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课件

③把“入不敷出”的日子比作“灰溜溜” 的衣服,比喻通俗、形象。“依旧”一词用语 准确,深刻地表达了爷爷在特殊年景中的无助 和无奈。
穷则思变,为了养育几个孩子,爷爷偷偷地 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所以,那咸咸的萝卜条里偶 尔会有点油星。
正当人们感到生活极度沉闷时,改革开放的春 风扫过中华大地,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由于爷爷勤快,头脑灵活,很快我们家就脱贫致富。 爷爷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盖起了一座大瓦房,为庆贺 乔迁之喜,爷爷还特意雇了一场电影呢!
爷爷出生于建国前夕,他的人生经历正好见证了 祖国近七十年的巨大变化。①
爷爷的童年 爷爷的童年时期正赶上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的 祖国百废待兴,翻身做主的人们响应党的号召,热 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中。但遭受百年欺凌的祖国千疮 百孔,贫困异常,填饱肚皮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 不用说其他的享受了。
因为贫穷,爷爷只读到三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回家 干活,可怜的爷爷就在低矮的茅屋里,做着“楼上楼 下、电灯电话”的美梦度过了他酸涩的童年时光。②
2.广泛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很多,如图书馆、书店、 互联网、走访当地老人等等。到图书馆和书店 查找资料,可以保证史料的真实性,但耗时费 力。互联网虽方便快捷,但资料的真实性难以 保证。所以大家要多方面综合考虑,选取恰当 合适的收集方法。
3.遵守写作原则
(1)真实性。值得写的传记,往往有一 定社会影响,传记内容带有史料性质,有可能 被别人引用,一旦失实,便会以讹传讹,造成 不良后果,所以一定要力求内容的真实性。
写作小传的过程是一个寻找、发现自我的 过程,你要顺着一根线,把自己给追回来,加 以审视,加以分析,最终真正地认识自己。那 么,怎样才能在文章中真实地、生动地表达自 己呢?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请问一下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性格如何?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的理 想是什么?我希望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我为什么会 有以上的爱好与想法?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谁对我 的影响比较大?哪些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 深?……这么问下来,做个记录,加以整理,一份 较为真空的自传体作文就出来了。
在《美丽的颜色》 中,作者对居里夫人的 描写并不多,只撷取几 个细节,稍加点染,如 “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 ””轻轻地笑了笑”” 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 “等,就能表现出居里 夫人从事科学工作的艰 辛和独特的个性气质。
同学们学写传记,可以从写小传入手。
比起一般的传记,小传的记述较简略,篇 幅也较短,因此,作者往往把笔墨集中在传 主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述一些典型事件, 体现人物的特点。
(2)稳定性。对一些现任职务、正在撰 写或研究的问题一般不写入“传”中,以 免发生变化。要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 人物主要的思想性格特征,不能像履历表式 的简单罗列,可以适当穿插一点抒情和议 论。
(3)有分寸感。对人物及其作品或取得 成就之评价要尽可能恰如其分,要实事求 是,避免溢美之辞,所以,“著名”、 “杰出”、“名家”、“新秀”、“新 星”、“×××家”之类词语决不能滥用。
②突出人物重点活动,详略安排得当。着笔写童年 的酸涩和贫困,省笔写有滋有味的老年生活,重点 写爷爷青年时不惧艰辛、决然改善家庭生活的往事。 读罢文章,对“爷爷”的印象尤为全面深刻;③语 言诙谐幽默,观赏性强。作者巧妙、娴熟地引用俗 语、小说语言并恰当地予以开拓改装,效果很好, 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品味。
(4)语言要简洁、扎实、小巧,但又需 饱含真情,尽可能生动活泼一些,切忌将 “传记”写成人物“履历表”。
在记叙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 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 特点等。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 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关 键行动,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
这里不仅介绍了外貌、籍贯、职业、家庭 组成等基本情况,更结合个人主要经历,集 中表现直接的特长爱好、性格特点、行事风 格等,语言幽默生动,很有表现力。文章虽 短,内容却全面、充实而又重点突出。
学习《小传》,弄清写法,归纳要点
内容:
1、主要经历(详略) 2、兴趣爱好 3、为 人之道 4、事迹或业绩等。
表现手法: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
课堂作文《给自己写小传》
要求根据自己的情况,给自己写一篇小传。 (训练学生学习写小传) 完成此题时要注意 小传的一般格式,特点及有关事项。
怎样写自传体作文
自传是传记的一种。传记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 为主。自传则是以记述自己的生平事迹为主。自 传体作文是传记的简要形式—-小传的一种。 从写作的对象上来讲,自传体作文是以写人为主 的文章。只不过这个人物是自己,写人的手法在 此都可以应用。但是,怎样把自传体作文写好, 却不象写别人那样简单。
⑤老年的爷爷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整天乐得合不拢嘴”。略写。
我的后记 写完上面的文字,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在我心中升 腾。追忆往昔,灿烂辉煌;展望未来,我相信,我们 的祖国一定前程似锦!⑥
⑥抒情作结,展望新生活,抒发自豪感。
名师总评: 传记应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并用形象化的语言
来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真实性和文学性是它的突 出特点。纵览全文:①以时间为序组材,概括人物 的个性特点。贫困异常、“美梦”不断的童年,在 艰辛与贫困中长大却依然“辛勤劳作”的青年,有 滋有味、“乐得合不拢嘴”的老年……叙事中不失 本性,尽显人物的个性特征,形象丰满真实;
写作自传体作文(小传)比其他写人的作文要 容易很多。这是因为写的是自己,素材不缺,认识 不缺。但是,素材多了,又面临一个选材和剪裁的 问题。什么样的素材最适合用于这篇自传体文章? 什么样的素材更重要、更有表现力?这都是需要认 真考虑的。写作自传体作文,最忌写成流水帐,从 自己的出生写起、一年一年。
①引子,概述传记的人物、主要特征。 我的爷爷
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 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 可信。但是传记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 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如《伟 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严格按照探险队留 下的日记等材料还原斯科特等人的经历,又 通过合理的想象,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英 雄气概。这样就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令 读者过目不忘。
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 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 可信。但是,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介绍或 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 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经典重温----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写《伟大的悲剧》, 严格按照探险队留下的日记 等材料还原斯科特等人的经 历,又通过合理的想象,表 现任务的内心世界与英雄气 概。这样使得人物形象跃然 纸上,令读者过目不忘。
三口之家 母亲告诉我,她怀我时,父亲总是无微不至的 照顾着她,后来干脆让母亲辞了工作,呆在家里休 养。就这样在××年1 1月8日的下午,我出生了。 我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母亲每 天忙完了家务就对 着什么也不懂的我,依依呀呀 地说个不停,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带着我做“体 操”,忙 的不亦乐乎。守着我一点一点地长长、 长胖,兴奋地和下班回家的父亲讲我每一天的不同 和进步,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值得期待。她说这段时 光是她最幸福的日子。
2.传记重视细节。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 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 点。在《美丽的颜色》中,作者对居里夫人的 描写并不多,只撷取几个细节,稍加点染,如 “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轻轻地笑了 笑”“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等,却能表现 出居里夫人从事科学工作的艰辛和独特的气质。
3.从小传入手。与一般的传记相比,小传的 记述较简略,篇幅也较短,因此,作者往往把 笔墨集中在传记主人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述 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特点。如老舍先生的 《著者略历》一文。
②童年的爷爷“酸涩”却不乏“热 情”,幼年因贫穷而辍学却依然不乏 “美梦”。略写。
爷爷的青年 爷爷在艰辛与贫困中长大成人了,和其他农村青 年一样,爷爷在破旧的老屋中迎娶了我的奶奶。那时, 计划经济的枷锁紧紧地套在人们的脖子上,贫困的日 子一天天划过,生活看不到一点光亮。尽管爷爷奶奶 辛勤劳作,家里依旧入不敷出,日子就像人们的衣服, 灰溜溜的。③
创业艰辛 等到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母亲决定进城找工作 。因为学历只有初中毕业,母亲找到的也就只有保 洁员,营业员等工作。尽管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 母亲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无论做啥事都不怕吃苦, 干活又比一般人勤快,两年后便升职做到了推销经 理,也就在这时,她认识了我的爸爸。他们彼此欣 赏,互相照顾,于是一年后他们结婚了,第二年, 又迎来了我的出生。
母亲小传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深深影响着我们。在我的生 命中,那个影响我一生的人便是我的母亲。我特别 爱在闲暇时缠着她,听她讲述过去的故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儿时轶事 我的母亲出生于××(填籍贯)。小的时候,家里 还算富裕。但是因为那个时代孩子多,母亲又是大 姐,所以她的童 年自然就不太平静了。那还是一 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在乡下尤为严重,一般的家庭 是不会让女孩子读书的,长到十岁左右就要下地干 活。而母亲发誓要读书,于是 凭着韧性,始终在 学校名列前茅,老师也不断上门劝说,就这样坚持 读完了初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的一所重点 高中。入学通知书已经下来,但是那年外公患病, 家中困难。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母亲毅然放 弃了学业,年仅十五岁的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首先,自传体作文要写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 的“我”来。这个我,应该就是生活中自己的真 实样子,而不是与生活中真实的自己隔着一层, 或者不是完全真实的你。这就要求写作自传体作 文的第一个要求是认识自我。
也许你要问了,我自己还能不认识自己吗? 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走过的 每一天每一步都在塑造着自己。在紧张的生活 中,在不知不觉的成长中,慢慢地,可能对自 己的成长不那么敏感了,或是感受不那么深刻 了,或者,由于环境的左右,自己对自我的认 识也渐渐有了偏差。
日子虽然越来越好,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仍还是镜中月梦中花。供养几个儿女成长上学,生 活虽然很紧巴,但没多少文化的爷爷还是咬牙供几 个孩子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这是爷爷觉得自己这辈 子做的最值得骄傲的事情。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