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登革热防治技术培训班试卷答案

登革热防治技术培训班试卷答案

登革热防治技术培训班试
卷答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登革热模拟应急演练测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3分,共60分)
1、登革热病毒是经蚊虫传播,进而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2、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是登革热主要传染源。

3、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5)天,一般(5-8)天。

4、登革热典型病例的主要症状:(高热),(头痛)和(肌肉痛),(关节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其他症状和体征。

5、登革热传播媒介(伊蚊)。

6、(防蚊)、(灭蚊)、(清除积水)可以预防登革热。

7、登革热属于乙类法定管理传染病,发现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

8、切断最重要的途径是(防蚊)(灭蚊)。

9、我国登革热的流行状况(输入性病例为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总20分)
1、登革热传染病如何进行预防?
答:(1)切断。

防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2)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

(3)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2、登革热诊断依据?
答:(1)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虫叮咬史。

(2)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症状。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抗体阳性。

三、问答题(每题20分。

共20分)
1、当登革热疫情发生时,我们该如何划定疫点和疫区?
答:疫点:登革热病人、隐形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范围。

主要是根据伊蚊活动距离,通常以病家或与病家相邻的若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

划定半径100米之内的空间范围。

疫区:当登革热暴发或流行时,由于登革热病人、隐形感染者和蚊媒的活动范围可能引起疫情扩散的区域。

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屯、或以乡、镇划为疫区;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疫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