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蒲柳人家(节选)(导学案、教案 、教学反思)

蒲柳人家(节选)(导学案、教案 、教学反思)

8 蒲柳人家(节选)课题蒲柳人家(节选)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过程与目标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刘绍棠(1936—1997),北京人,当代作家。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52年发表短篇小说《青枝绿叶》而一举成名。

著有《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等短篇小说集,《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荇水荷风》等中篇小说,《地火》《春草》《京门脸子》《狼烟》等长篇小说,散文短论集《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

写作背景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

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妾,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头、吉老秤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现,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蒲柳人家》全篇共分12节,本文节选的是前两节。

读准字音晌.午(shǎnɡ)痱.子(fèi)臊.(sào)纤.夫(qiàn)腌臜..(ā zā)捯.气(dáo)唿.哨(hū)咯.吧(kā)驾驭.(yù)呱.呱坠地(ɡū)拗.不过(niù)筵.席(yán)名讳.(huì)荣膺.(yīnɡ)断壁残垣.(yuán)戏谑.(xuè)勒.令(lè)坍.塌(tān)剜.(wān)毡.(zhān)辨清字形晌(shǎnɡ)晌午垣(yuán)城垣响(xiǎnɡ)响亮恒(hénɡ)恒心理解词语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

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打尖:途中休息临时吃点东西。

白瞪:翻白眼,表示轻蔑、厌恶。

腌臜:脏,不干净。

本文指糟蹋,使难堪。

捯气:人要死时急促地喘气,这里指喘息。

唿哨:又作“呼哨”,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发出尖锐的像哨子一样的声音。

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好的影响。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隐匿:隐藏,躲起来。

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荣膺:光荣地获得。

膺,承受、承当。

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

芒刺在背: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不依不饶:怎么也不肯宽恕别人。

腻歪:厌恶,厌烦。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新课导入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鲜明的民族特色。

从人物形象上来看,一丈青大娘泼辣豪爽、刚直不阿、爱憎分明,何大学问仗义疏财、侠肝义胆、慷慨豁达。

这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他们的性格品质、为人做事,无不显示出作品的民族特色。

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形象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

因此,无论是从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上,还是从作品的主题上,这篇小说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语言独具特色。

这篇小说的语言独具特色,一方面,作者采用生动活泼、准确传神的民间口语与俗语,经过提炼后,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同时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如写一丈青大娘的善骂:“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刻画出了一个性格泼辣的农村妇女形象,读来抑扬顿挫,颇富节奏感。

3.采用倒叙、插叙的写作手法。

本篇小说采用倒叙手法,写一个中伏天“大晌午”发生的故事,先交代何满子被拴,设下悬念,引人入胜;中间用插叙表现中心、突出重点,叙事手法别致。

文章灵活运用插叙,自由流畅。

如为了照应上文“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下文中插叙了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一事,突出了她爱憎分明、刚正不阿的特点。

文章后半部分在塑造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时,插叙外号的来历,重在交代人物的“关公相貌”、不寻常的经历以及乐善好施、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的性格特征。

不寻常的长相,不寻常的经历,不寻常的身手,不寻常的性格,使人物形象丰满、真切,性格鲜明。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在本文中,作者为了表现一丈青大娘疼爱孙子,插叙有关何满子父母的情况,通过婆媳间的矛盾,再现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

请你运用插叙的记叙方式,写一篇短文,字数在200字左右,要求:叙事有条理,中心明确。

教学板书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这节课教会了学生:还存在的疑惑是:方法指导:怎样品析小说的语言[解题技法]1.比较法。

通常是在同一语言环境中,选用不同的词语,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揣摩,体会作者用词的匠心。

2.联想法。

这种方法是结合课文设计一些问题,对文字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形象展开联想。

3.诵读法。

这种方法,就是从感情入手,从语音的强弱高低、语调的平直升降、语速的急缓、停顿的长短等方面把握情感。

词语一旦带上情感的音响,就能产生强烈的语感。

素材积累:终生不入仕途的刘绍棠1984年6月下旬的一天,刘绍棠应邀到新侨饭店出席中国作协召开的欢迎南斯拉夫作家代表团的招待会。

路上,刘绍棠的心情不像平时那样平静,小声地对他的朋友说:“可能要给我个官儿当,这事你看行吗?”刘绍棠又轻轻地扬眉笑着说:“一当官儿,写小说可就要泡汤了。

”朋友接过他的话说:“未必是那样。

别人能干只挂名不出力的事,你为什么不可以试一试?”刘绍棠仿佛很有感触地说:“当官儿也能当出官儿瘾,一个作家一旦染上官儿瘾,创作就很难说了……”一个月后,刘绍棠给中央一位老首长写了一封辞官不就的信,坦诚地阐释了他不肯当官儿,一心想在野从文的志向:“您打算用我,不过是因为我是您从小看着长大的,使唤起来顺手。

如果我在工作中跟您发生分歧,连几十年的交情都耽搁了。

”“从政不如从文,在朝不如在野。

”“什么员我都敢当,什么长我也当不了。

哪怕是只管两个人的小组长,我也当不好。

”8 蒲柳人家(节选)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一课时一、导入设计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板书课题、作者〉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学生当堂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刘绍棠的资料介绍,教师适当引导。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理字词。

本课易读错、易写错的生字较多,学生互相纠错,直至扫清所有字词障碍。

2.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思考:(1)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

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课文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

那么,他们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另外,何满子的性格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

奶奶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因为年轻纤夫的无理,她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

她那刚直不阿、如火如荼、危急相扶、困厄相济的性格,透出了庄稼人的凛然正气。

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

爷爷何大学问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

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

同时善于讲故事,想象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何大学问”的外号。

而为了和这一外号相称,他还真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奶奶:“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的怒气和力气,泼辣无比的性格跃然纸上〉“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爷爷: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依据上面两个题,在这三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以“我喜欢____〔填人物〉,因为他/她〉的性格,我从句或段看出来”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3)在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三个人物的性格如下:(具体从句段中看出)。

“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刚直不阿、口苦心甜、溺爱孙儿、勤劳善良、爱憎分明……“何大学问”: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能说会道、好说大话、爱戴高帽……“何满子”:机灵顽皮、纯真稚气、聪慧灵秀、伶俐可爱、疼爱爷爷……3.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