即用隐性 个体(纯合子)与 F1(杂合子)测交,故“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 子”对实验结论影响最小;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的实验要求所选相 对性状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否则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验证实验 中所选的相对性状一定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样才符合分离定律 的适用范围;实验中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否 则会导致实验误差。
考点研析 题组冲关 体验高考 演练提升
第 1 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最新考纲]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考点一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 1.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豌豆是 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 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 种。 ②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③豌豆花大,便于进行异花传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