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774篇)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774篇)

2019年国家法考《刑事诉讼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李某(17周岁)以故意伤害罪依法被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害人王某同时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李某赔偿自己的医药费3万元。

一审判决李某有期徒刑1年。

由于对赔偿数额争执不下,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案件审判后单独审理、法院判决李某赔偿王某医药费2万元。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本案中的附带民事判决,王某可以独立提出上诉B、本案中的民事判决部分,上诉期限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C、人民法院可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进行调解D、李某的父亲可以以口头方式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6章>第2节>上诉与抗诉的主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上诉的主体。

《刑事诉讼法》第227条第1款、第2款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所以A、D项均正确。

《刑事诉讼法》第10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所以C 项正确。

《刑诉解释》第301条第2.在李某涉嫌颠覆国家政权一案中,一审判决李某有期徒刑2年,后只有李某提起了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查明,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应当判处剥夺政治权利而没有判处,则二审法院应如何处理?( )A、撤销第一审判决,直接改判有期徒刑2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B、撤销第一审判决,直接改判有期徒刑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C、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D、以事实不清为由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6章>第3节>二审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和自诉案件的处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二审的审判结果。

根据《刑诉解释》第325条第1款第(7)项的规定,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判处的刑罚畸轻、应当适用附加刑而没有适用的,不得直接加重刑罚、适用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必须依法改判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3.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某甲提起公诉。

经法庭审理,法院认定,某甲的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并拒不退还”的侵占行为。

对于本案,检察院拒不撤回起诉时,法院的哪种处理方法是正确的?( )A、裁定驳回起诉B、裁定终止审理C、径行作出无罪判决D、以侵占罪作出有罪判决>>>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2节>遇有法定情形时的处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法定不起诉。

参见《刑事诉讼法》第16条。

4.甲在一天夜班下班回家的途中,被人抢劫,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犯罪嫌疑人乙移送到检察院。

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不构成犯罪,遂作出不起诉决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起诉决定书可以公开宣布,一经宣布立即生效B、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乙、乙所在的单位和被害人C、公安机关认为决定有错误的,可以要求复议,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复议意见书后30日内作出决定D、被不起诉人乙和被害人甲一样有权自收到决定书7日内直接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3章>第2节>不起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不起诉的适用和对被不起诉人的酌定不起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181条的规定,被不起诉人只有对酌定不起诉决定不服,才有权申诉。

5.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庭审形式,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张某被采取强制措施时17岁,不应当公开审理B、土某在审理时15岁,不应当公开审理C、刘某犯罪时16岁,不应当公开审理D、李某被立案时18岁,不应当公开审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4章>第3节>审判公开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范围。

《刑事诉讼法》第285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6.关于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25题,单选)A、自公诉案件立案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B、对因作证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有权获得补助C、对法院作出的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向作出决定的法院申请复议一次D、对检察院作出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2节>被害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刑事诉讼法》第46条第1款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故A项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

该权利仅适用于证人,而不适用于被害人,故B项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305条第2款规定,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故C 项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282条7.某市检察院张某在办理一起受贿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之一系其堂妹,故申请回避并经检察长同意。

下列关于张某在申请回避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效力问题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均无效B、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均有效C、取得的证据有效,但进行的诉讼行为无效D、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委员会或检察长决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2节>回避的申请、审查与决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回避决定的效力。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简称《高检规则》)第31条规定,因符合《刑事诉讼法》第29条或者第30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而回避的检察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委员会或者检察长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

故选D。

8.郭某涉嫌报复陷害申诉人蒋某,侦查机关因郭某可能毁灭证据将其拘留。

在拘留期限即将届满时,因逮捕郭某的证据尚不充足,侦查机关责令其交纳2万元保证金取保候审。

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二27题,单选)A、取保候审由本案侦查机关执行B、如郭某表示无力全额交纳保证金,可降低保证金数额,同时责令其提出保证人C、可要求郭某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进入蒋某居住的小区D、应要求郭某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变更住址>>>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3节>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取保候审。

需要说明的是,报复陷害罪按照2018年3月20日实施的《监察法》之规定,不存在侦查程序,而是由监察机关立案调查。

现就当年的立法及相关解释解析如下:《刑事诉讼法》第67条第2款规定:“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而本案犯罪嫌疑人涉嫌报复陷害他人,属于《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中规定的应当由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类型,因此本案侦查机关不是公安机关,不能执行取保候审,故A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9.李某系B市出租汽车公司司机,住该市河东区。

某日晚上,美国人汤姆在河西区乘坐李某驾驶的出租车至该区吉祥大酒店,下车时将背包遗忘在车上,内有2万美元。

汤姆下车后即意识到背包遗忘在车上,于是找到李某,向其索要。

李某谎称并未见到背包,拒不交出。

该案一审管辖法院应当是哪个法院?( )A、河东区人民法院B、河西区人民法院C、市中级人民法院D、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基层人民法院>>>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2节>地区管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域管辖。

《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10.甲、乙、丙三人涉嫌共同盗窃,在侦查过程中,丙突发心脏病死亡。

在审判阶段,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将甲、乙以及丙的唯一遗产继承人丁列为被告。

如果丁宣布放弃继承,那么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A、将丁列为被告,丁承担赔偿责任B、将丁列为被告,但丁不承担赔偿责任C、不将丁列为被告,其赔偿责任由甲、乙承担D、不将丁列为被告,原告无法获得应赔偿的份额>>>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9章>第2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概念与范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行为人已经死亡,并且其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则不应将其继承人列为被告,也不应判处其继承人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由于所有的共同加害人对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赔偿承担连带责任,因此法院可判处其他被告人承担赔偿责任。

《刑诉解释》第143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1)刑事被告人以及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2)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3)死刑罪犯的遗产继承人;(4)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5)对被害人的物质损11.甲、乙、丙三人共同进行抢劫,甲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乙、丙二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关于本案的程序,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对甲的死刑复核期间,乙丙部分判决裁定肯定不发生法律效力B、对甲的死刑复核期间,乙丙部分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则可以直接执行C、复核的法院发现对其他被告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可以直接改判D、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时,应当只对甲的死刑部分进行审查>>>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7章>第2节>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复核后的处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共同犯罪中部分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死刑复核程序。

《刑诉解释》第352条规定:对有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