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甘油脱氢酶
SH2
NAD+
NADH
S
FMNH2 (Fe-S) FMN (Fe-S)
CoQ
CoQH2
2Cyt-Fe2+
2Cyt-Fe3+
1/2O2
O2-
(b、 c1、 c 、 aa3)
每2H通过此呼吸链可生成3分子ATP。
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 延胡索酸 FAD (Fe-S)b O2-
FADH2 (Fe-S)b
第五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学习目标
掌握线粒体内两条呼吸链的组成及功能 掌握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呼吸链的概念 熟悉ATP生成方式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了解生物氧化的特点及酶类
第一节
概 述
一、生物氧化 1、概念: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 主要是糖、脂肪、蛋白质等在生物体内的氧化 分解生成CO2 和 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部位: (1)线粒体 (2)内质网、微粒体、过氧化物酶体等。 3、意义:供给机体能量;转化有害废物。
受氢体, 生成H2O。
例:细胞色素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等。
2、脱氢酶类:
(1)需氧脱氢酶类:催化底物脱氢后,以O2为直接 受氢体,生成H2O2。 (2)不需氧脱氢酶类(最重要)
催化底物脱氢后,不能以O2为直接受氢体 A、以NAD +或NADP +为直接受氢体,如乳酸脱氢酶等。 B、以FMN或FAD为直接受氢体,如琥珀酸脱氢酶等。
H H CONH 2
C CONH2 N R
+
+ H + e + H+
N R
+ H+
H 2H e
NAD(P)+
+2H -2H
NAD(P)H+H
H
H+
2、以FMN或FAD为辅基的脱氢酶 作用: 进行可逆的脱氢加氢反应。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含核黄素(Vit B2 )
异咯嗪结构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R-CH2-NH2 + CO2
胺
2. –直接脱羧:
见于草酰乙酸的脱羧作用。
CH2-COOH
│
草酰乙酸脱羧酶
CH3
│
+ CO2
CO-COOH 草酰乙酸
CO-COOH 丙酮酸
3. -氧化脱羧: 见于丙酮酸的脱氢与脱羧作用。
丙酮酸脱氢酶系 CH3-CO-COOH + HSCoA CH3CO~SCoA + CO2
含核黄素(Vit B2 )
异咯3C N O N O NH
+2H -2H
H3C H3C N H O NH
还原型 核黄素(无色)
H N H N O
核黄素(黄色)
FAD/FMN
+2H -2H
FADH2/FMNH2
3、泛醌
(辅酶Q)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O CH3 CH3 H3C (CH2CH=C CH2)n H O OH3C O OH O CH3 +2H CH3 H3CO R R -2H H3CO O OH
丙酮酸
NAD+
NADH + H+
乙酰CoA
4. –氧化脱羧:
见于苹果酸的脱氢与脱羧作用。
CH2-COOH
苹果酸酶
NADP+
CH3 CO-COOH + CO2
CH-COOH
OH
NADPH + H+
苹果酸
丙酮酸
第三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
1、呼吸链的定义: 在线粒体内膜上,由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 一定顺序组成的连锁体系,与细胞利用氧的呼 吸过程有关,通常称为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 链。 2、呼吸链的功能:将代谢物脱的氢传递给氧生 成水,逐步放能,将ADP磷酸化生成ATP。
H3CO H3CO
(二)单电子传递体 1、铁硫蛋白类
Fe
2+
-e +e
Fe 3+
作用:将FMN或FAD中的电子传递给泛 醌。
铁硫蛋白
S
无机硫
S
半胱氨酸硫
2、细胞色素体系(Cyt) 1) Cyt的本质
细胞色素 = 酶蛋白 + 血红素
2) Cyt的分类
a组:a、a1、a2、 a3 …
30多种
一、呼吸链的组成
(一)递氢体
1、 以NAD+和NADP +为辅酶的脱氢酶 作用: 辅酶接受2H,传递给黄素蛋白。
NAD+和NADP+的结构
R=H: NAD+;
R=H2PO3:NADP+
NAD+(NADP+)和NADH(NADPH)相互转变
氧化还原反应时变化发生在五价氮和三价氮之间。
作用原理
H
CoQH2 CoQ
2Cyt-Fe3+
1 O2 2 (b、 c1、 c 、 aa3)
2Cyt-Fe2+
每2H通过此呼吸链可生成2分子ATP。
NADH氧化呼吸链
FADH2氧化呼吸链
三、呼吸链的作用
(一) H2O的生成
(二)ATP的生成
高能键与高能化合物
高能键:化学键水解时放出的能量>21KJ/mol 者, 用~表示 高能键包括高能磷酸键和高能硫酯键 高能化合物:含高能键的化合物
b组:b、b1~7、P450 … c组:c、c1、c2、 c3 …
3)Cyt的作用
2Cyt-Fe3++2e 2Cytaa3-Fe2+ +1/2O2 2Cyt-Fe2+ 2Cytaa3-Fe3+ +O2-
Cyt aa3 (细胞色素氧化酶): 呼吸链中直接将e传递给O2
二、呼吸链的类型
1、NADH氧化呼吸链
2、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区别
生物氧化
反应条件 温 和 (体温、pH近中性) 反应过程 逐步进行的酶促反应 能量释放 逐步进行 (化学能、热能) CO2生成方式 有机酸脱羧 H 2O 需 要
体外氧化
剧 烈 (高温、高压) 一步完成 瞬间释放 (热能) 碳和氧结合 不需要
三、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 1、氧化酶类:催化底物脱氢后,以O2为直接
* 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
糖原 三酯酰甘油 蛋白质 氨基酸
葡萄糖
脂酸+甘油
乙酰CoA
TAC
CO2 2H
ADP+Pi 呼吸链
ATP H2O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体外氧化(燃烧)
常见的两类氧化反应: 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共性 (1)氧化方式相同:都有加氧、脱氢、失电子。 (2)本质相同:即消耗的氧、生成的终产物(CO2 和H2O)、释放的总能量均相同。
3、其他酶类:
如:加氧酶,过氧化氢酶等。
第二节 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一、基本方式: 有机酸脱羧 二、分类 (一)根据羧基位置分为 α-脱羧 β-脱羧 (二)根据是否伴有氧化分为 直接脱羧:不伴氧化 氧化脱羧:伴氧化
1. –直接脱羧: 见于氨基酸的脱羧作用。
氨基酸脱羧酶
R-CH-COOH NH2 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