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的地域管辖一、地域管辖的概念地域管辖又称土地管辖,区域管辖,它是以人民法院的辖区和案件的隶属关系确定诉讼管辖,即确定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的区域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地域管辖是在案件审判级别确定后对管辖权的进一步划分,主要解决同级法院之间案件由哪一个法院管辖。
因此,级别管辖是地域管辖的前提和基础,地域管辖是级别管辖的具体和落实,两者共同构成了管辖制度的核心。
二、确定地域管辖的标准从各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地域管辖的规定看,确定地域管辖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诉讼当事人的所在地与法院辖区之间的联系;其二是诉讼标的、诉讼标的物或法律事实与法院辖区之间的联系。
根据上述标准,其中按照第一个标准确定的管辖,就是一般地域管辖。
按照第二个标准确定的管辖,就是特殊地域管辖。
三、一般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是指以当事人的所在地与人民法院的隶属关系来确定诉讼管辖,既当事人在哪个法院辖区,案件就由那个法院管辖。
我国民事诉讼法是以被告所在地管辖为原则,原告所在地为例外来确定一般地域管辖。
(一)原则规定—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一般地域管辖使用的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实施原告就被告的理由一方面在于抑制原告滥诉,是被告免受原告不当诉讼的侵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民法院传唤被告参与诉讼,对诉讼标的物进行保全和勘验,有利于判决的执行。
民诉法第21条规定,对公民提起民事诉讼,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在我国,所谓住所地,对于公民来说是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对于法人和其他组织来说是指该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主要经营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事以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此外,适用意见与合同法解释一对“原告就被告”的原则还做了以下补充规定:(1)双方均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被告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劳动教养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被监禁或劳动教养1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人民法院管辖。
(3)离婚诉讼当事人双方都是军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被告所在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法院管辖。
(4)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5)不服制定监护或变更监护关系的案件,由被监护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6)对没有办事机构的公民合伙、合伙型联营体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注册登记地法院管辖。
没有注册登记的,几个被告又不在同一辖区的,被告住所地法院都有管辖权。
(7)债权人依据合同法第73条、第74条规定提起代位权、撤销权诉讼的,有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二)例外规定—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就被告”的原则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案件,但由于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并不完全适应所有的民事案件的需要。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便于原告充分行使诉权,便于法院审理案件,有必要由原告所在地法院行使审判权。
因此,法律在一般原则之外,又做了例外规定。
根据民诉法第22条的规定,下列四类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有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的诉讼;(2)对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3)对被采取强制性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使用意见对下列特殊情况做了补充规定:(1)被告一方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个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3)非军人对军人提起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4)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另一方起诉的离婚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5)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被告无经常居住地,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四、特殊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又称特别管辖,是指以诉讼标的物所在地或者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所在地为标准确定的管辖。
在我国,民诉法还以被告住所地来确定特殊地域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是相对于普通管辖而言的,其特征为;各类纠纷管辖一般为共同管辖,案件比较特殊且与法院辖区的联结呈多元化。
根据民诉法第23条至第32条的规定,下面8种情况适用于特殊地域管辖。
(一)一般合同纠纷民诉法第23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这是一般合同的管辖确定准则,凡是民诉法没有另外规定管辖准则的合同纠纷,均要适用此规则。
合同履行地是指依照合同规定当事人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地点,主要指合同标的物的交付地点。
合同履行地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对履行地约定不明确的,应根据合同法第62条确定履行地,即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最高人民法院在使用意见及其他司法解释中,对合同履行地的确认做了详细规定,规定如下: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应要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购销合同,其履行地按照以下情况分别确定:(1)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中约定的货物到达地、到站地、验收地、安装调试地等,均不应视为合同履行地。
(2)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但实际履行中以书面方式或双方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已变更后的约定确定合同履行地。
(3)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或者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当事人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案件,均不以履行地确定管辖。
加工承揽合同,以加工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另有约定的除外。
财产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另有约定的除外。
补偿贸易合同,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
借贷合同,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等等。
(二)保险合同纠纷民诉法第24条规定,因保险合同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是指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订立的有关财产和人身方面的保险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保险标的是指当事人民事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
此外,根据适用意见第25条的规定,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运输中的货物,应由被告住所地或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法院管辖。
(三)票据纠纷民诉法第25条规定,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就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四)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五)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六)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
因产品缺陷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而提起的诉讼,被告住所地、产品制造地或产品销售地等侵权行为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七)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示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八)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受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九)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由救助地或者被救船舶最先到达地人民法院管辖。
(十)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五、专属管辖专属管辖具有排他性:第一,排除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的适用。
第二,排除协议管辖的适用。
适用专属管辖的诉讼: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六、共同管辖与选择管辖《民事诉讼法》第35条:“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七、协议管辖协议管辖,又称合意管辖或者约定管辖,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以协议的方式选择解决他们之间纠纷的管辖法院。
《民事诉讼法》第25条:“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协议管辖须具备以下条件:(1)仅适用于第一审民事案件(2)只限于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3)须以书面合同的形式选择管辖,口头约定无效(4)仅限于本案的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和标的物所在地的法院(5)只能协议变更第一审的地域管辖,不能协议变更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6)只允许当事人选择明确且唯一的法院,否则协议无效。
2012级法学16班孙兰香1211505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