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措施与方法初中物理教学措施与方法一、各种教学方法简介(一)基本教学方法1.观察法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眼看、耳闻、鼻嗅、舌尝、手摸,有目的地了解有关物理现象,然后通过思考,获得正确结论。
这种教学方法,叫观察教学法,简称观察法。
应该指出,这里所指的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而是广义的观察。
观察法的模式是:①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②明确观察的内容。
③观察和记录。
④分析观察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观察法的特点是:观察对象直观鲜明,能激发学习兴趣。
从观察获得的感性材料,需要经过思维加工,才能形成概念、规律。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实验法实验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取得实验数据,通过验证和探索,获得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
从广义来说,除学生分组实验外,还包括课外科技活动、科技小制作等。
实验法的模式是:①提出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
②选择实验仪器,掌握仪器使用方法。
③设计实验方案,了解实验步骤。
④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法的特点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的感性材料丰富、深刻,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进行解释、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
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当然,讲授与启发并非对立,讲授不一定就是注入式的。
只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抓住重点,突破关键,不要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这样的讲授法就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模式是设疑→释疑→解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讲授法的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物理教学的各种形式及各种方法,都必须辅以讲授法,使其相互配合。
4.自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独立地进行学习以获得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叫自学法。
自学法的模式是:提出提纲→阅读教材→解疑析难。
自学法的特点是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能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但是,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自学,不喜欢阅读自然科学的教材。
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地给予具体指导,如编写自学提纲、编拟思考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增强自学能力。
5.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讨论,并加以总结,从而获得知识、训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叫讨论法。
讨论法的模式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讨论法的特点是:通过对教师布置问题的讨论,可以分清是非、纠正错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讨论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主体的地位。
(二)国外流行的教学方法1.发现法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首先提出来的,其理论基础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在教帅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的习惯和能力。
发现法的模式是由四个阶段组成的:①自觉阶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②探索阶段:提出问题,明确要求,使问题具体化。
③整理阶段:理解感知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提出假设。
④发展阶段:运用探索所得的结论,加以巩固、深化和创新。
发现法的特点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但是,发现法忽视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知识这一教学特点,把科学研究中的发现方法移植到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按照“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势必加重师生负担,削弱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影响教学的进度。
2.掌握学习法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法”,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广为使用,也被我国广大中学物理教师所关注。
这一教学方法的基本精神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制定教学目标,并按此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测试、评价和矫正。
掌握学习法的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①制定教学目标;②测试;③评价;④矫正。
掌握学习法的特点是教学目的具体、明确、重视反馈和调控,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根据下列两个原则。
(一)择优性原则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亦有它的不足之处。
教学实践表明,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相同的。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初中“物体的沉浮条件”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下列三种:1.讲授法因为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二力平衡条件”知识密切相关,是属于派生性的知识,可以运用讲授法。
通过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2.观察法教师通过下列几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步步深入,从而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①把铁块、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铁块沉入水底,而木块浮在水面。
②把一枚大头针和木块(大头针的重量小于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大头针仍然沉入水底,木块浮在水面。
③把一个小铁盒竖着放入水中,则沉入水底,而平放时却浮于水面。
3.实验法把上述三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分析实验所提供的物理情景,从而认识物体的沉浮条件。
这三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可根据学校实验设备条件和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教师本身的擅长加以选择。
(二)综合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只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博采众法之长,加以综合运用。
一般来说,一节课应以一至二种教学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的方法,发挥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扬长补短、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如“物体的沉浮条件”这节课的教学,往往是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观察法,或者以观察法为主,辅以讨论法和讲授法,或者以实验法为主,用讲授法加以配合,边讲边实验。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中考复习计划中考日益临近,学子们的心被揪得紧紧地,家长们的心也被揪得紧紧地,老师们忙着在组织学生进行中考备考复习。
为了让学生把握住这一次再认识,再巩固,再提高的机会,能在中考中考出优秀的成绩,让家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们物理备课组全体老师群策群力,讨论后制定出以下总复习计划:一、把握中考命题脉搏,做到心中有数“大海航行靠舵手”,凡事要获得成功,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方向,方向对头已是成功的一半。
中考要考好,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导是关键。
我们认真总结了近两年中考命题的特点,得到以下结论:中考命题是以《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标准为依据,以现行课本为依据,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
依照这样的要求,方向明确了,心中有数了,老师才能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二、有计划性,针对性复习,决胜千里根据中考命题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物理科的中考复习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时间:3月初-----5月初)1、这一轮复习也称巩固阶段的复习,把学生学过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物理实验(包括测量工具的使用)进行系统地回顾、整理,既不加深也不降低要求,做到既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要求,又能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在这阶段的复习中主要要做到: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因为课本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那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而是要求学生能依据具体事例,建立物理模型,会辨认出应该用的物理原理或公式,从而达到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同时配套《创新优化---中考复习》和《中考复习一本通》作为复习参考资料。
2、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别,层次差别,分别给予个别指导,及时补缺补漏,转化差生。
3、加强实验课复习。
根据本学科特点以及以往学生对实验较为薄弱的弱点,加强复习,特别要指导学生明确每个实验现象发生的条件,产生的原因和解释现象的方法。
并增加开放性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
4、精炼习题,不搞题海战术。
宁可教师多做习题,不让学生做无用功。
设计,精选,优化题目后再给学生练习,发展他们的能力,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复习的效果。
5、安排单元过关测试。
每复习一至二个单元就进行一次单元过关测试,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适当设计探索性,开放性及涉及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的题目让他们训练,考后及时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则给予及时补缺补漏。
第二轮复习:(时间:5月初质检考后—6月初)这一阶段的复习也称综合阶段复习。
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专题进行复习。
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
在这个阶段的复习中,大致要做到以下两点:1、抓住主线,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四大板块。
每一部分一般都有“概念、材料、能源这根主线。
复习过程中,要抓住这根主线将零星的概念穿成一个知识网。
它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2、利用类比,抓住知识的本质(1)有些物理概念,尽管物理知识不同,但定义方法相同或类似,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归类比较,着重复习一两个概念,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对于一些本质不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则进行对比、比较,可消除模糊认识。
(3)把多个知识点链接在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事件上来,从而达到帮助记忆和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第三轮复习:(时间:6月初---6月20日)这一阶段复习也称提高阶段复习。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我们提出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的要求.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
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插漏补缺。
教师在这个阶段注意学生的状态变化,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应考技巧、策略、心理上的辅导,帮助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技巧上、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应考准备,使走进考场的每一个学生都胸有成竹,战之必胜。
201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计划表(第二、三轮)中考物理复习计划每年的中考复习,大家都在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大家都是知道教导初三学生对物理的学习要活,要实,注意知识考察新的变化。
大家都各自进行了精心的策划,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法如下就是我们学校的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计划和教学指导:一、复习计划第一阶段全面章节复习阶段,全面系统复习一遍,要求以课本为基础,重视课文重要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