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

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

《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投资及其分类一、投资的定义二、投资的分类第二节各种投资机会一、货币市场工具二、固定收入证券三、权益证券四、衍生证券第三节投资过程一、确定投资目标二、进行投资分析三、构建投资组合四、修正投资组合五、评价投资绩效第二章投资的收益与风险第一节投资的收益一、为什么要同时衡量投资的收益和风险二、历史收益率的衡量三、历史平均收益率的衡量四、预期收益率第二节投资的风险一、风险的构成二、风险的来源三、风险的衡量第三节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一、要求收益率的决定二、风险与收益关系的变化第三章投资组合选择第一节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与风险态度一、凹性效用函数与风险厌恶二、凸性效用函数与风险偏好三、线性效用函数与风险中立第二节风险管理一、优势法则二、无差异曲线三、资产的分散化效应四、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第三节风险与收益的分散化效应一、两种证券的投资组合二、N 种证券的投资组合第四节有效组合与最优分散化一、虚构一簇直线型无差异曲线求解有效边界二、最优分散化第五节无风险借入和贷出一、无风险证券二、无风险证券与风险证券的组合三、有效边界、最优风险组合与分离定理第四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一节全市场组合与市场平衡一、CAPM 的基本假设二、可行集与有效集三、全市场组合四、市场均衡第二节资本市场线一、资本市场线二、单个证券的风险和收益第三节证券市场线一、证券市场线二、B系数的性质三、CML、SML及其他重要的直线第四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应用一、证券价值的高估与低估二、利用CAPM来对单期资产定价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推广五、不存在无风险资产的情形.、收益非联合正态分布三、存在不可父易的资广四、连续时间的模型五、存在不致的预期和税收第六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分析、般的检验方法_ .、般结论第五章因素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第一节市场模型与单因素模型、市场模型.单因素模型、第二节多因素模型、模型.有关的计算公式、三实际应用方法、第三节套利定价理论、套利的含义.套利定价理论、第四节套利定价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综合应用、单因素模型多因素模型第五节有效市场与行为金融理论、有效市场假说行为金融理论、第六章权益证券的估价第一节估价理论概述、基本的估价概念单一期限估价、三多期限估价、第_节权益证券的价值确定一股东权益、_、股息现金流分布与普通股的估价模型第七章固定收入证券的估价第一节固定收入证券的特征一固定收入证券的性质、_、现金流的分布三违约风险的衡量、第_节固定收入证券的估价与收益率一固定收入证券的估价、_、固定收入证券的收益率第三节固定收入证券的风险一不可分散化的违约风险、、不可分散化的利率风险三、债券疋价疋理第四节期限与收益:利率的期限结构、期限结构的市场预期理论_、期限结构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三、期限结构的市场分割理论四、根据期限结构预测未来市场的利率第八章固定收入证券组合管理第一节持续期一、持续期的定义_、持续期的含义三、持续期的性质第_节组合免疫一组合免疫的方法和原理、_、组合免疫存在的冋题第三节凸性一凸性的定义、_、凸性的性质第四节积极的债券管理一、水平分析法_、收益率曲线追踪三、或有免疫第九章投资绩效评价第一节收益率评价法一什么是收益率评价法、二收益率评价法的缺陷、三、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四、收益率评价法的限制条件第二节单一期限的绩效评价一绩效预期、二事后证券选择能力、三、事后市场择时能力四、总绩效五、绩效测定技术的评价第三节多期限单指数绩效评价方法一詹森绩效评价方法、二特雷诺绩效评价方法、三、夏普绩效评价方法四、专业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投资组合绩效四、教材与参考书教材:《证券投资学》,武汉大学出版社,胡昌生熊和平编著,2009年蔡基栋/参考书:【1】《投资学》(原书第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滋维•博迪等著,2005年7 月2】《投资学》(原书第6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弗兰克K。

赖利等著,2005年6月【3】《投资学》(原书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威廉・F夏普等著,1998年8月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投资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投资理财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投资学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适应从事个人投资理财和为客户投资理财工作的需要。

要求学生了解投资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模型,把握投资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熟悉投资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运用投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将投资基本知识、证券投资、项目投资以及宏观投资的内容有机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对投资理论和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是投资理财专业的先修课程之一,对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学习本课程要求具有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等方面的相应知识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篇投资总论第一章投资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本课程的总纲,主要介绍投资学的基本概念、投资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投资理论的发展概况。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投资的内涵、主要特征、基本分类,理解投资学研究的对象、范围、研究方法,把握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及其逻辑联系,了解投资理论的发展概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投资的定义、投资的主要特征(重点)识记:日常生活中各种投资的形式;投资主体;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真实资产;金融资产。

理解:投资的定义;投资的主要特征。

(二)投资的基本类型(次重点)识记:产业投资、证券投资、直接投资、间接投资。

理解:证券投资产生的历史进程。

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产业投资、证券投资两对范畴的区别。

(三)投资学的产生与发展;投资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一般)理解:投资学的理论渊源;现代投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及其趋势;产业投资与证券投资的联系与区别;投资决策是投资学的核心问题;变量分析与经济机制分析、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投资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市场经济与投资决定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投资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进行的,不同经济体制下投资主体的投资活动和行为是不同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投资决定,理解我国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投资制度的目标、意义及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与投资制度(重点)识记:完善投资制度的主要内容。

理解:完善投资制度的意义。

应用:分析我国现有投资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投资制度。

(二)投资决定的两种基本类型及我国投资决定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一般)识记: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国投资决定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

理解: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与市场失灵的内在原因;我国投资决定模式发生演变的内在动因。

应用: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的作用。

第二篇证券投资第三章证券投资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证券投资是投资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章的重点是证券的种类及其特征,证券投资的主体、目的及其类型,证券投资的作用。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证券的种类及其特征,证券投资的主体、目的及其类型,证券投资的作用等基本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证券的种类及其特征,证券投资的主体、目的及其类型,证券投资的作用(重点)识记:资本证券、货币证券、股票、普通股、优先股、债券、国库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股权证券投资、债权证券投资、直接证券投资、间接证券投资、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投机。

理解:股票的性质,按股东权益差异划分的股票种类,普通股的特点;债券的性质,按发行主体不同划分的债券种类,股票、债券的联系与区别;证券投资的主体和目的;证券投资与投机的异同;证券投资的微观和宏观作用,证券投资作用的双重性。

应用:证券投资的作用及其双重性。

(二)股票的形式和种类,债券的种类,投机活动的基本形式(次重点)识记:记名股票、无记名股票、面额股票、无面额股票、有形股票、无形股票、A股、B股、H股和N股。

理解:A 股、B 股、H 股和N 股相互之间的差异,债券的常见种类,投机活动的基本形式,投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三)其他种类股票与债券(一般)识记:热门股、冷门股、领导股、投资股、投机股、至圜还本债券、偿债基金债券、分期偿还债券、通知偿还债券、有息票债券、无息票债券、短期债券、中期债券、长期债券、可上市债券、非上市债券。

理解:含权股与除权股的差异;抵押债券、有担保债、信用债券的差异;收益公司债、分红公司债、附认股权公司债和可转换公司债的差异。

第四章证券市场及其运行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证券市场的功能和结构,证券的发行方式和发行制度,证券交易制度的类型,证券市场行情指标;难点是证券市场的结构,证券的发行制度,证券交易制度。

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证券市场的功能和结构,证券的发行方式和发行制度,证券交易制度的类型, 证券市场行情指标;理解证券发行价格,证券交易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股票指数的作用;了解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条件,证券的发行程序,证券交易程序,特殊类型的证券交易,信息披露制度,限制交易与退市,国内外主要的股价指数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证券市场的功能和结构,证券的发行方式和发行制度,证券交易制度的类型,证券市场行情指标(重点)识记: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场内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私募发行、公开发行、首次公开发行(IPO)、注册制、核准制、审批制、做市商制度、竞价交易制度、混合交易制度、价格指令、股票指数、成交量、成交金额、成交量周转率。

理解:证券市场的功能,投资银行的基本职能,二级市场的主要作用,证券交易所的作用,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股票不同发行制度的优缺点,不同类型交易制度的优缺点,场内交易规则。

应用:证券市场结构,证券交易程序,证券市场行情指标。

(二)证券发行价格,证券交易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股票指数的作用(次重点)识记:证券承销、面额发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柜台市场、第三市场、第四市场。

理解:证券交易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股票指数的作用。

应用:上证股价指数,深圳股价指数。

(三)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条件,证券的发行程序,证券交易程序,特殊类型的证券交易,信息披露制度,限制交易与退市,国内外主要的股价指数(一般)识记:限价指令、市价指令、止损指令、止损限价指令、证券期货交易、证券期权交易、信用交易、信息披露、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数、标准普尔股价指数。

理解: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条件,证券的发行程序,证券交易程序,证券市场上要求披露的主要信息。

应用:上证股价指数,深圳股价指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