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长在校庆上的讲话

校长在校庆上的讲话

校长在校庆上的讲话周校长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北京大学和各兄弟院校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及海内外清华校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对清华大学为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发展谱写的璀璨华章予以褒扬,对清华教育家秉持唯才是举、唯学是用的理性精神将清华打造为技术、文化、政治精英的摇篮予以赞许,对清华学子为中国人民做出无可比肩的巨大贡献予以称颂。

这充分说明近邻北大对一百年来清华所取得成绩的认可与认同。

特别值一提的是,在周校长讲话中,有一副对联颇为精彩,回味悠长。

上联是“滋自强而载物,砥砺同行,百邻清誉称棠棣”。

这里蕴含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经典校训,并以此砥砺中国高等教育的同行,凸现了清华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并把邻近百年美誉的清华称谓为兄弟,实乃亲切。

虽然上联只有十七个字,但确实字字珠玑,光彩照人;下联是“取兼容以开心,交融共进,万卷华章照古今。

”这里潜藏了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思想,并以此与中国高等教育界同行交流融合中共同进步,凸现了北大发展进程中的谦虚,而后又以“万卷华章照古今”突显北大的成绩,实乃亲近。

虽然下联也只有十七个字,但也流露出北大不逊色清华,北大可与清华比肩而居。

总之,这副对联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标榜清华的优良传统、励精图治,又借机宣扬北大的办学思想与人文底蕴,实乃千古妙联之一。

虽讲话已过十余日,但细细品来,回味无穷,恰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当然,这副对联也说明了百年清华的确成果丰硕,值得敬仰!百年北大确实名不虚传,值得钦佩!2.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在110周年校庆工作中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他们只是数以万计都应受到表彰的积极参与校庆工作xx大学人的优秀代表,更多的同志没被列在受表彰的名单里。

他们同样也为校庆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此,我首先向今天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校庆工作做出积极贡献的所有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发扬110周年校庆精神,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刚才校党委李建军副书记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总结报告,我和李守信书记都完全赞同。

我们校庆所获得的好评是出乎一年前我们预料的。

大家都一致公认它是一个没有负面效应的校庆,而获得这样一个评价是不容易的。

以前有的大学举行校庆,引起了一些负面议论,而我们xx大学校庆恰恰是没有负面效应的校庆。

所以,当有人说xx大学校庆堪称中国大学校庆典范的时候,这是给了我们最高的赞誉。

有的媒体把我们校庆称作为“中国大学校庆风向渐转的标志”。

大家知道,许多大学曾经举办过各种各样的校庆,有的办成经济校庆,有的办成政治校庆,有的办成闹市校庆。

但是,xx 大学校庆不一样,我们办得有内涵和有品味,举办了一次特色鲜明且富有历史意义和示范效应的校庆。

我们为什么重视110年校庆,为什么要如此花费气力来办好这件事情,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xx大学110年的这个历史节点承载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曾讲过,在以后的十年内我们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天大的事,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件是地大的事,就是建设青岛校区。

这两件事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都与举办xx大学110周年校庆有着密切关系。

学校要借庆祝建校110周年的契机,总结历史,反思传统,发掘我们的历史资源;要借庆祝建校110周年的契机,分析形势,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坚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要借庆祝建校110周年的契机,拓展空间、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110年校庆不仅仅是是传统意义的、时间坐标上的庆祝和纪念,而且是xx大学新历史的开端,更是我们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进军的誓师动员。

我们举办的这次校庆有着特殊的背景,这种背景其他大学或许有,或许没有。

第一个背景是xx大学合校十周年。

2001年我们举行100周年校庆的时候,合校刚满一年。

要在一年的时间里形成新的传统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个时候还是处于合校后的磨合期。

但是,合校十周年了,一个大学新的传统应该形成了。

原来的xx大学、原来的xx医科大学、原来的xx工业大学各有自己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清流,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总结。

去年学校举行了一个合校十周年成就展,虽然把数据展示出来了,但来不及进行理性分析,缺乏细致的梳理,而2015年正是我们进行反思与总结的好时机。

所以,校庆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我们在大学里工作的这些人,守护大学精神的这些人,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守护了什么,反思哪些内容是值得坚守的。

合校十周年,这是我们所特有的背景。

第二个背景是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出台。

一年以后,我们举行校庆。

教育规划纲要里面有几个灵魂,对大学来说,最大的灵魂就是选择了新的发展理念,把质量提升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的最高理念。

因此,xx大学的理念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相一致,我们选择了质量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二个灵魂就是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方向,这是把中国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因为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就没有人力资源强国的最终形成。

正是在中国教育发展目标由做大调整做强的背景之下,我们迎来了110周年校庆。

所以,xx大学适时地提出了新的办学目标,要在建校120周年的时候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正是契合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xx大学的办学目标已上升为国家的办学目标。

第三个背景也是xx大学独有的,即xx大学已经在历史上有过两次辉煌。

现在,有些教授说xx大学实际上已经正在迈入第三次辉煌。

那么第三次辉煌的标志在哪里?标志在于除了我们选择了新的办学目标之外,xx大学正在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这就是要构建“xx大学系统”。

未来的xx大学是一个系统,即xx大学(济南)、xx大学(青岛)、xx大学(威海)。

这个系统在全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办学模式。

有人批评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说中国的大学办学模式几乎都是一样,被称作“千校一面”,我将之比喻为“俄罗斯套娃”,只有大小之分,没有面孔之别。

即办学模式的同质化。

在这种情况下,xx大学要创建中国模式的加州大学,这种办学模式的创新对国家来说预示着新的办学模式的出现。

因此,国务院支持我们的改革,国家领导人关心我们的改革。

这是对国家而言的。

对xx省来说,xx大学系统一旦形成,这个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就会为xx人民未来谋福祉提供极大的便利,因为我们这个系统是开放的。

研究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各位老师都知道,美国加州大学系统的形成前后用了120年左右的时间,加上去年刚刚新建的一所教学型大学,现在有了12个校区或曰分校。

xx大学系统建成的时候,我们先立足济南、青岛、威海三地办学。

这个系统一旦开放,不排除将来具备条件时,10年或者20年之后会有xx大学的另一个地方,比如说xx大学(曲阜),再如xx大学(烟台)。

总之,xx大学系统对xx学子和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对于xx大学而言,这个系统的优势在哪里?历史上两次辉煌都是在青岛实现的,当我们恢复在青岛办学以后,我相信青岛的国际化水平、美丽的海滨环境及亚洲最漂亮的城市的吸引力和交通便利条件,会使xx大学利用她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来任教。

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师资。

如果不能从世界上把最优秀的师资吸引过来,那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只能是一个理想。

所以,建设青岛校区对xx 大学来说意义重大,核心意义在于她能使我们建成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正是在这些背景之下,我们迎来了110周年校庆。

应该说,xx大学110周年校庆有着和其他大学共同的背景,但也有着我们自己独特的背景,这就是我们这个校庆和其他大学校庆相比而具有不同优势的原因之所在。

怎样评价我们这个校庆?一个总的判断是,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甚至于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多没有预想到的效果,超越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除了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外,里面还有其他内涵值得思考、提炼,以至提倡。

在去年7月7日的校庆动员大会上,我曾经讲到:不同类型的庆典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意义完全不同。

企业商家庆典的本质是促销和追逐利益,政治类庆典的本质是要宣示理念,国庆庆典的本质是要扬国威、展示国家实力。

那么大学校庆的意义在哪里?第一个意义在于通过校庆来反思传统、守护传统。

我一直认为,一所没有传统的大学一定是不受尊重的大学,而如果一所大学的传统是不稳定的,总是变化的,那么这所大学的发展方向一定会受人怀疑。

所以,我们举行校庆目的就是去固守传统。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一个大学的真正力量,除了她具有创新能力之外,她还应该有守成能力。

如果说创新是大学的灵魂,那么守成则是大学的脚跟。

灵魂一定是要有脚跟的,没有脚跟的灵魂是飘在空中的。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不要走得太快,走得太快会把灵魂丢在后面。

因此,守护我们的传统就是守住我们的脚跟,守住脚跟才会守住灵魂。

校庆期间学校出版了一本书——《xx大学第一》,从中可知xx大学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多少个第一,xx大学历史上许多优良传统在书中都有反映。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大学校庆的第一个意义在于反思自己的传统,守护自己的传统。

第二个意义在于文化校庆与学术校庆体现了大学的功能与本质。

多年前,我们率先阐释了大学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确定了要做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最有代表性大学的办学目标。

我们一直坚信,文化的厚度在于学术,文化的高度在于思想。

在当今世界,学术的温床在于大学,大学的本质在于追求学术。

为此,我们选择了最合适的大学校庆主题——文化校庆、学术校庆。

大学一定是以学术为本位的,一定是以学生和老师为本位的。

这几个“本位”确定了大学校庆的主调。

我们的校庆在一年当中,举办了丰富多彩而难以数计的文化活动,举办大大小小的学术活动达到上千次,其中高端学术论坛超过了110多次。

文化、学术构成了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体现了大学校庆的本质与精髓。

第三个意义在于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这是我们校庆与其他各种各样的庆典相比所具有的最大不同。

校庆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学校的情感,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怀念母校,因而校庆的受益者一定是学生。

校庆期间,大批校友回校参加庆典。

校友是曾经的学生,在校的学生将来都是校友,而离开学校的校友一定是过去的学生,所以让学生受益就是我们这一次校庆的目的。

校庆期间,直接参与校庆活动的学生几乎可以说是全员的,特别是我们搞的大型灯光秀行为艺术,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而进行的。

它的艺术效果美轮美奂。

校庆要使学生受益,要使校友受益,这个目的我们也实现了。

第四个意义在于从社会各界获取资源以弥补办学经费不足。

中国大学现在面临的困难其中一项是投入不足,所以中国大学在经费筹措方面始终坚持多元化战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