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词类划分及其用法

高中语文词类划分及其用法

现代汉语词类
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以语法功能为主要的划分依据,以意义、形态为参照依据。

我们将能够充当句子主要成分、具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词,划分为实词;将不能充当句子主要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划分为虚词。

实词表
虚词表
词类具体介绍
一、实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等,包括时间、处所、方位的词称为名词。

名词的语法功能有:
1、名词主要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宾语。

如:中国欣欣向荣、提高生产力。

2、名词经常充当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

如:电梯按钮、早晨的太阳。

3、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数量词,受数量词的修饰限制。

如:一群人、两个黄鹂。

4、名词前面一般不能加副词。

不能说“不黄河”、“不学生”。

也不能加“了”。

5、名词不能用重叠式来表示语法意义、形态的功能变化。

6、有的名词后能够加“们”来表示群体。

如:“我”变为“我们”,“他”变为“他们”。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地词称为动词。

动词的语法功能有:
1、动词主要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谓语中心语,多数能带宾语。

如:我们热爱家
乡、学习语文。

2、动词前能够加“不”修饰,多数动词不能加程度副词修饰,只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
词、一部分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修饰。

例如:不说、不做、很高兴、很喜欢、很愿意、很应该。

3、动词多数可以后加“着”、“了”、“过”等表示各种不同的动态。

例如:他站着、他
走了、他说过。

4、部分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短暂的动作、幅度较小的行为及动作行为的连续性。

例如:“走”可以重叠为“走走”,“讨论”可以重叠为“讨论讨论”。

(三)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称为形容词。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有:
1、形容词能充当谓语、谓语中心语、定语,多数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名词。

例如:“环
境清静”、“环境非常清静”、“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等。

2、表示性质的少数形容词可以修饰动词,充当状语。

例如:“慢走”、“快说”、“高兴地
举起了标语牌”、“轻轻地叹了口气”、“呆呆地望着天空”、“愉快地笑了”等。

3、有一部分形容词用在谓语动词之后,充当补语。

例如:“说清楚”、“写得工工整整”、
“打扫得干干净净”。

4、表示性质的形容词绝大部分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例如:“很复杂”、“太长”、“非常可
爱”。

表示性质的形容词重叠后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干干净净”、“非常明明白白”。

表示状态、情态的形容词,本身已具有某种程度意义,也不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雪白、火红、笔直、通红等。

5、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有些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用时能带宾语。

如:巩固政权、
繁荣经济、明确目标、方便群众等。

6、形容词与名称兼类。

能受副词、程度副词等修饰时是形容词,不能是是名词。

7、部分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单音节的可以重叠为AA,如“长”可以重叠为“长长”。

双音节的形容词可以重叠为AABB,如“高兴”可以重叠为“高高兴兴”。

(四)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称为数词。

数词的语法功能有:
1、数词一般要跟量词组合起来,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充当句子成分。

例如“一”要
和“趟”组合起来,才能去补充说明动词,“送一趟”、“跑一趟”。

2、数词与名量词组合起来,组合成数量短语,可以充当定语。

如:“万里长城”。

3、数词与动量词组合起来,组合成数量短语,可以充当补语。

如:“吓了一跳”。

4、数词与名量词组合起来,组合成数量短语,可以充当状语。

如:“一把推开”。

5、数词一般不直接与名词组合,但由于古汉语中数词与名词可以直接组合,所以现代
汉语中保留了古汉语的某些说法。

如:“一马”、“两手”、“五壮士”。

6、序数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直接修饰名词,组成专用名词,中间不用量词。

如:“第一
志愿”、“第三大队”等。

(五)量词:表示计算单位的词称为量词。

量词的语法功能有:
1、量词出现在数词之后,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可以充当定语。

如:三辆车、六个学
生等。

2、量词与数词组成的数量短语,可以充当状语。

如:一下推开、三天打鱼、四季兴旺
等。

3、量词与数词组成的数量短语,可以充当补语。

如:走一趟、拍六下。

4、有一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如“个”、“件”、“座”、“条”、“阵”、“张”等,重
叠后表示多、许多、每一的意思,可以充当定语、主语、谓语、状语等。

例如:“座座青山皆有情”、“清风阵阵”等。

5、由量词和数词组成的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如“年”可以重叠为“一年年”、“一年
一年”等。

6、量词、数量短语用在指示代词后,构成指量短语,统称量词短语,如:这个、那年、
这一个、那一年等。

7、什么名词与什么量词相匹配,是由特定的话语体系所规定的。

(六)代词:具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称为代词。

代词的语法功能有:
1、代词主要能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等,代词所代替的词能充
当什么句子成分,代词也就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2、代词还能够指示代替语言单位中的某个部分,被指示代替的这个部分以指示代词的
面目出现在句子中的时候,常常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

二、虚词
(一)副词:副词一般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副词的语法功能有:
1、从组合能力看,副词能够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

有时,时间名词
或方位名词也能受副词修饰。

如:今天才星期二、最前面等。

2、从造句功能看,副词主要是充当状语。

3、部分副词还能其关联作用,如:“说了又说”、“再说也没用”、“无论谁说都没用”。

(二)介词
介词的语法功能有:
1、介词经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短语,作动词、形容词的修饰
限制语。

如:“跟小王说话”,其中“跟小王”从对象上限制“说话”。

2、介词短语不能作谓语。

(三)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或分句,帮助表达某种关系的词。

连词的语法功能有:1、连词具有纯连接性,只有连接作用,没有修饰限制作用。

凡是有修饰限制作用的词
都不是连词。

2、连词总是关涉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

(四)助词:助词是附在词或短语上,不是附加意义的虚词,大部分念轻声(所、第除外)。

助词的语法功能有:助词具有高度的附着性,帮助词语或句子表达某种语法意义。

(五)语气词:语气词经常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普通话里最常用的语气词有六个:啊、了、的、吧、呢、吗,分别表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中
的一种或几种。

1、“了”:既是语气词,又是动态助词,助词“了”前边一定是动词;语气词“了”常用在句子末尾,前面是名词;如果“了”在句尾,它前面又是动词,这个“了”既是助词又是语气词。

2、“的”: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确认的语气。

语气词“的”去掉后,句子仍然完整。

3、“呢”: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一种却热语气稍带夸张意味,如“他是高材生呢”;用在疑问句,与疑问代词配合,表示特指问,如“这怎么办呢”,也可以不用疑问代词,表示选择问或正反问,如“是你去还是他去呢?”“他去不去呢?”。

4、“吗”:常用在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回答的是非问句尾。

如:“这是你的吗?”。

用疑问形式表示肯定的反问句也可以用“吗”,如“难道这样做错了吗?”。

5、“吧”:用在疑问句的末尾,表示估计、猜测的语气,“你十五岁了吧?”;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商量的语气,“再等一下吧!”;用在祈使句末尾,有请求、禁止、催促等意思,“快走吧!”。

6、“啊”:主要表示感叹语气,“多么好看啊!”;用在祈使句的末尾,表示禁止、劝勉、催促等意思,“不要吵啊!”;用在疑问句的末尾,“谁啊”;还可以表示句中停顿,以引起听者注意下面的话,“他呀,聪明极了!”。

(六)叹词和拟声词
1、叹词: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应的词,如表示感叹的有:啊、唉、哼、哦、啊呀等;表示呼应的有:喂、嗯、唔、嘿等。

其语法功能有:没有词汇意义,也没有帮助实词造句的能力,但却可表达某种情绪或应答的声音,能独立成句,如“嗯?”;叹词不和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二十独立于句子之外。

2、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叮当、哗啦、咚咚、叽叽喳喳等。

其语法功能有:具有独立性,基本功能是充当独立语或独立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