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基础练习题2\\综合分析选择题1、患者,女,22岁,冬季夜晚着凉,症见微恶风寒,发热,伴见头身痛,无汗、脉浮等症状。
<1> 、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A、麻黄B、羌活C、紫苏D、生姜E、防风【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1)风寒表实无汗证。
(2)肺气不宣的喘咳证。
(3)水肿兼有表证者。
<2> 、若患者伴有有咳喘气逆症状,常与之配伍使用的药物是A、陈皮B、枇杷叶C、葶苈子D、苦杏仁E、薄荷【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麻黄配苦杏仁:麻黄辛温宣散,功善宣肺平喘、发表散寒;苦杏仁苦温润降,功善平喘止咳,略兼宣肺。
两药相合,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
2、患者,男,56岁。
一般在阴雨季节常常出现上半身关节酸痛、重着,患处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
苔白腻,脉濡滑。
临床宜选用羌活治疗。
<1> 、羌活的主治病证不包括A、风寒头痛B、风寒湿痹C、风寒表证D、风疹瘙痒E、表证夹湿【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羌活【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
(2)风寒湿痹。
<2> 、羌活在使用量过多时会导致A、呕吐B、泄泻C、发热D、头晕E、恶寒【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羌活【使用注意】本品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故脾胃虚弱者不宜服;又辛温燥烈,伤阴耗血,故血虚痹痛、阴虚头痛者慎服。
3、患者,女,26岁。
夏天乘凉由于过量饮用冷饮导致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
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
临床选用香薷进行治疗。
<1> 、香薷的功效不包括A、解表B、和中C、通鼻窍D、化湿E、消肿【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香薷【功效】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2> 、香薷的使用注意是A、血虚头痛者忌服B、热证者忌服C、阴虚火旺者忌服D、表虚有汗者忌服E、阴虚血热者忌服【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香薷【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有汗者忌服。
4、某男,18岁,夏季贪凉饮冷,遂致外感于寒,内伤于湿,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头重身倦,胸闷泛恶,舌苔薄白而腻。
医师诊为阴暑,处方为香薷、厚朴、白扁豆,水煎服。
<1> 、医师在方中选用香薷,是因为能A、发汗解表,行气调中B、发汗解表,温中止呕C、发汗解表,化湿和中D、发汗解表,胜湿止痛E、发汗解表,温通经脉【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香薷的功效: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2> 、香薷治疗阴暑的最佳服用方法是A、水煎凉服B、水煎温服C、浓煎温服D、研末冲服E、为丸吞服【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香薷发汗解暑宜水煎凉服,利水退肿须浓煎服或为丸服。
<3> 、为了增强上方行气宽中、发散风寒之力,最宜选配的药是A、荆芥B、生姜C、麻黄D、紫苏E、苍耳子【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紫苏的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5、患者,男,45岁。
皮肤成片风团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被诊断为是风疹。
临床选用浮萍加以治疗。
<1> 、浮萍善于治疗A、风水水肿与风疹瘙痒B、血热下血与风疹瘙痒C、风热目赤与风疹瘙痒D、肝郁气滞与风疹瘙痒E、风热头痛与风疹瘙痒【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浮萍【性能特点】本品辛寒清宣,轻浮升散。
上入肺经,能疏散风热、发汗解表、透疹止痒;下走膀胱经,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消肿。
尤善治风疹瘙痒与风水水肿。
<2> 、浮萍可用于A、风寒表证B、风热表证C、风寒实证D、风热实证E、表虚证【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浮萍【主治病证】(1)风热表证。
(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3)水肿,小便不利。
多项选择题1、下列不宜久煎的药物有A、附子B、黄柏C、荆芥D、紫苏E、黄连【正确答案】 CD【答案解析】紫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治鱼蟹中毒,可单用至30~60g;不宜久煎;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撒或煎汤洗。
也可用鲜品。
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
荆芥【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不宜久煎;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捣烂外敷或研末调敷。
荆芥穗发汗力强。
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须炒炭用。
2、下列属于细辛使用注意的是A、阴虚阳亢头痛者忌服B、肺热咳嗽者忌服C、用量不宜过大D、气虚多汗者忌服E、反藜芦【正确答案】 ABCDE【答案解析】细辛【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散,故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或肺热咳嗽者忌服。
又有小毒,故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研末服更须谨慎。
反藜芦。
3、紫苏的主治病证有A、风寒感冒B、脾胃气滞C、胸痹心痛D、气滞胎动E、食鱼中毒【正确答案】 ABDE【答案解析】紫苏【主治病证】(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
(2)脾胃气滞证。
(3)气滞胎动证。
(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4、能治风寒湿痹证的药有A、防风B、白芷C、辛夷D、木贼E、羌活【正确答案】 ABE【答案解析】防风【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2)风寒湿痹,风湿疹痒。
(3)破伤风,小儿惊风。
羌活【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
(2)风寒湿痹。
白芷【功效】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主治病证】(1)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
(2)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
(3)风寒湿痹,寒湿带下。
(4)疮疡肿毒。
5、具解痉,治疗破伤风,小儿惊风,宜选A、荆芥B、防风C、升麻D、蔓荆子E、蝉蜕【正确答案】 BE【答案解析】防风【性能特点】本品辛散微温,甘缓不峻,药力和缓,既入膀胱经,又入肝脾经。
善祛风胜湿而发表、止痛、止痒、解痉,为治风通用药。
无论外风、内风、风湿所致病证,也无论兼寒兼热,皆可投用。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2)风寒湿痹,风湿疹痒。
(3)破伤风,小儿惊风。
蝉蜕【性能特点】本品甘寒质轻,疏散清透解痉,功在肺、肝二经。
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如牛蒡,长于祛风解痉与明目开音,主治风热、肝热或肝风所致诸疾。
【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主治病证】(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音哑咽痛。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风热或肝热目赤翳障。
(4)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
6、在下列病证中,用麻黄治疗的病证有A、风寒表实证B、肺气不宣的喘咳证C、水肿兼有表证D、风寒表虚证E、阳虚水肿【正确答案】 ABC【答案解析】麻黄【主治病证】(1)风寒表实无汗证。
(2)肺气不宣的喘咳证。
(3)水肿兼有表证者。
7、具有通窍作用的药是A、苍耳子B、白芷C、辛夷D、细辛E、防风【正确答案】 ABCD【答案解析】细辛、白芷、辛夷、苍耳子,均为辛温发散、宣通鼻窍之品。
均善散风寒、通鼻窍、止疼痛,为治风寒感冒或鼻渊之鼻塞头痛的要药。
8、柴胡的主治病证包括A、热毒疮肿B、子宫脱垂C、太阴寒热D、胁肋疼痛E、月经不调【正确答案】 BDE【答案解析】柴胡【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病证】(1)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感冒高热。
(2)肝郁气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痛经。
(3)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9、木贼的功效是A、止血B、利水消肿C、透疹止痒D、疏散风热E、明目退翳【正确答案】 ADE【答案解析】木贼【性能特点】本品苦而微寒,质轻升浮,疏散清泄,入肺、肝经。
能疏散风热而退翳明目,治目疾可投;兼凉血而止血,治血热出血可用。
【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10、透疹止痒,治疗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宜选A、薄荷B、荆芥C、防风D、牛蒡子E、蝉蜕【正确答案】 ABDE【答案解析】荆芥【功效】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4)(荆芥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证。
薄荷【功效】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主治病证】(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4)肝气郁滞,胸闷胁胀。
牛蒡子【功效】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主治病证】(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
(3)麻疹不透,风热疹痒。
(4)热毒疮肿,痄腮。
蝉蜕【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主治病证】(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音哑咽痛。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风热或肝热目赤翳障。
(4)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