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语文公开课心得体会【篇一:语文公开课心得体会】语文公开课心得体会我代表徐汇区向全市小学语文教师上了一堂公开课,意在向老师传达一些二期课改的理念。
说句实话,二期课改的理念我们都会说,但关键是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圆满,更要考虑先进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的可操作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备教材到备学生的转变。
在这儿,我就想谈谈通过这堂课我的一些启发与收获,让我们共同切磋、学习。
这堂课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因为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才能获得发展,而发展又应当首先体现在创新精神的树立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一、创设情景,疑中求新疑即质疑问难,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
进一步说,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创造性地释疑。
就拿《爸爸和书》这堂公开课来说吧,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就安排学生质疑。
学生开始提出的问题多为lsquo;珍宝rsquo;什么意思?等这样的表层问题,而在课堂上,经过深入思考后,学生进一步提出了lsquo;我rsquo;为什么会视这么一本又薄又破旧的书为珍宝?这样较有价值的问题。
而我在教学时则就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采用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思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疑问。
二、尊重主体,放中寓新放即开放,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是牵牛式的,教师严格地牵着行,学生小心地跟着走,大量的时间在分析讲解中虚度,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难以提高教学效果,而教师如果善于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思维的热情,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这堂课上,我就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找出文中相关的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讨论后,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有人认为因为这本书是lsquo;我rsquo;省下车钱好不容易买来的,所以会视它为lsquo;珍宝rsquo;。
也有学生抓住临时工、干零活这两个词,说这本书书是爸爸在生活十分窘迫的情况下给lsquo;我rsquo;买的,其中包含着深深的父爱,所以我会如此珍惜。
再往下学,同学们又发现了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读书给lsquo;我rsquo;带来了许多快乐。
至此,同学们通过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思的方法,自己总结出了我们视这么一本又薄又破旧的书为珍宝的两个原因。
三、树立信心,异中见新异即求异,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使学生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积极、独立地探索问题。
学生摒弃了单向线形的狭隘思路,就可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如这课堂上,在解决课文为何要以爸爸和书为题时,课堂上又引起了一番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题目中包含了爸爸对我们的希望希望我们成为爱读书的人;也有人认为因为书是爸爸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给我买的,所以要以此为题目。
说到这儿,立刻有同学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家中不光爸爸一人在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而是全家在爸爸的引导下共同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省下钱来买书。
针对学生的种种看法,我并没有简单地评判对与错,而是随机评点,通过分析、比较进行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
事实证明,证明这种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堂课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将二期课程的一些理念转化为可实施过程中的行为。
但这堂课只是抛砖引玉,更多的转化,要靠我们自己去尝试、去探究,并在不断的课程实践中获得自身专业的发展。
【篇二: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学习心得体会】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体会李丽上周二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经过一天的学习,聆听了九位优秀教师执教的语文课。
她们每一堂课都是那么优秀,值得我好好学习。
看到每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
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教师语言有艺术的魅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当我听着这九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在教学《如果我是一片雪花》这一课时,这位男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边聆听他的诵读边想象,老师声情并茂地诵读,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用自己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
这位男老师讲的是一首诗歌,很多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自己仿写几句诗,而且都写得非常优美,当然这与学生本身的素质和见识也有很大关系,最后老师也亲手写了一首诗,送给学生们,这也体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
所以这节课令我印象很深。
二、书,让学生自己读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说:?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中。
你不读,这一切精华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铅笔符号,那是‘死’的。
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
?可见,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诺曼底?号遇险记》一课中,老师成为亲切而又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
分角色阅读,在充足的时间里,真正把语文课上成了朗朗的读书课。
三、注意学生读中感悟四、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每一堂课中,每一个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
例如:有位老师执教的《石灰吟》指导了读诗的方法,再用所学的方法去进行新的学习。
结合着有关石灰的自述,让学生在了解了石灰的高尚品质后,再结合诗人于谦当时的背景,从而迸发了内心的情感,带着对诗人和石灰的敬佩再读古诗,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学生在体会中很快理解并能背诵这首诗。
这虽然是一首古诗教学,也就是平时被我们多数老师认为没得可讲的一种教学内容,整堂课却是环环相扣,前后衔接连贯,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最后老师用课件展示了自己的钢笔字作品,写得很漂亮,这也是让我非常值得学习的一点,那就是不断地练习自己的书写。
通过此次活动,不难看出老师们对识字教学有了明显的重视,识字方法灵活多样,识字方法指导细致,语言文字训练有效,关注了学生发展意识。
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
五、?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
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
而在教材的应用上,教师所设的问题都从实际提出,而概念都从实际引入,并在小组活动中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只有具有数学意义的活动才是真正的数学活动,有些活动常常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这样的活动可以减少甚至不做。
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是围绕某一个数学问题提出的。
六、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改以来,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有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把?合作?变成了?合坐?。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除了要认真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工作外,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一是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
二是合作交流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交流必然是低效的。
三是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
不仅使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创新的意识也得到了发展。
饱满的教学热情、独特的教学风格、渊博的知识才能、精湛的教学技艺、出众的气质风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
习武之人最要紧的是苦练内功,同样,语文教师更要苦练内功。
只有自己丰富了,强大了,解读文本才会越丰富、越深刻,提供给孩子的才会是精品中的精品,站在讲台上才有足够的自信与底气。
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老师们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一定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篇三:语文课堂教学观摩听课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教学观摩课听课感想2011年3月16日到18日,“益阳市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既观摩活动”在益阳桃花宾馆举行,承蒙学校领导关照,我有幸聆听了这11节的优质语文观摩课,真是受益匪浅!老师们上的这些课,让人赏心悦目,感觉老师们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愉快。
他们的课堂师生情绪饱满,气氛和谐,非常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平等交流,给学生创设了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
听了过后,让我感想颇多,现在简单的谈下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这次讲课,大部分老师都在努力将自己由教学的主宰和中心地位,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前氛围必不可少。
几位教师在上课前都作好了充分准备,有做游戏导入的,有观看视频导入的,有和孩子们交流导入的。
有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出了一个绕口令,让孩子们练习,孩子们兴趣十足,加上教师语言风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有一位老师在上新课前让孩子们观看了一段《北京亮起来了》的视频,让孩子们对熟悉而又陌生的北京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为新课授课打下了基础。
总的一点,就是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先让孩子们了解你这个朋友并愿意和你做朋友继续交流下去。
三、孩子们学习轻松,愉快。
在《蝙蝠和雷达》一课中,老师很好的把语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发现了蝙蝠探路的方法。
整个课堂上孩子们非常踊跃的表现自己,从而达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新理念。
《晏子使楚》中,老师通过一句句幽默诙谐的语言,引导大家迅速的找到当楚王侮辱晏子时晏子的三次反击,在轻松而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了解到了语言的艺术。
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中,老师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导演,在导演电视剧的同时来理清课文思路,开放的教学设计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大家兴致很浓。
四、老师的激励无处不在。
当孩子们的回答对时,老师会用“你真聪明!”“你爱学习!”“说得很不错。
”“你的想象力很丰富。
”等等语言来激励,甚至还有老师事先准备了小奖品,如:笑脸、大拇指来奖励回答的很棒的孩子。
及时的鼓励,让孩子们获得成功感、自豪感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思考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