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英文名称: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总学时:72学时学 分:3学分
适用对象:各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无 二、编写说明基能力,观的学习,更好的掌握所学课程内容。
学生要充分利用实验课进行操作练习,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辅导、答疑。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难点章节是第六章、第八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以演示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用计算机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的教学活动。
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
(五)实践环节
1.课程实践
学生能以计算机、网络为学习工具,初步形成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基本能力,为将来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主要内容与要求
围绕学生的实际应用和专业领域应用,反映基础性内容,强化学生对重要概念和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学生能应用现有计算机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3.学时分配:36学时。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
旨在
(八)使用教材与主要资料
教材:
(1)大学计算机基础,陈亚军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8。
(2)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集,陈亚军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8。
主要资料(作为课前预习、课外学习、扩展提升的主要内容)下列3选1:
1.中国大学Mooc网国家精品课程:北京理工大学李凤霞老师《大学计算机》(建议理工科的学生学习)
2.中国大学Mooc网四川师范大学周建芳老师《信息素养:效率提升与终身学习的新引擎》(建议文科的学生学习)
3.中国大学Mooc网成都信息工程大学《Office高级应用》
(九)说明
本课程是公共必修课。
考核形式:闭卷+机试。
评分办法:
平时成绩占20%
网上学习占20%,取得的电子证书或成绩单按比例计算。
(初次尝试)
期末机考占60%(主要考察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网络应用、文字处理、演示文稿、电子表格等方面,其中卷面成绩:理论20%,操作80%)。
三、教学内容纲要
二、教学内容
要点:
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CPU、存储器(ROM、RAM)以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
能;
3.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
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
4.微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5.计算机的安全操作,病毒的概念、特征及其防治。
6.掌握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
第三章操作系统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和分类(Windows、Unix、Linux)。
2.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名、文件夹和路径等。
3.能熟练使用鼠标,区别窗口与对话框,熟悉桌面元素
4.掌握使用“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对文件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文件和文件夹的
创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查找、属性的设置等)
5.掌握通过“控制面版”对背景、屏幕保护程序等属性进行设置的方法
1.
2.
1.
2.
1.
2.
第四节磁盘操作
要点:
1.磁盘格式化,磁盘属性的查看等操作。
2.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和选用。
3.快捷方式的设置和使用。
4.控制面板的使用:键盘、鼠标、显示器等属性设置,设置用户,添加删除程序,打印机
的安装和管理。
5.任务管理器的使用。
6.系统维护:磁盘碎片整理、磁盘清理、系统还原。
7.Windows附件与多媒体的使用:记事本、计算器、写字板、画图、windowsmediaplayer
等。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含义、功能和组成。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虚拟现实
3.掌握IP地址的域名和概念
4.了解生活中的上网方式
5.掌握路由器的连接与设置
6.
7.
8.
9.
1.
2.
3.
2.
5.防火墙
6.搜索引擎
7.卫星定位与电子地图
第六章字处理软件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键盘布局并输入各种字符,能在各种输入法间熟练切换,会使用一种汉字输入法熟练输入汉字。
2.掌握文档的建立、编辑、保存、打开方法,并能进行各种操作。
3.掌握设置字体格式、段落格式的方法。
4.掌握设置纸张大小与方向、页边距与装订线、页眉和页脚的奇偶页不同,会设置页面边框、每行字符数和每页行数,会用打印预览观看打印效果。
5.掌握段落分栏和全文分栏、插入分隔符和页码的方法。
6.掌握插入表格、插图、链接,页眉和页脚、文本和符号的方法。
7.掌握插入目录、批注、脚注、尾注的方法。
8.掌握邮件合并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档的基本操作
要点:
1.
2.
1.
2.
1.
2.
第四节表格
要点:
1.建立表格
2.编辑表格
3.设置表格格式
4.表格与文本的转换
5.表格数据处理
第五节图文混排
要点:
1.图片和剪贴画
2.图形
3.艺术字
4.文本框
5.打印与预览
第六节公式编辑器
要点:
1.插入公式
2.公式库添加、删除公式
第七节制作目录
1.
2.
1.
2.
1.
2.
3.创建数据源
4.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和处理文档
5.插入Word域
第十节文档的审阅与修定
要点:
1.修订
2.批注、脚注和尾注
3.拼写与语法检查
4.字数统计
第十一节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文档视图的使用。
第十二节分析图文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Word文档中。
第七章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创建和编辑演示文稿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文本、剪贴画、图片、声音和视频的处理,包括声音文件、视频文件的下载、格式转换、截取片断、压缩、上传等。
2.掌握美化演示文稿的方法,包括应用主题、设置背景、母版的正确使用,以及字符格式化、文本框格式设置等。
3.能熟练地对文字和图片设置动画;采用正确方法插入动画、电影、声音、图片,特别是Flash动画和视频的插入方法。
4
5
1.
2.
1.
2.
1.
2.幻灯片切换
第四节超链接
要点:
1.设置超链接
2.设置动作
3.使用动作按钮
第五节插入音频和视频文件
要点:
1.插入音频文件
2.插入视频文件
第六节演示文稿的放映
要点:
1.放映方式
2.放映设置
3.排练计时
4.放映控制
第七节演示文稿的打印
要点:
1.页面设置
2.
1.
2.
1
2
3
4
5
6
7
8
1.新建工作簿
2.输入数据
3.保存、关闭、打开工作簿第二节编辑工作表
要点:
1.修改单元格
2.插入和删除行、列
3.移动、复制、清除数据
4.添加批注
第三节格式化工作表
要点:
1.单元格格式设置
2.行高、列宽
3.边框
4.条件格式
5.行、列的隐藏
6.套用格式
7.工作表的保护
8.拆分窗口和冻结窗格
1.
2.
1.
2.
3.
第六节迷你图和图表
1.迷你图的创建、编辑与修饰。
2.独立图表和嵌入式图表的创建、编辑与修饰。
第七节数据清单
要点:
1.排序
2.筛选
3.分类汇总、分组显示。
4.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使用。
精心整理
第八节工作簿的页面布局和打印
要点:
1.页面设置
2.打印范围
3.打印预览、重复打印标题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