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技术论文网络通信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特点,并对光纤在网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最后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我们研究光纤通信在网络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网络通信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network
liu na,wang baodong
(zhongyua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business college,zhengzhou450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fiber in the network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a detailed analysis,and finally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our research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in the network is important.
keywords: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network communication
一、光纤的历史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遍布全球的互联网络正在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地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网络传输信息的爆炸性增长,网络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传输带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信息量和传输速度的要求了,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新的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应运而生。
1966年,美籍华人高锟(c.k.kao)和霍克哈姆
(c.a.hockham)发表论文,预见了低损耗的光纤能够用于通信,敲开了光纤通信的大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光纤通信的诞生与发展是电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次研制成功损耗为20db/km的光纤,光纤通信时代由此开始。
1977年美国在芝加哥相距7000米的两电话局之间,首次用多模光纤成功地进行了光纤通信试验。
8.5微米波段的多模光波为第一代光纤通信系统。
1981年又实现了两电话局间使用1.3微米多模光纤的通信系统,为第二代光纤通信系统。
1984年实现了1.3微米单模光纤的通信系统,即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
80年代中后期又实现了1.55微米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即第四代光纤通信系统。
用光波分复用提高速率,用光波放大增长传输距离的系统,为第五代光纤通信系统。
二、光纤技术发展的特点
(一)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
对于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由于终端设备的电子瓶颈效应而不能发挥光纤带宽大的优势。
通常采用各种复杂技术来增加传输的容量,特别是现在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
目前,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一般在2.5gbps到10gbps。
光纤比铜线或电缆有大得多的传输带宽。
(二)损耗低,中继距离长
目前,商品石英光纤损耗可低于0-20db/km,这样的传输损耗比其它任何传输介质的损耗都低;若将来采用非石英系统极低损耗光纤,其理论分析损耗可下降的更低。
这意味着通过光纤通信系统可以跨越更大的无中继距离;对于一个长途传输线路,由于中继站数目的减少,系统成本和复杂性可大大降低。
(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光纤原材料是由石英制成的绝缘体材料,不易被腐蚀,而且绝缘性好。
与之相联系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光波对电磁干扰的免疫力,它不受自然界的雷电干扰、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干扰,也不受人为释放的电磁干扰,还可用它与高压输电线平行架设或与电力导体复合构成复合光缆。
这
一点对于强电领域(如电力传输线路和电气化铁道)的通信系统特别有利。
由于能免除电磁脉冲效应,光纤传输系还特别适合于军事应用。
(四)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
在电波传输的过程中,电磁波的泄漏会造成各传输通道的串扰,而容易被窃听,保密性差。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因为光信号被完善地限制在光波导结构中,而任何泄漏的射线都被环绕光纤的不透明包皮所吸收,即使在转弯处,漏出的光波也十分微弱,即使光缆内光纤总数很多,相邻信道也不会出现串音干扰,同时在光缆外面,也无法窃听到光纤中传输的信息。
除以上特点之外,还有光纤径细、重量轻、柔软、易于铺设;光纤的原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温度稳定性好、寿命长。
由于光纤通信具有以上的独特优点,其不仅可以应用在通信的主干线路中,还可以应用在电力通信控制系统中,进行工业监测、控制,而且在军事领域的用途也越来越为广泛。
三、光纤通信的原理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由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高相干性、高单色性等显著优点,光纤通信中的光波主要是激光,所以又叫做激光-光纤
通信。
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它的发展历史只有一二十年,已经历三代:短波长多模光纤、长波长多模光纤和长波长单模光纤。
采用光纤通信是通信史上的重大变革,美、日、英、法等20多个国家已宣布不再建设电缆通信线路,而致力于发展光纤通信。
中国光纤通信已进入实用阶段。
四、光纤技术的发展前景
对光纤通信而言,超高速度、超大容量和超长距离传输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全光网络也是人们不懈追求的梦想。
(一)向超高速系统的发展
目前在北美10gbps系统已开始大批量装备网络,在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已开始大量应用。
但是,10gbps系统对于光缆极化模色散比较敏感,而已经铺设的光缆并不一定都能满足开通和使用10gbps系统的要求,需要实际测试,验证合格后才能安装开通。
比较现实的出路是转向光的复用
方式。
光复用方式有很多种,但目前只有波分复用(wdm)方式进入了大规模商用阶段,而其它方式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二)向超大容量wdm系统的演进
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了不到1%,99%的资源尚待发掘。
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极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的基本思路。
采用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好处是:1.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使容量可以迅速扩大几倍至上百倍;2.在大容量长途传输时可以节约大量光纤和再生器,从而大大降低了传输成本;3.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是引入宽带新业务的方便手段;4.利用wdm网络实现网络交换和恢复可望实现未来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光联网。
(三)开发新一代的光纤
传统的g.652单模光纤在适应上述超高速长距离传送网络的发展需要方面已暴露出力不从心的态势,开发新型光纤已成为开发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为了适应干线网和城域网的不同发展需要,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g.655光纤)和无水吸收峰光
纤(全波光纤)。
从长远来看,bpon技术无可争议地将是未来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但从当前技术发展、成本及应用需求的实际状况看,它距离实现广泛应用于电信接入网络这一最终目标还会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四)全光网络
未来的高速通信网将是全光网。
全光网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理想阶段。
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但在网络结点处仍采用电器件,限制了目前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网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五、结论
本文讨论了光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平台,详细阐述了光纤通信的原理,及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从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来看,光纤通信也将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主流。
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从发展趋势上看,形成一个真正的、以wdm技术与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消除电光瓶颈已成为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更是理想级别,使用光纤通信将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网络传输的畅通性和安全性,人们期望的真正的全光网络的
时代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参考文献:
[1]邬宽明.can总线原理和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黄章勇.光电子器件和组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