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技术验收标准

工程技术验收标准

附件4:工程技术要求一、技术规范本项目执行国家、地区与行业等现行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国标及行业标准:通用部分(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地基与基础(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主体结构(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 14-2004)(4)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 137-2001)建筑装饰装修(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3)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4)住宅装饰装修施工规范(GB50327-2001)(5)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 29-2003)屋面工程(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3)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4)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3)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50349-2005)(4)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5)沟槽式连接管道技术规程(CECS-151-2003)通风与空调(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CJ-141-2004)建筑电气(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3)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智能建筑(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建筑节能(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各地方标准:满足地区相关规范验收要求如在总包投标阶段或现场施工阶段,国家、地区与行业规范、标准有更新,则现场施工按照两者中较高标准执行,如涉及增加费用,视为总包单位在投标报价时已考虑相关风险因素,后期结算时不再作调整。

二、技术及质量要求2.1本工程须接受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及发包人委托之工程监理的监督,监督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相关国家及地方规范。

2.2承包人须在工程实施中和竣工前组织设计单位、地勘单位、分包单位、工程监理等对本工程的各个环节执行验收,验收依据包括但不限于第2.4条所述内容。

2.3承包人必须获得发包人及工程监理事先确认后,方可实施所需的冬雨季施工措施于本工程。

2.4本工程的建筑及安装质量需达到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合格标准。

2.5承包人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程》GJ/T188-2009的要求2.6承包人须执行住建部(2019)90号发文《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图册》要求相关内容。

二、材料要求1.钢筋(1)材料进场须按要求进行检验,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2)采用盘螺方式进场的钢筋,宜进行机械调直,若采用冷拉调直,冷拉率须满足相应规范要求,使用前报监理复验。

(3)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在钢筋隐蔽前全数检查,并报监理复验。

2.模板(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模板材料要求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1)统一采用商品砼,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等包括混凝土原材料及验收相关规范内容。

(2)商品砼浇筑全过程通知监理旁站,商品砼浇筑过程中不得出现渗水等情况。

(3)每一层楼、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组,每次取样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并置于该楼层醒目位置。

采用专用试块铁笼锁闭固定,防止遗失。

4.砌体、砌筑砂浆、抹灰砂浆(1)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烧结普通砖》(GB5101-2003)、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13544-201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2006)在内所有国家现行砌体材料及施工工艺规范。

(2)满足图纸设计关于砌体强度及容重相关设计。

(3)满足图纸设计关于砌筑砂浆强度规定。

三、技术管理动作要求3.1工艺样板墙(1)根据甲方现场工程师要求,结合项目图纸及建造做法完成各工序工艺样板墙。

(2)工艺样板墙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主体结构阶段钢筋绑扎、模板支撑方式、内外墙做法、屋面做法及主要节点做法构造等。

(3)工艺样板墙施工前上报专项方案,通过项目部评审后进行施工。

3.2样板管理要求(1)严格按照样板先行的思路进行施工。

(2)根据进度计划上报样板点评规划方案,明确点评时间,并按时保质完成。

(3)所有样板点评合格后,允以大面施工,若由于点评组织滞后,造成大面返工,一切损失由承包人承担。

3.3图纸会审(1)进场后一周内,中标单位提出审图书面意见。

(2)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组织,进场二周内组织图纸会审专题会,确认相关图纸疑问。

(3)图纸会审需认真对待,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书面提出合理、可行意见,后期若因明显图纸问题造成的返工由承包人自行负责,费用不索赔,工期不予顺延。

3.4图纸深化(1)施工设计图纸存在错、漏、碰、缺和深度不够问题,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50502-2009第6.4.1条规定,承包方应在技术准备阶段,履行对施工设计图纸深化设计的责任,消除设计中出现的错、漏、碰、缺问题,明确施工中使用的材质、工法、工艺、详图等。

承包人被视为已对图纸设计及工程规范作出深刻了解,并须负责按照工程规范及其它要求而编制及深化该等未达到施工图深度的图纸,包括制作相关详图。

(2)若施工前及施工中发现上述图纸内存在设计错误、严重不合理或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等,承包人应立即书面通知发包人,由发包人协调设计单位作出复核。

若前述错误属于按承包人的专业经验和水平所应能提出而没有提出的,则承包人须承担所发生的一切额外费用,包括且不限于:(a) 机电/市政管线之路由及标高之间的交叉与重合所导致的拆改;(b) 后续工程与已施工的工程存有矛盾、但未及时修正所导致的拆改;(c) 施工图纸的内容不满足国家规范及本项目所在地、市主管部门书面要求的行业规范规定所导致的拆改。

(3)承包人在施工图深化阶段应梳理深化设计图纸目录及实施计划,并将目录和实施计划提交监理、发包方签审备案。

需完成的深化图纸目录包括但不限于:(a) 抗倾覆、抗渗流及整体稳定之计算明细;(b) 临时排水系统;(c) 支撑细节;(d) 门窗安装节点大样图;(e) 模板及其支撑详图;(f) 施工缝位置及详图;(g) 瓦、文化石大样及其安装详图;(h) 预制土建构件装配图;(i) 土建/机电综合协调施工图(图纸需显示与各机电系统相关之土建工程细节,如预留洞、套管、设备底座,支撑等)、机电综合管线图、机电预留预埋图、机房设备安装布置图、机电大样图等(j) 工程监理及发包人认为有需要提供的其他详图。

3.5读图讲图(1)进场一周内由中标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以及现场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图纸讲解,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参加。

(2)读图讲图不合格的管理人员,甲方有权要求更换。

3.6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1)进场一周内由中标单位将施工方案规划表上报,并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确认,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1。

(2)根据审核后施工方案规划,按时保质上报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核通过后,开始施工。

(3)承包人须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14天内提交《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由发包人及工程监理审批,《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a) 临时工程及其拆卸所拟用方案;(b) 永久工程各部分拟用施工方案的简略说明(包括需要编制的施工方案目录);(c) 施工工地内采用的塔吊等设备;(d) 临时通道及工作空间要求;(e) 建议的施工工地分布图,须显示施工工地办公室、贮物棚及工作室的位置及分布(即:分阶段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f) 施工机械用表,须显示各机械的操作位置、型号、功率及最高使用数目;(g) 建议采用的任何专利建设系统方案的说明书或目录册;(h) 土方平衡方案,须包括详细的挖土、出土、回土方案、数量、预算、运距、施工组织方案(实际施工时,除非得到发包人的书面认可,承包人必须严格按照发包人审核通过的土方平衡方案实施,否则发包人有权对承包人的实际施工结果和费用不予接收和承认);(i) 围护支撑方案,须显示围护支撑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施工做法,应急预案等;(j) 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实测实量实施方案;(k) 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及主要措施。

3.7施工进度计划承包人应在收到中标通知书28天内或合同签订前(以较早日期为准)提交一份实际可行的详细施工计划,并须在其中详列各专业分包单位的进场时间安排、各施工方工作交接计划安排、各分包工程的施工进度安排、所对应的劳动力计划、执行施工的阶段和次序安排,以及所需的时间,并应在其中显示关键节点日期,在后期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此施工计划实施。

3.8技术交底(1)所有班组进场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并通知发包人及监理参加。

3.9工程实施策划汇报(1)进场后结合甲方交底,做全工程实施策划汇报。

(2)施工方案上报后,施工前,每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对甲方进行实施策划汇报。

3.10防渗漏梳理(1)结合本项目自身特点,梳理项目防渗漏施工方案及措施,并报监理、甲方审核。

3.11工序固化(1)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分内、外装梳理本项目工序固化流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