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语文《草虫的村落》课件【课前准备】录音:夏日里的虫鸣声、大自然的图片、摘抄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激趣导入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
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语:找出来,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
2、寻觅作者的踪迹:作者的目光分别到了哪里?(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静读课文,感受情趣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
2、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四、回归整体,提出疑问(为第二课时做准备)1、接读课文,简单评价。
2、引导学生就课文各个方面提出问题。
(能马上解决的相机解决,与后面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师作好记录,作为调整下堂课教学内容的依据。
)预设: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还看到了什么?作者怎么知道小虫在做什么,想什么呢?作者是怎么写得如此生动,有情有意的?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1、简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放声读一遍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有关内容上的疑问。
二、品读课文,体会表达1、边读边画,解决第一课时留下的有关表达上的疑问。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预设内容:⑴我真想也跟它们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你能读懂作者的心思吗?(抓住真想可惜。
)把这种心思读出来。
⑵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评价一下甲虫们的音乐演奏得怎么样?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把这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表达出来的?听录音──虫鸣,读句子。
⑶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出来。
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认识,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联系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把体会到地放在这个句子里尽情地读出来。
⑷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小虫驻足痴望、村民熙熙攘攘往来、意味深长地对视、像南国的少女、交流、攀谈的投机)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趣的?把这些情趣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大家,共同分享。
3、体会表达方法、表达效果:出示课文开头: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⑴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和自己的体会。
⑵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小组交流,讨论、总结)三、积累语言1、把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写在摘抄卡上。
2、交流摘抄卡,读给同学听。
3、背诵摘抄的内容。
4、提倡尽可能地在习作中用一用。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配乐朗读全文(接读),尽情抒发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
2、课文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虫子们的世界。
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3、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篇二】小学语文《草虫的村落》课件【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课前准备】关于重点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字词检查。
3、交流反馈。
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2、交流反馈:⑴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⑵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
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⑶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⑴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理解追随)⑵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
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
我多么得意啊!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1、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为什么说这是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学习。
2、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画句子。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⑴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
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①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②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⑵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
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⑴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⑵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⑶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
读好这句话。
4、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
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
三、升华情感,进行练笔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
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
1、自由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悟作者对田野、对大自然充满了喜爱之情。
)2、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说说你去观察过什么?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看谁写得最生动。
4、交流反馈。
【篇三】小学语文《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对小虫、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拿到这样的文章,喜读、乐读。
在品读感悟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时,以读代讲。
我采用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在反复地品读重点语句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在教师的引导和充分地朗读中展开交流。
学生活动的时间充足,活动的范围广泛,能够积极讨论交流自己的'感想,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亲近、观察过的小虫,由此产生共鸣,学生心里的声音犹如一股股清泉不断涌现,学生们个个挥笔跃跃欲试,十几分钟过后,学生们那一段段充满童趣、丰富多彩的小虫世界待以之久展现。
有描写蚂蚁搬运食物的《团结就是力量》;有赞扬七星瓢虫的《甲壳虫王国》;有争强好胜的《蟋蟀大王》。
孩子们眼中的童话世界展现地淋漓尽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也能够模仿《草虫的村落》文章写作特点,采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由小练笔反馈而知,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小生灵的热爱,我的目的达到了。
但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问答和作业反馈可以看出,我在词语理解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方面仍有待于更新,应在读文品悟的同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