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5高考志愿填报50问

2005高考志愿填报50问

2005高考志愿填报50问--六类新老问题解答本月16日、17日参加高考的学生将迎来本科填报志愿的时间,这对广大考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今年高招有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也给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诸如“服从调剂”的取消以及四六级证书和加分政策的调整会给志愿的填报带来哪些影响等等。

此外,今年各招生学校新设置的2400多个本科专业中,很多特色专业应运而生。

这些特色专业在全国范围内虽然只在少数高校才有,但是该不该报考也同样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为此本刊日前特地采访了高招方面的有关专家,对今年招生政策的变化、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填报应避免的误区、新增专业报考、特殊考生报考等围绕高考志愿填报的六大类新老问题,以50问的形式为家长和学生进行解答。

2005年高招有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考生和家长的一些全新问题。

诸如“服从调剂”的取消以及四六级证书和加分政策的调整都会给志愿的填报带来影响。

此外,在今年高考新设置的2400多个本科专业中,很多特色专业应运而生。

这些特色专业在全国范围内虽然只在少数高校才有,但是也同样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就这些新变化引发的问题,本刊特请专家作了解答。

新变化篇1.据说今年“服从调剂”发生了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什么?答:今年北京高考填报志愿取消了志愿表中“服从调剂”栏。

在每个批次的顺序志愿录取完成之后,都将公布剩余计划,重新征求考生志愿。

每个批次录取结束后,达到控制分数线未被录取的考生,可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或相关媒体查询本批次剩余招生计划,重新填报剩余招生计划的志愿。

2.最近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会对选择专业有哪些影响?答:四六级证书与毕业证挂钩是学校行为,应该对选择专业没有影响。

3.对于有加分的考生,是按照实际考分录取还是按加分后的考分录取?答:有以下几类考生可在原有分数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

他们分别是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的应届毕业生;*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市级体育比赛获单项前五名或集体前三名主力队员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应届毕业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备注:“*”只适用于在京高校招生)4.三好学生和奥赛成绩与高考脱钩之后,考生和家长应该如何应对?答:首先,目前三好学生称号和奥赛成绩对于高招时加分乃至保送仍然是有意义的,相关规定并没有变化。

新增专业篇5.今年又新增了一大批新专业,有的专业比较“偏”和“专”,甚至很少听说,例如:水族科学与技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填报这些新专业是否有优势呢?答:高校能否开设某专业并非随心所欲,而是要在依托本校办学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市场要求,经过充分论证。

因此,高校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首开某专业,是该校相关学科实力比较出众的体现,这是新增专业的优势体现,所以鼓励家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选择填报。

6.填报新增专业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是不是这样的“偏门”应该热报呢?答:目前部分专业设置可能过于追求新,仅仅看这个行业现在很热门就盲目地开设专业,没有进行详细的市场研究、教学水平评估,不但学校没有完备的相关教学条件,而且这些行业很可能“昙花一现”,因此造成了一些专业的“短命”和“夭折”,使很多学生耽误了学习的机会甚至影响了未来的前程。

7.新专业的选择该不该追时髦?答:很多新专业名称非常新颖,比如金融工程、生物信息技术与管理、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看上去很时髦的专业名称,很多学生看着名字时髦就盲目报考的现象很常见。

需要提醒的是,专业名称和将来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一一对应。

建议考生和家长应该多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

考生们在填报时要对这些新专业有全面了解,尤其是学科方面、就业趋向和师资配备等,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

目前不少专业文理兼招,比如金融专业。

学理科的学生究竟希望从事科研,还是做一个金融分析师,要仔细考虑。

还要关注专业的发展前景,社会对此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否大。

选择专业时还应考虑该专业在学校中所处的位置,应聘者所学专业在他(她)的学校的地位是招聘单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8.新增的网络游戏专业对很多年轻学生很有吸引力,填报这个专业需要注意什么?答:网络游戏人才当前很火,但这并不代表其所有职位都是紧缺的。

目前最稀缺的是游戏策划,游戏策划是一个游戏好坏成败的关键。

需要家长注意的是这类人才的成长一半靠学习,另一半则是要看个人的悟性,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网游天才。

本专业方向集计算机技术、动画技术及电脑游戏设计制作技术为一体,重点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软件技术,掌握计算机动画技术,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设计与制作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以满足当前网络游戏市场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

9.新增设的与奥运相关的专业,例如体育场馆管理专业填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本专业是北京联合大学新设置的专业,该专业的目的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储备和培养一线专门人才,这是全国第一次招收该专业考生,毕业生全部是定向培养,将在各奥运体育场馆或体育俱乐部、会馆就业。

10.一些新专业是很有特色的,听说还有部分专业有继续深造的机会?答:的确如此,例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以后就可以报MPA。

学生毕业后可被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以后还可以报读MPA。

11.新专业的热门是否代表未来职业的热门呢?答: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

一个人的职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他所学的专业有着直接的关系。

专业虽然并不能决定某个人将来从事某项特定的具体职业,却基本上界定了未来职业的范围。

考生专业的选择要适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个人目标,最适合你潜能发展的专业就是最好的专业,而最热门的专业并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专业。

今年各高校新增的专业仍然有追逐热门的趋势。

但现在是热门的新专业并不代表四年后还是热门。

对于新专业,考生应该有一个对其生命力的基础判断。

12.高职按新专业目录招生录取,请问对录取工作有影响吗?答:新专业目录对考生填志愿影响不大。

所有考生都是第一次接触新专业目录,在报考公平性上没有区别。

如果有学校坚持要体现原来的专业方向,会在专业名称后加括号注明方向,如体育经营管理(高尔夫运动管理方向),考生可据此选择专业方向。

13.家长发现不少新专业是由原来的专科提升演变过来的,这些专业成为本科后教学基础是否牢靠?答:首先这些学校推出的新专业是与市场同步的。

比如“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这一专业原来是专科,现在列入了目录外的试点专业,是根据行业的发展推出的新专业。

这种专业名牌大学里不一定有,是在特定的商业背景学校才有的。

14.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为何今年的新增专业少?答:与往年相比,今年各个名牌高校新增设专业非常少。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没有新增任何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仅新增“物理学”、“化学”两个专业。

和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的传统重点高校情况不同,近年来,由普通本科院校和社会力量合办的独立学院是新增专业的主力,今年有近百所独立学院开设了110余种新专业,这些专业不仅包括文科专业,也包括大量理工类专业。

这样的情况出现比较有利于成绩中等的学生增加选择范围。

志愿填报指南:2005北京高校新增专业一览2005年北京高校新增专业一览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化学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并新增两个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本科专业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生物技术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北京语言大学:会计学专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情报学、犯罪学、公安管理学专业。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

国际关系学院:传播学、公共管理专业。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专业。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专业。

北京联合大学:绘画、应用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会计学专业。

北京物资学院: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专业。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动画专业。

北京印刷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财务管理专业。

北方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政治、投资学、广告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专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务、电子商务、城市管理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照明艺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北京电影学院:新推出五个方向:动画方面包括网络游戏、漫画、游戏设计、导演剪辑。

管理方面包括文化经纪人(专业考试已经结束)。

中国石油大学: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专业。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专业(理工类)。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统计学(理工类)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瑞典语、捷克语、荷兰语、马来语、泰语、印尼语、老挝语、缅甸语专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葡萄牙语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汉语言文学、电力工程与管理、给水排水工程、安全工程、工程造价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德语、地球物理学、信息安全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统计学、网络工程、工程管理、财务管理专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安全工程、劳动关系专业。

受访专家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北京新干线学校校长冯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楼丽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曾龙北京大学招办副主任刘明利政策每年都有不同的微调,但是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以本刊专访了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对考生和家长集中关心的政策类问题给出比较准确的解读。

对于特招、提招以及包括定向招生的特殊专业的报考,相当多的考生和家长都存在着一些疑问;本部分列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希望能对考生和家长起到解疑释惑的作用。

志愿填报指南:2005高招政策解读政策解读篇15.今年录取规则较以前有变化吗?答:今年高校在京招生继续实行计算机网上录取,即市高招办通过网络将考生电子档案信息传送到招生院校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招生学校审阅考生电子档案决定录取与否。

电子档案包括考生登记表、体检表及综合信息。

在录取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院校或专业不能满足招生计划,还有一些线上考生因填报志愿不合理而未被录取的情况。

对此,在各批次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根据情况将重新征集考生志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