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及基本职业道德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及基本职业道德
道德的三层含义:1 由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关系 (即物质利益关系)决定 ;2以善与恶、好与坏 、偏私与公正等作为标准 ;3依靠社会舆论和人 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 ,属于社会 上层建筑领域 。
道德的三大表现形式(三大领域 )
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P4)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P4)
国家社会健康发展 的重要保障
确立职业理想——提高社会责任感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理念——集中智
慧和力量 通过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引导职业行为
·规范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
通过岗位责任的总体规定——使员工明白 职业活动的基本要求
通过具体的操作规程和违规处罚规则—— 让员工明白职业行为底线
整合功能分为两种类型
硬性整合:硬性要求是企业伦理的底线, 是职业道德的禁区。
柔性整合:通过职业道德精神的有效应用 ,凝聚力量、鼓舞士气、增强战斗力。
整合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
通过企业目标——吸引员工注意力,促进 组织凝聚力
通过企业价值理念——调整内部利益关系 (矛盾、分歧)
通过硬性要求——消除越轨的思想和行为
激励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
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员工树立崇高职业 理想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 主要做法与经验 P20
1 加强道德立法工作(美国《从政职业法》 、英国《荣誉法典》);
2 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 3 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职业道德对职业关系的调整
说服教育 借助规章、制度、法律规范等硬性要求进
行调解 将其精神贯穿于绩效考核、评聘上岗之中
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原始社会——萌芽; 奴隶社会——形成; 封建社会——规范化、行业化
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
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 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 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最重要的
、奋力拼搏、艰苦奋斗的作风等
·职业道德的特征
鲜明的行业性 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一定的强制性 相对稳定性 利益相关性
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P11
导向:引导职业活动方向 规范:促进职业活动规范化和标准化 整合:凝聚人心、协调统一 激励:激发从业人员产生内在动力
导向功能表现在三方面
职业理想——形成职业态度的基础,实现职业目 标的精神动力
职业态度——从业者的精神境界、职业道德素质 和劳动态度的重要体现
职业义务——我国每一位从业者的职业义务:维 护国家、集体利益,为人民服务
职业纪律——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 职业良心 职业荣誉 职业作风——具体表现有:尽职尽责、诚实守信
·道德评价及其特点
道德评价: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 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 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
道德评价的特点:扩散性、持久性。
国外传播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对其他人 或者事物产生不良评价时,它一般会把自 己的一件传播给大约250人。
职业
职业: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所从 事的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具有某种专门业务活动 的、相对稳定的工作。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职业道德
考试基本情况
职业道德20%,理论知识80% 8个单选,8个多选,9个个人情况表述 2003年第一次职业道德考试;2007年新版教
材使用
课程总目录
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章 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职业化与职业道德
基础理论
第四章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第五章 职业道德修养
第六章 敬业
第七章 诚信
第八章 公道 第九章 纪律
具体要求
第十章 节约
第十一章 合作
第十二章 奉献
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道德与职业道德 第二节 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
特点
道德
道德定义 :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 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 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P3)
职业的三层含义:1 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2 通 过职业劳动使自己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水平不断 得到发展和完善;3 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履行 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承担特定社会责任是职业 的本质。
职业是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机统一 当代职业的两大特点:精细化、专业化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 的总和。
通过榜样、典型的示范——提供行为坐标 参照系
通过考评奖惩机制——满足员工物质精神 需要、产生精神动力、挖掘潜力
技术人员的“双线性”考核
专业技术职务考核 实际技术水平考核
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调整职业利益关系(行业与社会、企业内 部从业人员之间、职业与顾客之间),维 护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 形成(社会风尚是人们精神面貌的综合反 映,归根结底是现实生活关系的反映)
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 业之间的关系。
它是职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 域的具体体现。
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产物。 任何一种职业活动都体现着职业责任、职业权利和职业利
益的高度统一。 职业道德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传统美德和做人规范之一 ) 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以礼待人的相关表述
“仁”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 原则,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仁”的外在表现之一是“礼”,具体要求是以 礼待人,荀子把“礼”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
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的精华
社会责任至上 敬业 诚信 创新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内容上存在 部分重叠现象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调节范围:道德适用范围广 调节主体(依靠力量):法律依靠国家司
法部门强制执行,道德依靠社会舆论、风 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调节方式: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性 特点,道德具有自觉性、事前性特点。(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