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货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散货船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总体上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国际航运业中,散货船运输占货物运输的30%以上。
由于货运量大,货源充足,航线固定,装卸效率高等因素,散货船运输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散货船已成为运输船舶的主力军。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散货船运输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1. 散货船发展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前没有专用散货船,都是用普通杂货船运输散货。
粮食、水泥等散货的流动性比液体小,都有一定的休止角,因而装这些散货时在舱口围扳内装满后,舱口四周的甲板下仍留有一个棋形空档。
船在海上发生横摇后,散货流向空档,形成横贯整个船宽的自由表面。
出现较大横摇时散货将流向一舷,船随即横倾,在风浪中很容易发生倾覆事故[1]。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全世界有150余艘运送散货的船发生海损事故。
为了解决这个安全问题,才逐步形成了现在广泛应用的典型专用散货船结构型式:两舷布置底边舱加高舱口围板以保证满舱,两舷布置底边舱便于清舱,也能增加抗沉性;双层底和四个边舱区采用纵骨架式结构以保证船体总纵强度,两舷边舱之间水线附近的总纵弯曲应力很小,采用结构比较简单的横骨架式结构:两个货舱口之间的甲板不参与保证总纵强度,这里的甲板板明显地比舱口线以外的甲板板薄,骨架也减弱。
典型专用散货船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散货流动问题,改善了散货运输的安全性,使海上散货船运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散货船得到了迅速发展,1960年只有1/4的散货由单甲板承运,而自1980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散货都由专用的散货船承运。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散货船船体损伤引起的沉船事故逐渐增多,散货船的安全问题再度受到世人关注,目前已经出现了双壳体结构散货船,虽然双壳体散货船的空船重量和建造成本有所增加,但其安全、经济和运营优势越来越得到航运界的认同,散货船的双壳化己是大势所趋。
2. 散货船分类广义的散货船包括液体散货船和干散货船;狭义的散货船是指干散货船(本文提及的散货船均指干散货船)。
散货船(干散货船)的分类方法大概有2种。
1)按载重量分这是一种造船界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按载重量大小可将散货船分为五种代表船型即2万~万吨小灵便型、万~5万吨大灵便型、6万~8万吨巴拿马型、10万~18万吨好望角型和20万吨以上超大型散货船。
灵便型散货船(handy bulker)原指载重量为2万~4万吨的较小型散货船,此型船吃水浅,能进出世界众多港口,具有灵便、通用的特点随着航运和造船业的发展,灵便型散货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演变出载重量更大的万载重吨以上大灵便型散货船(handymax bulker),而把万载重吨以下称之为小灵便型散货船(small handy bulker or handy size bulk)[2];由于受到河道的限制,6万~8万吨巴拿马型(Panamax bu1ker)最大船长294m,宽,吃水12m;10万~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capesize bulk carrier)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问世,是通过好望角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典型船型,主要承担海上长航线的煤炭和铁矿石运输任务,其代表船型吨位逐步由10万~12万吨发展到14万~15万吨,近期又发展到17万~20万吨[3]。
2)按所载货物比重分国际船级社联合会。
IACS)为适应船主团体的要求,于2002年将散货船按所载货物比重分为三类:(1)BC-A 类是为运输比重1吨每立方米以上的干散货(如铁矿石)而设计的能隔舱装运的散货船:(2)BC-B类是为运输比重1吨每立方米以上的干散货(如煤炭)且能在所有货舱积载而设计的散货船:(3)BC-C类是为运输比重1吨每立方米以下的干散货(如谷物)而设计的散货船。
IACS将要求新造散货船都附注符号,全世界约七成左右的散货船属于BC-A类。
3. 散货船队的发展自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遮蔽甲板船发展而来的散货船技入营运以来,散货船队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海上运输中一股举足轻重的运输力量。
据1992年初的统计,全世界共有干散货船4846艘、21590万载重吨。
其中,5万载重吨级以下的灵便型船总吨位约10100万载重吨,占干散货船总吨位的%;巴拿马型散货船总吨位约51575万载重吨,占干散货船总吨位的23。
9%好望角型散货船总吨位约万载重吨,占干散货船总吨位的%。
到1995年1月1日,整个世界散货船队300总吨以上的船舶己达5342艘,计21890万载重吨。
另外还有ORE/BULK/OIL(OBO)型船239艘,2690万载重吨。
1998年底,全球共有1万吨以上的散货船5518艘,总载重量26550万吨,约占商船总吨位的%,其中l万~3万吨的2217艘,3万~5万吨的1778艘,5万~8万吨的1008艘,8万~10万吨的45艘,10万~15万吨的196艘,15万吨以上的273艘。
在“”恐怖事件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下,2002年世界船运市场不景气,到2002年底,世界上共有散货船5779艘,总计约2630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商船总量的1/3。
进入2003年之后,国际造船市场和航运市场持续好转,全球新船订造异常活跃,世界新船订单量大幅增长,全年造船产量也突破了历史最高纪录。
2003年世界新船成交量、手持订单量和造船产量三大造船指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散货船新船订造量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4%左右。
对散货船数量、载重吨位和平均载重吨位三方面的年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散货船队的发展趋势(图1~图3)。
由图1可以看出,1976年~1978年、1981年~1986年和1993年~1996年三个阶段的散货船建造数量为历史上的三个高峰期,最近几年散货船的建造数量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峰;由图2可以看出,与散货船的建造数量相对应,在以上三个时期散货船建造吨位也出现了三个高峰期;图3则显示出散货船的平均吨位持续增加。
对2002年己存在的1万吨以上散货船的数量和载重量进行统计分析(图4、图5,可以看出6万吨以下的散货船在数量上占了很大比重,6万吨以上的散货船在吨位上占有很大的比重,20万吨以上的散货船数量很少但载重量占有一定的比例。
4. 发展趋势通观散货船的发展历史及对现状的分析,散货船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双壳化、大型化、快速性、多用途化、使同年限增长、环保和自动化程度提高等几个方面。
双壳化现有典型散货船的结构型式在全世界独领风骚了30余年,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也比较彻底地暴露了它的弱点海上散货运输业正企盼着散货船的结构型式能及早得到改进,或者开发出具有更多优点并能保证规定寿命期内安全营运的全新结构型式。
目前世界散货船队中在航船舶的货舱结构大多为单壳体,然而近年来单壳体散货船频繁发生的海难事故越来越引起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各船级社的关注。
据统计,1978年~2003年全世界散货船海难事故共丧生船员1232人,90%以上是因船体结构破损所致。
因此,国际海事界要求提高散货船建造标准,采用双壳体的呼声日益高涨。
IMO和IACS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双壳通用散货船的设计也可以称为表面平整的散货船,舷侧和舱壁均采用双壳结构,在双壳之间设置梯子、走道、照明和通风,以便于检查和避免货舱壁“出汗”产生的腐蚀,同时双壳之间的空舱可部分或全部作为压载舱[4]。
双壳体散货船由于增加了内壳,比普通单壳体船的重量增加3%~7%,使结构重量增加,装载量减少,建造成本增加(首制双壳散货船建造成本的增加部分很可能越过船价的5%,甚至高达7%~8%),港口使用费和燃料消耗也随之增加。
但是,双壳体船具有良好的安全、经济和运营优势:(1)双舷侧使船具有两道防线,因此对舷侧结构的冲击损伤可减至最小,还可以消除船体结构疲劳;(2)双壳舱壁的刚度更好,能更好地防止各种形式的破坏和货舱进水;(3)无须设置专门的压载水舱;(4)货舱底板平整,煤、谷物等不会落人肋骨,易于清舱,从而可提高装卸效率,减少在港时间,降低营运和维护费用;(5)减少货舱涂层的维护和保养费用。
为适应散货船双壳化的发展趋势,许多设计公司、造船公司己开发出多种双壳散货船,如挪威Ole Jacob Libaek开发的Optima 2000好望角型双壳散货船、丹麦CarlBro设计公司与Graig航运公司联合开发的大灵便型双壳散货船、韩国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正在推销的双壳散货船、日本的大岛、NKK、今治等造船公司正在开发或推销的双壳散货船。
此外,ABS、DNV等船级社也正在帮助一些船厂开发双壳散货船。
散货船的双壳化已是大势所趋。
大型化由图3可以看出散货船的平均吨位在持续增加。
从事不同类型货物运输的船舶大都在扩大自己的运输能力,而增大载重量是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灵便型散货船、巴拿马型散货船、好望角型散货船的载重量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从最近两年的散货船订单看,船东越来越偏好于大吨位的散货船。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20万吨左右的大型散货船将是建造的主流。
快速性虽然近些年来石油价格有涨有落,但适当提高航速有利于提高运输的经济性,所以近几年建造的散货船服务航速略有提高。
以好望角型散货船为例,七、八年前有些好望角型散货船的服务航速尚有节或14节的,但近年建造的好望角型散货船的服务航速都在节以上,最近不少船东都要求服务航速达到15节以上。
因此,在船舶初投资增加不多的条件下,如何提高船舶载重量和服务航速是开发好望角型散货船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一个较难解决的课题,所以当前世界上对新的大型散货船的研究开发中,大方形系数线型快速性和结构设计中减轻船体重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多用途化散货船向多用途货船发展也是一种趋势,如兼顾装载一些集装箱,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散货船更是如此一些大中型的散货船为适应航行于更多的航道和水域,设计成浅吃水或超浅吃水船型[5]。
使用年限加长散货船的使用年限加长主要是船东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同时二手船市场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影响。
环保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增强了环保意识,对本国领海制订了环保法规有些己被IMO接受,如从2000年开始,船舶主机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必须满足新的要求,有些老的船用主机将被淘汰。
目前,一些新的法规己在一部分国家实施,如要求船舶进入该国领海必须置换压载水以防止有害物质和微生物进入该国海域,这就对提高船舶的压载系统性能和船体强度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船舶设计开发中还应考虑如何布置好油舱,或在大型船舶油舱与船体外板之间设置隔离舱,以降低船舶破损后产生污染的可能性。
自动化性能增强为了提高船舶使用的经济性,降低船员定额,散货船的自动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而船舶设备自动化程度和航海设备要求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船舶的安全性。
5. 国内散货船的发展在国内,散货运输约占货运量的40%,日益发展的散货船队在能源运输、国际贸易中是一支主力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