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气污染防治-2016-解读
大气污染防治-2016-解读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7
雾霾的定义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气溶胶系统;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它也能使 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 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大气污染防治
1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1
国家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6年1月 1月正式实施,这是继新《环保法》颁布实 施以来新修订的第一部环保专项法律。现 将新法重点内容传达如下:
2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2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共分8章129条,相 比旧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增加了63条, 本法修订后主要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 标。将近年来联防联控、源头治理、科技 治霾、重典治霾等大气污染治理经验法制 化。该法立法宗旨明确、制度主线清晰、 监管措施严密、处罚违法有力,体现了关 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顺应了公众对 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期待,明确了新时期大 3 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是一部符合当前 环保实际需要的法律。
9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9
雾霾的危害
1、雾霾对交通的危害
出现雾霾天气时,能见度低,引起视野障碍,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 发生交通事故。
10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10
国家法律法规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
大气污染防治是重大民生问题,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 》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国务院及地方相关法规的制定,环保部等部 门规章的出台以及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标准规范的完善,反映出国家 对大气污染防治越来越重视。
8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8
雾霾的危害
1、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对呼吸系统危害。雾霾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 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如果长期处于雾霾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雾霾天气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 急性发作。比如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的高,如果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 话,人体的汗就不容易排出,易造成胸闷、血压升高。
• 大气污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国日 益突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好大气 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
——2013年6月14日年国务院常务会议 11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11
国家法律法规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
为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早见成效,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 染防治十条措施(《大气十条》),指明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方向
新法强调了企业是执法的责任主体,提高 了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如违 法或超标排放的,处以最高一百万元的罚 款,并实施按日计罚制度。对监测数据造 假的,不仅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以 上五十万以下罚款。
5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5
主要内容
1 2 3 4 5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雾霾的定义
雾霾的危害
国家法律法规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
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 各地区PM2.5或PM10年均浓度下降 比例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清洁生产 煤炭管理与油品供应 考核指标 燃煤小锅炉整治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 完成情况 工业大气污染治理 城市扬尘污染控制 13 机动车污染防治 建筑节能与供热计量 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投入
居安思危
大气环境管理 杜渐防微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3
新法以标本兼治的理念,不仅制定严格的 治理措施,还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 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从根本上解决大气 污染的问题。 新法进一步规定了“污染物总量控制 和限期达标制度”、“对大气进行动态监 管”、“制定修改系列环境标准”、“重 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重污 4 染天气的应对预警机制”、“目标责任制 、约谈制和考核评价制”等系列严格细化 的法规制度。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4
1996年版本 2016年版本
17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17
国家法律法规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
为加强地方政府对环境信息的公开,规范空气质量指数报告,2016年1月1日 ,实施新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对空气质量指数实时 发布的内容进行统一规范。
18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18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 5、《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 6、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7、《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 8、《大气十条》
10 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12
国家法律法规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
为了确保《大气十条》的有效落实, 2014年4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明确地方人民政府 为《大气十条》实施的责任主体;并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大气污染 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年度和终期考核。
19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19
谢谢!
20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20
明确考核 强化政府责任 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实施考核, 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 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 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并逐步改善 要求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未标准城市的人民 政府应当及时编制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 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优化煤炭使用方式,推广煤炭清 洁高效利用,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协调重点区域内大气污染防 16 治工作;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 对处罚措施进行细化,增加了处罚额度,处罚上不封顶
参考资料 6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6Leabharlann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 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 况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煤烟型污染 。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 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一直在较高水平;机 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 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在不利的自然天气 条件与严重的大气污染“恶性循环”下, 7 导致了雾霾的出现。
1 2 3 4 5 6 7 8 9 减少污染物排放 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 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应急管理 12
15
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治、 “按日记罚”,甚至追究刑
要求政府公开环境信息,鼓励群众参与监督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突出公众参与
15
国家法律法规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
2016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从修订前的七章66条,扩展到现在的八章129条,首 次将考核写入新法,强化了地方政府责任,强调污染源头治理,加大了处罚力度。 大气污染防治法亮点分析
13
国家法律法规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
2014年7月18日,环保部联合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及能源局制定了《大 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将各项考核指 标进行量化,确保考核落到实处。 各地区为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制定“蓝天计划”,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目 标任务,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4年至2015年初,各省、直辖市纷纷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加强 各自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及监督管理。《条例》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进行具体部署,并明确了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职责 。 为进一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督促地方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环境保护部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每月定期开展一次大气污染 防治督查行动,并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向社会公开通报。
新环保法“六大亮点”
明确原则 明确责任 针对性治理雾霾 完善制度 加大处罚力度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
建立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及区域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制度、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等 事责任
加强标准控制
强调源头治理 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和 重污染天气应对 加大处罚力度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16
国家法律法规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
为了加强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监督与管理,2016年1月1日,实施新修订的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标准》根据环境功能区域对各项大气污染指标进 行了量化,对PM10指标要求更严,同时增加了PM2.5指标要求。
14
居安思危
杜渐防微
14
国家法律法规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
2015年实施新修订《环境保护法》-史上最严环保法
新环保法首次以条文形式将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基本国策, 突出强调政府监管职责,划定生态红线,加强环保宣传 (明确6月5日为环境日),提出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强调信息公开 与公众参与,加大处罚力度。 新环保法的执 行不是“棉花 棒”,是“撒 手锏” -李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