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象山港典型排污口弧菌、S元素转化细菌丰度调查【开题报告】

象山港典型排污口弧菌、S元素转化细菌丰度调查【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生物工程
象山港典型排污口弧菌、S元素转化细菌丰度调查
1.课题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几十年来,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大量排放加大了海洋生态的脆弱性。近岸海域环境质量逐年下降和近海污染程度与范围不断扩大对海岸环境、海洋资源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使海域环境持续恶化。无节制的陆源污染物的排放入海是造成近岸海域环境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浙江作为沿海经济高度发达的省份,经济发展与沿海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相当突出。
2011年10月-2011年11月文献资料查找,试验方案确定,准备试验材料。
2011年11月-2011年12月弧菌、硫化细菌和年1月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
2012年3月-2012年4月完成数据分析,撰写论文
2012年4月-2012年4月论文修改整理
4.参考文献
2.2.预期目标:用微生物平板培养技术培养水样中的弧菌,微生物试管培养技术培养硫化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获得海洋细菌总数以及细菌丰度的分布规律以及时间、理化因子、营养条件等对细菌丰度的影响。
2.3.研究方案:
2.3.1.实验前准备:3种细菌培养基的配置,枪头、离心管、量筒等实验用品的灭菌处理,无菌水的准备。
本文重点对奉化下陈排污口、颜公河排污口、国华电厂附近海域的3种细菌的丰度进行调查其与环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排污口附近海域的生态效应,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电厂温排水排放区环境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预期目标和研究方案
2.1.2.1研究的主要内容:采用微生物的培养技术观察和计数水样中弧菌、硫化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的丰度。并分析细菌丰度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3]王海丽,杨季芳,陈吉刚.象山港国华电厂附近海域硫化细菌和硫酸盐还原化细菌的时空分布[J].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2010,2310-2311.
[4]史君贤,郑国兴,陈忠元.长江口区沉积物中硫化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数量分布[J].东海海洋, 1983(04):30-31.
[5]吴建平,蔡创华,周毅频.大亚湾网箱养殖水体弧菌种类组成及变化[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6,42-43.
[6]郑天伦,王国良,金珊.海水养殖动物弧菌病防治的研究进展[J].2002,372-373.
[1]肖慧.渤海湾近岸海域的细菌学研究及其在海岸带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132-140.
[2] Smith K A et al.Sorption of Gaseous Atmospheric Pollutants by Soils[J].SoilSci,1973, 116(4):313-319.
2.3.2.水样的采集:取象山港国华电厂附近海域、奉化下陈排污口、颜公河入海排污口、费家码头、峡山渔政码头水样,放入采样盒带回实验室。
2.3.3水样的接种:将水样用无菌水稀释成4个梯度,采用TCBS培养基用平板倾注法分离计数弧菌细菌丰度。采用2种液体培养基分离计数硫化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丰度。
3.课题进度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