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烧与爆炸理论复习大纲及复习题

燃烧与爆炸理论复习大纲及复习题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

《燃烧与爆炸理论》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ombustion & Explosion Theory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热工学

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学习,系统深入地掌握燃烧与爆炸基础理论,把握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向,使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技能锻炼,使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得以充实与提高。

教学要求:

(1)掌握燃烧与爆炸的基础理论;

(2)掌握燃烧三角形、燃烧四面体以及化学爆炸三要素;

(3)掌握不同燃烧和爆炸形式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计算液体闪点、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爆炸温度和爆炸压力的计算方法;

(5)掌握并运用可燃性图表进行工程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化工生产的特点

2.事故的分类及特征

3.事故致因理论

4.事故的预防

基本要求:

掌握事故的特征,海因里希因果链锁理论以及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熟悉化工生产的特点、轨迹交叉论及能量转移论;了解安全工程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及事故预防的“3E”措施。

重 点:

事故的特征、海因里希因果链锁理论及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

第二章 燃烧基本理论

1.火三角及燃烧条件

2.燃烧的形式及种类

3.燃烧极限的计算

4.热自燃理论

5.燃烧机理

6.可燃气体的燃烧

7.可燃液体的燃烧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 8.可燃固体的燃烧

基本要求:

掌握燃烧发生的条件及燃烧机理,燃烧形式及燃烧过程,气、液、固燃烧特点及基本理论;掌握燃烧极限的计算方法和可燃性图表的使用;熟悉燃烧的过程及种类;熟悉热自燃理论。

重 点:

燃烧三角形、燃烧四面体、燃烧条件及燃烧机理。

火焰在预混气中的传播形式及特点、火焰传播的热理论及扩散理论、重质油品的沸溢及喷溅、阴燃结构及发生条件。

燃烧极限的计算。

难 点:

热自燃理论。

第三章 爆炸基本理论

1.爆炸及其分类

2.爆轰

3.粉尘爆炸

4.喷雾爆炸

5.蒸气云爆炸

6.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

7.爆炸温度与压力

8.爆炸强度

基本要求:

掌握各种爆炸形式发生的条件、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掌握爆炸温度和压力的计算方法;熟悉燃烧与爆炸的区别;了解爆炸的定义及其分类,了解爆轰的形成过程。

重 点:

各种爆炸形式发生的条件、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爆轰波与普通冲击波的区别。

燃烧与爆炸的区别。

爆炸温度和爆炸压力的计算。

难 点:

爆轰的形成过程以及爆轰波与普通冲击波的区别。

BLEVE的发生机理。

第四章 防火防爆技术

1.静电的预防

2.火灾及爆炸蔓延的控制

基本要求:

掌握静电引起火灾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熟悉静电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静电积聚的影响因素;了解静电的产生。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3 重 点:

静电引起火灾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

静电积聚的影响因素;

静电的预防措施。

难 点:

静电的产生。

燃烧与爆炸复习题

一、判断题

1、电石可以露天存放。( )

2、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可以在同库存放。( )

3、闪点是表示易燃易爆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闪点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

4、人可以长期吸入氧气,而且氧气越纯越好。( )

5、压缩气体如正丁烷、乙炔等发生着火点时,应迅速灭火,然后切断气源。( )

6、在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剧毒化学品。( )

7、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是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引起人的伤害或物损坏,或减轻其对人的伤害或物的破坏的技术措施。( )

8、装卸和搬运易燃液体中,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的操作。( )

9、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可储藏于三级耐火建筑的库房内。( )

10、装卸易燃液体需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带铁钉鞋。( )

11、全厂性重要设施是指发生火灾时,影响全厂生产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的设施。全厂性重要设施可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发生火灾时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的设施;第二类:发生火灾时影响全厂生产的设施。( )

12、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 )

13、房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房间内设备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确定。当同一房间内,布置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设备时,房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必须按其中火灾危险性类别最高的设备确定。( )

14、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区应避免布置在通风不良的地段,以防止可燃气体积聚,增加火灾爆炸危险。( )

15、石油化工企业对重要设施的影响,规定了“重要设施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4 但当相邻工厂的设施不生产或储存可燃物质时,防火间距可减少。( )

二、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

1、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应由用人单位实施安全作业准入,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下列措施中,属于开始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的技术措施是( )。

A、在密闭空间的外部设置警示装置。

B、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C、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允许的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

D、对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检测符合安全条件后再进行进入。

2、氧气瓶内压力高达1.2MPa时爆炸危险性较大,下列有关氧气瓶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装好减压器后应缓缓打开氧气瓶阀门。

B、氧气瓶内的氧气应全部用尽后再送去充气,以防途中泄漏。

C、不用时应将氧气皮管挂起来。

D、氧气瓶应避免阳光直射。

3、可燃固体根据( )分类。

A、自燃点 B、着火点 C、闪点 D、爆炸下限

4、以下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是( )。

A、花生油 B、亚硝酸钠 C、漂白粉 D、炸药

5、《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销售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时,应当提供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并在包装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安全一致的化学品( )。

A、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标签 B、安全技术说明书 运输标签

C、安全使用说明书 安全标签

6、( )是表示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5 A、闪点 B、凝固点 C、自燃点

7、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每年 B、每两年 C、每三年

8、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制度。

A、资质认定 B、准运 C、审批

9、化学爆炸必须的三要素是指( )。

A、化学物质的高活性、放出大量的热量、放出大量的气体

B、化学物质的高活性、放出大量的热量、受限于一定的空间

C、化学反应的快速性、放出大量的热量、放出大量的气体

D、化学反应的快速性、放出大量的热量、受限于一定的空间

10、任何可燃物的燃烧都要经历( )、着火、燃烧等阶段。

A、蒸发 B、熔化 C、氧化分解 D、还原反应

11、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必须具备适合储存方式的设施;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禁忌物料分开的储存方式,这种储存方式属于( )储存方式。

A、隔离储存 B、隔开储存 C、分开储存

12、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每年 B、每两年 C、每三年

13、对于易燃液体,不可采用压缩气体压送,因为空气与易燃液体蒸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且有产生静电的可能。对于闪点很低的可燃液体,应用氮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压送。闪点较高及沸点在( )以上的可燃液体,如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可用空气压送。

A、130℃ B、140℃ C、150℃ D、160℃

14、在一些可能产缺氧的场所,特别是人员进入设备作业时,必须进行氧含量的监测,氧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6 含量低于( )时,严禁入内,以免造成缺氧窒息事故。

A、16% B、17% C、18% D、19%

15、降温应按规定的降温速率进行降温,需保证达到规定要求。高温设备不能急聚降温。避免造成设备损伤,以切断热源后强制通风或自然冷却为宜,一般要求设备内介质温度要小于( )。

A、50℃ B、60℃ C、70℃ D、80℃

三、多选题(共15题,每题2分)

1、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引起火灾和爆炸的着火源。化工企业中常见的着火源有( )。

A、化学反应热、原料分解自燃、热辐射

B、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

C、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过热和火花、静电放电

D、明火、雷击和日光照射

E、粉尘自爆、电磁感应放电

2、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

A、建设安全和卫生技术措施工程 B、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

C、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教训 D、发送职工岗位人员福利待遇

3、爆炸可分为( )三种形式。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核爆炸 D、混合爆炸

4、毒性危险化学品可经( )进入人体。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皮肤 D、泌尿系统

5、动火作业分( )3类。

A、特殊动火 B、一级动火 C、二级动火 D、三级动火

6、燃烧必须有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缺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因此将它们称为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