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QSH0444《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液配制和返排液回收处理推荐作法》
QSH0444《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液配制和返排液回收处理推荐作法》
6.4 分散外排处理
在特殊情况下,应采用适宜可靠的返排液外排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后水质应符合 GB 8978 的规定和所在地政府部门的污水排放水质的要求,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全部安全处置或综合利 用。
7 HSE 要求
7.1 现场所有上岗人员应持有培训机构颁发的有效的安全、环境与健康培训合格证,培训机构应经 资质部门授权批准。 7.2 作业现场应设立明显标志, 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严禁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作业 现场。
4.4 线性胶配制程序
4.4.1 添加剂应是经过性能检验合格的产品,包装完好、标识清晰。 4.4.2 添加剂应按施工设计加入程序和设计配比准确加入,并记录各种添加剂加入量。 4.4.3 在配液罐中加入定量水,在搅拌和循环下缓缓加入稠化剂,充分搅拌起黏,使用黏度计检测 胶液黏度,达到室内配制胶液黏度的 80 %以上,再进行下一步的配制。要求配制的压裂液不能有“鱼 眼”、“豆眼”。 4.4.4 将压裂液循环均匀后按设计配比依次加入其它添加剂,循环均匀。 4.4.5 压裂液配好后及正式施工前均要求取样进行测试,液体性能应达到设计要求。
4.2.1 4.2.2 4.2.3 4.2.4
所有与配液相关的装置应清洗干净,无泄漏。 所有配液装置应摆放合理,闸阀开关灵活,无滴渗现象。 固定好循环管线,防止在配制过程中管线迁移,严禁液体外溢。 根据压裂工艺设计,可选用连续混配设备或在线方式配制压裂液。
4.3 降阻水配制程序
4.3.1 添加剂应是经过性能检验合格的产品,包装完好、标识清晰。 4.3.2 添加剂应按施工设计加入程序和设计配比准确加入,并记录各种添加剂加入量。添加剂加入 顺序如下:
II
Q/SH 0444—2011
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液配制和返排液回收处理推荐作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液和返排液的术语和定义、压裂液配制、返排液回收及循环利用、 返排液处理、HSE要求等推荐作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化陆上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液配制和返排液的回收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5 胍胶压裂液配制程序
胍胶压裂液的配制按SY/T 5107—2005中第5章的规定执行。
4.6 现场性能检测
4.6.1 外观
配制的液体目测均匀。
4.6.2 pH 值
用精密pH试纸或pH计测定配制液体的pH值。
2
Q/SH 0444—2011
4.6.3 密度
按GB/T 1884和GB/T 1885的规定测定配制液体的密度。 4.6.4 表观黏度
Q/SH 0444—2011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压裂液配制 ........................................................................ 2 5 返排液回收及循环利用 .............................................................. 3 6 返排液处理 ........................................................................ 4 7 HSE 要求...........................................................................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压裂液性能现场检测结果记录表 .................................... 6
6.3 分散回注
6.3.1 在压裂井场周边地质条件允许情况下,宜在生产井钻探同时配套建设返排液回注井设施。 6.3.2 回注地层和回注参数应根据地层的面积、厚度、封闭程度、孔隙度、渗透率等确定。 6.3.3 返排液分散回注前应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应符合地质部门规定的回注水水质要求或 按 SY/T 5329 的规定执行。 6.3.4 回注泵额定排量、排出压力应满足所辖回注井最高配注要求。 6.3.5 管线设计压力应根据流程中各工艺环节的工作压力确定。 6.3.6 返排液分散处理和回注设施宜采用可组装拆卸式装置。 6.3.7 回注设备布置、工艺管线、配电自控等要求应按 GB 50391 的规定执行。
4.6.8 压裂液性能检测不合格的处理方法
若液体样品检测结果未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应从配液各环节找出原因并现场整改,若经整改后还 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应重新按设计要求配制工作液。
5 返排液回收及循环利用
5.1 返排液回收
5.1.1 在压裂施工作业的同时应配备满足返排工艺要求的返排液回收设施,并应符合国家和所在地 政府部门的相关安全环保的法令、法规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5.1.2 返排液回收设施应具有计量、调储及外输功能。 5.1.3 返排液应不渗漏并不随地排放。 5.1.4 返排液宜进行性能指标检测,压裂返排液性能检测结果记录表格式参见附录 A 中表 A.4。 5.1.5 返排液回收后宜进行循环利用。
1
Q/SH 0444—2011 4 压裂液配制
4.1 水质要求
4.1.1 配液用水应洁净。改性胍胶压裂液要求配液用 pH 值在 6.5~7.5 之间,机械杂质含量不大于 10 mg/L,铁离子含量不大于 20 mg/L。 4.1.2 配液用水应与储层水、压裂添加剂、储层岩心均具有较好配伍性。
4.2 配液设施要求
井号
降阻水配方 现场降阻率
%
罐号
外观
pH值
施工日期 降阻水数量
m3
降阻水性能 密度 g/cm3
表观黏度 mPa·s
6
井号 线性胶配方
5
Q/SH 0444—201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压裂液性能现场检测结果记录表
表A.1为降阻水性能现场检测结果记录表格式;表A.2为线性胶性能现场检测结果记录表格式; 表A.3为胍胶压裂液性能现场检测结果记录表格式;表A.4为压裂返排液性能检测结果记录表格式。
表 A.1 降阻水性能现场检测结果记录表
GB/T 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 1885 石油计量表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50391 油田注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28 油田采出水处理设计规范 SY/T 5107—2005 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 SY/T 5329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SY/T 5764—2007 压裂用植物胶通用技术要求 SY/T 6376—2008 压裂液通用技术条件 SY/T 6566 水力压裂安全技术要求
4.6.6 现场测定降阻率
具备现场测定工作液降阻率条件的井应按SY/T 6376—2008中7.13.2的规定测定所配液体的降阻 率。
4.6.7 检测结果
现场填写压裂液质量检测结果记录表,降阻水质量检测结果记录表格式参见附录A中表A.1,线性 胶压裂液质量检测结果记录表格式参见附录A中表A.2,胍胶压裂液质量检测结果记录表格式参见附录 A中表A.3。
——依照施工液体设计按配比将固体防膨剂加入到配液装置中,循环均匀; ——在循环条件下吸入降阻剂,充分循环均匀,配液装置上部和下部分别取样,检测黏度均达到
实验室同等水平粘度的80%以上,再进行下一步的配制; ——按照施工液体设计加入其他添加剂,如杀菌剂、表面活性剂、粘土稳定剂、絮凝剂、破胶剂
等,充分循环均匀。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降阻水 friction reducing water 使用降阻剂和其他添加剂配制成的水溶液,也称减阻水或滑溜水。 3.2 集中处理 central treatment 将所辖区域内的返排液收集处理,使其符合油气田产出水回注处理系统进水或回注水质要求。 3.3 分散回注 scattered injection 将井场返排液进行处理,使其符合目标地层注水水质要求并回注。 3.4 分散外排处理 scattered discharge 将井场返排液进行处理,使其符合外排水质要求。
测定配制液体的表观黏度按SY/T 5764—2007中4.6的规定执行。 4.6.5 胍胶压裂液交联时间测试
量取胍胶压裂液原胶液100 mL倒入250 mL烧杯中,用1 mL移液管或注射器加入设计比例的交联剂,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同时用秒表记录交联剂加入烧杯中直至烧杯倾斜后冻胶挂杯呈舌状的时间(初交 联时间),形成能挑挂的均匀冻胶的时间(挑挂时间)。
5.2 返排液循环利用
5.2.1 现场取不同返排时间的返出液样品,做水样全分析,记录离子类型和含量。 5.2.2 返排液经处理,性能检测对比分析,补充加入添加剂,达到返排液再利用的性能指标、循环 利用条件后循环利用。 5.2.3 返排液经沉降和初步处理达到循环利用条件后循环利用。
3
Q/SH 0444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原石油勘探局 井下特种作业处和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宝峰、桂召龙、张高群、陈凯、朱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