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6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调查报告篇1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从1998到XX年,短短7年,中国大学生仅总数就从108万激增到XX多万。
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愈加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出现。
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
他们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
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因此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则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标题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
针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较高的现象。
xx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对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个学生做了一项“在校大学生月生活费多少”的调查,调查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费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
在他们班的学生当中,超过35%的学生拥有电脑、约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调查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
他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中的趋同心理、攀比心理。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多数同学在消费过程中“从众”性较强,这也就是大学生消费时的“趋同心理”。
趋同心理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
而趋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发展成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
许多大学生就是这样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优异的学业或特殊的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
xx则认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第一是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费,消费内容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第三是豪华型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第四是炫耀消费,把高消费当做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悬空消费,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第六是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学生调查报告范文示例[提要]*络学习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所以,对大学生关于*络学习方式的看法进行调查与分析,有利于认识现在大学生*络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改进现有的*络学习模式,提高大学生*络学习效率。
通过对上海市8所高校的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本文对调查数据及大学生的相关看法进行深入的统计和分析,得到重要结论。
最后,笔者对*络学习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络学习;大学生;问卷调查引言*络学习是大学生在与他所处的*络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各种有益的学习资源,并满足学习需求的一种新型学习活动;也是大学生在数字化生存时代的一种独特的生存状态,是通过不断地调节自我并与*络学习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
*络学习方式是*络学习的一种手段,是学生*络学习状态的一种体现,*络学习方式的优劣,可以直接影响*络学习效率。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才资源,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接班人,因而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捷的知识获取平台具有积极意义。
*络学习资源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还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尤其是在信息化脚步快速,*络覆盖范围较广的上海,*络学习以其快捷、灵活、成本小及信息量大等优势,成了大学生获取课外学习资源的重要途径。
事实证明,*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学者黄泽民认为,自主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
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来满足*络学习的需要。
而且,*络教育平台是一个为学习者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交流工具和助学工具的系统。
如果系统设计者能更多地了解学习者对*络教育平台的使用方式和特点,将有助于其开发出更合理易用的*络教育平台。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络学习现状,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问卷调查(一)调查目标及问卷设计。
调查目标:了解大学生*络学习的现状及对*络学习方式的认可程度。
并通过对这些看法的深入分析,发现现阶段*络学习方式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问卷设计: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进行了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以封闭性问题为主,兼有少量开放性问题。
问卷共涉及了10个题目,分为三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对*络学习方式的选择,对*络学习建议。
问卷题目层层递进,从各个角度进行题目的设计,从而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所需要的信息。
(二)调查过程。
此次调研是随机抽取上海部分大学的学生,通过现场发放,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填写的。
共调查了上海8所高校的学生,每个学校发放70份问卷,共发出了560份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是485份,回收率为87%。
其中,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上海一流大学共发放280份问卷,收回256份,回收率为91.4%;同时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4所高校发出280份问卷,收回229份,回收率为81.8%;下面针对问卷上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结论。
二、结论及分析(一)调查结果综述。
调查结果显示,*络学习已成为多数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且*络学习的途径以专业的文字形式为主呈现多样化。
同时,与传统课堂相比,*络学习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目前只能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但两者各具优势,可以互补。
从长期来看,*络学习方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结果分析。
下面对一些主要结论进行介绍和分析。
1、结论一: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经常通过*络来获得学习资料。
此结论是由问卷的第二题:“平时,你会通过*络来获取学习资料吗”得出的。
本题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由表1可知,有51.3%的学生会经常通过*络来获取学习材料,32%的学生通过*络来获取学习材料的频率是一般。
总体来看,*络学习已经被大学生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又一重要途径。
2、结论二:大学生选择通过*上的文章、论文等方式进行*络学习的现象较普遍。
这个结论是根据问卷中的第三题:“在进行*络学习时,您通常使用哪种方式”得出的,该问题的选项有:相关教学视频;*络上的文章、论文等参考资料;*上的习题及解答;*络论坛上讨论或问答;其他。
(按选项顺序依次排列,下同)如图1所示,在进行*络学习时,有44.5%的学生会通过相关教学视频获取学习资料,83.1%的学生会利用*上发布的文章、论文等形式的参考资料获得,41.9%的学生会通过*站上的习题及解答获得。
由此可见,学生*络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以*上的文章及论文等较为直观和专业的形式为主。
但是,通过分析我们也会发现,多数情况下学生是在进行单向的*络学习,缺少及时的沟通交流,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若要提高*络学习的效率,沟通平台应必不可少。
(图1)3、结论三:*络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两者各具优势,可以互补。
结论由问卷中的第七题:“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您对*络学习的观点是什么”获得,本题设置的选项有:不具备课堂教学优势,不可能代替传统教学;具有很好的优势,能够代替传统教学;两各具优势,能够很好地互补;特点不一样,适用于不同场合,不能串用。
如图2所示,与传统教学相比,72.6%的学生认为*络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各具优势,能够很好地互补,但同时84.9%的学生表示目前的学习是以课堂学习为主,*络学习只是起到相应的辅助作用。
所以,总体来看,*络学习目前仍处于不成熟阶段,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效用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传统课堂学习还有很多*络学习无法取代的地方。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络学习也以其独有的特点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成为课堂之外,学生获取资源的又一大途径。
所以,为了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应改革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满堂灌”授课改为课堂问题式、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更加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形成了新时代下更加开放进步的学习模式。
(图2)该问卷最后的题目为:“你认为目前的*络学习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根据调查统计的最终结果显示,现阶段*络学习还存在*络资源分布零散,内容良莠不齐,缺乏规范化和专业化等不完善之处。
为了营造更加完善的*络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分析*络学习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是有必要的。
三、*络学习存在的不足(一)*络资源缺乏系统管理,导致同一类资源不能很好地归类。
而且很多*站内容都相互独立,导致资源不流通,从而给学生的资源查询和归纳带来了阻碍。
另外,*络学习资源良莠不齐。
在缺少参考和对照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辨识正误,容易接收错误的信息。
(二)*络学习缺乏沟通和交流平台。
现在很多资源都是个人或组织发布而来的,内容及发布者都不是透明的。
当学生对某部分内容不理解时,没有适当的平台进行及时的提问,导致学习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真正地理解。
(三)专业性*站数量较少,且已有的*站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普及。
大学倡导的是自主学习、开放式学习,加之*络在大学得到普及,因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对*络资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所以,建立专业性资源分类*站具有良好的市场,会得到大学生的青睐和响应。
可是,目前专业性资源*站并不多,产生供求不平衡的现象。
即使是已有的专业性*站也还没有在大学生中间普及开来,从而导致专业性资源*站缺口较大。
四、对*络学习方式的改进建议基于上述提出的问题,对*络学习方式的改进有如下建议:(一)各高校可以从自身出发,建立资源分类性*站。
事实上,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一些专业的课程*站,为学生提供一些课程的内容及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