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教育的真谛
一直以来,有一种理念贯穿我做的所有教育教学工作,那就是:成功的教育,就是努力培养健全的人。
当然,包括知识渊博、人格健全。
在知识传授与人格培养两个方面,我侧重于学生人格的培养。
因为意大利诗人但丁说得有理:“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
我对学生向来是比较严厉的,发现不良行为,少不了严加训斥。
一次课堂上,俩学生拿着卡纸当扇子,完全不把上课当回事,我毫不客气地把他们的卡纸没收。
教室里风扇呼呼地转,卡纸来回舞动又能扇起多大的风呢?没想到,一会儿,一个调皮学生又拿出一张卡纸扇了起来,我照例把卡纸没收,他不以为然地坐在那儿,我看见他那样子很是反感,但并没跟他计较,孩子吗,随意点不算什么错误,继续讲课。
又过了一会儿,他又扇了起来,这次,我按捺不住了,厉声道:“范一鸣,拿着你的卡纸到教室外面去。
立刻!”他稍一犹豫,在我严肃的目光里读出了必须执行的命令,大摇大摆地走出教室。
我对他狠批一顿。
在以后的几节课上,他表现稍稍好了些,我感觉挺好的,孩子吗,错误改正了就好。
没想到,一次下课铃响后,他居然拿着自己的衣服和记号笔笑嘻嘻地让我在上面签名,看着密密麻麻的同学名字,我吃惊不小。
六年级学生,马上要毕业了,这算是他们留作小学回忆的一种方式吧。
他是想记住我这个严厉的老师呢还是想记住自己不羁的行为?不管怎样,我是有点感动,这件事肯定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不浅的印象了。
看着这个没少挨我批评的孩子的笑脸,我脱口而出:“你这么有个性的学生,应该在学习上加把劲儿,取得优异成绩没有问题的。
”他的笑容灿烂得很,好像还点了点头。
我发现,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地哄,也不能一味地压制,要张弛有度。
严厉的批评孩子的错误,并不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好多个这样的例子验证了这一点。
相反的,这些经常挨批的孩子根本不会跟老师较劲儿,甚至格外亲切。
人,是有智商的,有感情的,孩子也一样,只要你真心为他好,即使批评得过分点,他们也不会计较。
看来,他们是有着正确的道德判断标准的。
有的老师一味地哄着孩子,哄着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了事,表面看来,很和蔼可亲,很疼爱孩子,可是,久而久之,孩子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不能强制自己改掉坏习惯,也不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和批评了。
这是非常错误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孩子要宽严相济,该表扬的时候不要吝啬,该批评的时候也不要客气。
这样,才能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
引导、唤醒、激励,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这应该就是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