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判断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判断题

1、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
2、要实现真正的自由就要摆脱纪律的束缚。

(×)
3、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执法为民,其根本保证是公平正义。

(×)
4、普遍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是有效的。

(×)
5、“法律至上”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但是没有“宪法至上”,“法律至上”就很难实现。

(√)
6、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首要任务是进行民法知识的宣传教育。

(×)
7、宪法确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全民首要的。

根本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权利。

(√)
8、一个公民,只要自己远离犯罪,就不会参与到行政诉讼当中。

(×)
9、民事审判程序包括第一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

(√)
10、我国的民事举证一般实行“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

(√)
11、有社会危害性就一定是犯罪。

(×)
12、强调法治就会妨碍公民行使自由(×)
13、在新形势下,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在为人民服务中,包含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
14、中职学生还未走向工作岗位,就不必学习工作方面的礼仪。

(×)
15、品德不好的人往往为人们所厌弃,往往什么事都难以做成。

(√)
16、职业道德有助于个人事业成功,对社会没有什么作用。

(×)
1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一个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

(√)
18、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是针对个人职业而言的,非工作时间可不必遵守。

(×)
19、王东故意扰乱课堂纪律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他与老师发生顶撞。

这就是“自尊”(×)
20、服务和奉献的过程是职业历练的过程,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没什么用。

(×)
21、正确认识自己,就是自我欣赏。

自我评价。

(×)
22、个人的自尊自信高于国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

(×)
23、个人礼仪修养的核心是养成高超的沟通技巧。

(×)
24、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

从严要求,才能形成良好习惯。

(√)
25、交往礼仪在不同的场合的要求是相同的。

(×)
26、自觉地接受礼仪约束的人,被认为是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
27、在人际交往中,要容纳不同的观点。

看法和行为,做到求同存异。

(√)
28、在交往中,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对象要疏远排斥。

(×)
29、人格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磨炼而提升。

(√)
30、中职学生还未走向工作岗位,就不必学习工作方面的礼仪。

(×)
31、任何一份合同,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离不开提出条件到接受条件的过程。

(√)
32、守信与诚实是并列关系,守信可以离开诚信而存在。

(×)
33、慎独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
34、违章违纪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必是违章违纪。

(√)
35、凡是宪法所禁止或否定的,我们都不要去做,但自己做到即可,不必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
36、保护未成年人要按照成年人的思维,不能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

(×)
37、刑罚中的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
38、自然人有出生便有民事行为能力。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