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理学1

植物生理学1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包括微管、微丝、中间纤维。

2、共质体:植物体活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形成了连续的整体,称为共质体。

3、质外体:质膜外胞间层、细胞壁及细胞间隙彼此连接的空间称为质外体。

4、流动镶嵌模型: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骨架,而蛋白质分子则象一群岛屿分布在脂质“海洋”中。

膜具有不对称性和流动性的特征。

5、水势:表示细胞水分移动的势能,判断水分移动的方向。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6、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此时缺水,将使产量大大降低。

7、蒸腾系数:(亦称需水量)指植物制造1克干物质所需要水分的克数。

表示:水g/干物质g。

8、内聚力学说:水分子间有较大的内聚力,水柱有张力,但内聚力大于张力,水分子对导管坒有很强的附着力,可以使水柱不至于脱离导管或被拉断,从而使水柱得以不断上升。

9、生理碱性盐:使植物对阴离子的吸收大于对阳离子的吸收,使土壤溶液的pH值升高的盐类,如NaNO3等。

10、单盐毒害:培养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毒害作用的现象。

11、溶液培养法:把各种无机盐按照生理浓度,以一定的比例,适宜的ph值配制成溶液用以培养植物的方法。

12、光呼吸:是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下吸收O2放出CO2的过程。

13、CO2补偿点:当光和吸收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外界的CO2浓度。

14、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的现象。

15、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在光下把Pi与ADP合成ATP的过程。

16、末端氧化酶:指能将底物脱下的电子最终传给O2,并形成H2O或H2O2的酶类。

17、呼吸商(RQ,又称呼吸系数):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CO2与吸收O2数量的比值。

18无氧呼吸(细胞质):无O2条件下,生活细胞把有机物质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部分能量的过程。

19、源-库单位:指制造同化物的源与相应的库以及它们之间的输导组织。

20、生长中心:指正在生长的主要器官或部位。

它的特点是:年龄小,代谢强,生长快,对养分吸收强,成为养分的输入中心。

21、代谢源:指制造并输出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如成熟叶片、萌发种子的胚乳或子叶。

22、代谢库:指消耗或贮藏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如幼叶、花、果、根等。

23、植物激素:植物体内产生的、能移动的、对生长发育起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4、乙烯的三重反应:抑制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横向增粗及茎的横向生长(ETH特有反应)。

25、细胞信号转导:偶联各种胞外刺激信号与其相应的生理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

26、顶端优势:植物顶端在生长上占优势的现象。

27、光形态建成: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如茎叶生长、黄化、开花等)。

是一种低能反应。

28、光敏色素:能接受光信号的色素蛋白,有Pr和Pfr两种形式。

29、种子休眠:种子在成熟后即使在十一的萌发条件下也不萌发,须经一段时间才萌发的现象。

30、去春化作用:在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置入高温条件下,春化效果消失的现象。

31、短日植物(SDP):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临界值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临界日长是它开花的最高限)。

32、花熟状态:植物开花前的某种生理状态。

花熟状态前称为幼年期。

33、脱落:植物组织或器官与植物体分离的过程。

34、衰老:成熟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植株自然地终止生命活动的系列衰败过程。

渐变过程35、呼吸跃变: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其呼吸速率突然增高,最后又突然下降的现象。

36、抗性: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也叫抗逆性。

37、渗透调节:对植物而言:细胞主动积累可溶性物质,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保持较高的吸水力,维持膨压的稳定性,以适应逆境胁迫的调节作用称为渗透调节。

38、巯基假说(蛋白质损伤):细胞质脱水结冰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相邻的-SH形成-S-S-,解冻时蛋白质,吸水膨胀,氢键断裂,-S-S-不易断裂,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引起细胞伤害和死亡。

39、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

昼夜长短对植物开花的效应称为光周期现象40、春化作用: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过程二、解答问答1)简述植物根系吸水的方式和动力。

植物根系吸水的方式按动力不同,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

主动吸水是由植物根系本身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方式,动力来自根压;被动吸水是由于枝叶的蒸腾作用而引起根部吸水的方式,动力来自蒸腾拉力。

2)试述同化物分配的特点:分配方向:由源→库1、按源-库单位进行分配2、优先供应生长中心3、就近供应,同侧运输4、功能叶之间无同化物供应关系5、光合产物可再分配再利用3)植物的生长为何表现出生长大周期的特性?生长大周期(大生长期)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或整个植株在生育期所经历的“慢—快—慢”的生长过程。

生长大周期产生的原因:主要与细胞生长的三个时期呈现慢-快-慢有关。

4)什么是光周期现象?什么是春化作用?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

昼夜长短对植物开花的效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现象)称为春化作用。

它只起诱导作用,不直接引起植物开花。

5)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有哪些?1)选育抗旱品种这是提高作物抗旱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2)进行抗旱锻炼如采用蹲苗、双芽法、搁苗、饿苗等农业措施。

3)进行化学诱导:用化学试剂处理种子或植株,可产生诱导作用,提高植物抗旱性4)合理的矿质营养如少施氮素,多施磷、钾、硼和铜肥。

6)简述压力流动学说的要点。

答:1930年德国植物学家明希(Münch)提出。

内容:有机物在筛管中随着液流的流动而移动,其动力来自输导系统(源库)两端的压力势差。

源端(叶片)光合产物不断装入筛管细胞,浓度增加,水势降低,细胞吸水膨胀,压力势升高,推动物质向库端流动;在库端(如块根、块茎)不断卸出光合产物,浓度下降,压力势降低。

这样,源库两端便形成压力势差,以推动光合产物源源不断地由源端向库端运输。

7)C3植物、C4植物与CAM植物在碳代谢途径上有何异同点?CAM植物与C4植物固定与还原CO2的途径基本相同,都是C3途径的附加过程,二者都是由C4途径固定CO2,C3途径还原CO2,都由PEP羧化酶固定空气中的CO2,由Rubisco羧化C4二羧酸脱羧释放的CO2,二者的差别在于:C4植物是在同一时间(白天)和不同的空间(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完成CO2固定(C4途径)和还原(C3途径)两个过程;而CAM植物则是在不同时间(黑夜和白天)和同一空间(叶肉细胞)完成上述两个过程的。

8)试述植物呼吸代谢的多条路线及生物学意义?答:植物的呼吸代谢有多条途径,表现在底物氧化降解的多样性、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多样性以及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等。

不同的植物、器官、组织、不同的条件或生育期,植物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

呼吸代谢的多样性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形成的对多变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使植物在不良的环境中,仍能进行呼吸作用,维持生命活动。

如植物能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无氧呼吸暂时维持生命。

9)光敏色素与植物成花之间有何关系?答:光敏色素有两种可以互相转化的形式:吸收红光的Pr型和吸收远红光的Pfr 型。

Pr是生理钝化型,Pfr是生理活化型。

照射白光或红光后, Pr型转化为Pfr 型;照射远红光后,Pfr型转化为Pr型。

Pfr也可在黑暗中逐渐转变成Pr型,即发生暗逆转。

光敏色素对成花的作用与Pr和Pfr的可逆转化有关,成花作用不是决定于Pr和Pfr的绝对量,而是受Pfr/Pr比值的影响。

低的Pfr/Pr比值有利短日植物成花,而相对高的Pfr/Pr比值有利长日植物10)典型的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最主要差异是什么?这些差异对植物生理活动有什么影响?答:典型的植物细胞中存在大液泡,质体和细胞壁,这些都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这些结构特点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以及适应外界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大液泡的存在使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构成一个渗透系统,调节细胞的吸水机能,维持细胞的挺度,另外液泡也是吸收和积累各种物质的场所。

质体中的叶绿体使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淀粉体能合成并贮藏淀粉。

细胞壁不仅使植物细胞维持了固有的形态,而且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抗逆防病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11)生物膜对细胞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答:生物膜是构成细胞所有膜的总称,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等组成。

生物膜的生理功能有:(1)分室作用,使细胞与外界分隔并使细胞内区域化。

(2)反应场所,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能量转化发生于膜上(3)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膜控制被动及主动的转移离子、分子、信号物质等。

(4)识别功能,质膜上的多糖链好似触角识别外界物质,如花粉与柱头的识别。

12)植物生长过程中各器官之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主要有哪几方面的相关?这些相关性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如何?答: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包括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相关,可用根冠比来表示,他们即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如对于根茎类作物,当地上部生长过旺时,反而不利于地下部根茎的生长。

主茎和侧枝的相关,可用顶端优势来表示。

有些作物如向日葵,我们要保护其顶端优势才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而有些作物如棉花我们要去除其顶端优势才有利于提高产量。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表现为即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

如营养器官生长过旺,消耗较多养分,影响生殖器官的生长,生殖器官的生长过旺会抑制营养器官的生长。

1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在哪些方面?应注意些什么?①促进插枝生根(NAA、2.4 - D、IBA)②疏花疏果③保花保果,阻止器官脱落,④形成无籽果实⑤促进瓜类雌花形成⑥杀除杂草:高浓度 2,4 – D⑦抑制发芽应注意:1、首先明确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只起调节作用,不能代替其它农业措施。

2、根据不同对象(植物种类、器官、生理状态、生育期)和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药剂。

3、正确掌握药剂的浓度和施用方法(浸泡、喷施、点涂等)。

4、先试验,再推广;配合其他农业措施。

14)说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CO2和H2O转变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同时也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可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共同存在于统一有机体中。

15)简述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可以分为生理作用和生态作用水的生理作用有:(1)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一般植物组织含水量占鲜重的75%~90%。

(2)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如光合原料、水解底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