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布局研究

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布局研究


择交通枢纽中心地带,保证物流园区网络能与运输枢 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体系,保证国家重点基础性物
纽网络相适应;③考虑经济合理性,包括运输方式的选 资的有效运输,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生产方面
择与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在物流园区经营的 创造了深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员利益的实现等。
近几年,铁路在发挥大宗物资运输主力作用和中
路“十一五”规划,我国将建设18个铁路物流中心,并
1.2 建设模式
依托相关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积极推进双层集装
由于物流园区投资较大,涉及多个方面且具有公 箱运输通道建设,部分特大城市间率先实现双层集装
益性特征,因此国外物流园区的建设都有政府参与。 箱运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
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政府在物流园区中的角色 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对外贸易和港口发展需要,满足
也不尽相同。目前,发达国家物流园区建设模式的代 货主对便捷、安全和门到门运输的要求。
表主要是“联邦政府统筹规划、州政府扶植建设、企业
目前,上海芦潮港、昆明铁路物流中心已建成投
自主经营”的德国模式和“政府统一规划集资、行业协 入使用,西藏那曲铁路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厦门前
会组织集资、企业自主经营”的日本模式。
1 国外物流园区布局与建设
1.1 空间布局 国外的物流园区大多是在市中心区边缘或市区
边缘、交通条件较好、用地充足的地方。为吸引配送 中心等物流企业在物流园区集聚,在空间布局上还考
车站应加大职工收入增长幅度的宣传力度,引导职工 正确看待劳动付出和收入的关系。
(6)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当前车站并不是专业人 才和优秀干部多了,而是急需一批业务精、懂管理、善 于钻研、勤奋务实的干部和人才。目前,干部的培训 还存在“灯下黑”的现象,培训职工多,干部业务学习 少,在培养机制和培训制度上还不健全,加大人才培 养力度势在必行。
虑了物流市场需求、地价、交通设施、劳动力成本和环 数量、规模及功能,并报中央主务大臣审批。
境等经济、社会、自然等多方面因素。
2 我国铁路物流基地发展现状
德国在全国范围内布置物流园区(德国称为货运
村)时,主要考虑 3个方面的因素:①物流园区至少要
作为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的主动脉,铁路在我国的
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连接,特别是公路和铁路;②要选 流通体系中起到重要的骨干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和
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武汉、郑州、广州、西
(1) 一级铁路物流节点城市。处于铁路网点或网 安、乌鲁木齐、重庆、成都12个城市作为一级铁路物流
端,具备大规模、完善的物流设施,具有交通便利、信 节点城市。
75
第 30 卷 第 10 期
现代物流
铁道运输与经济
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布局研究 韩伯领 等
到其在规划年份 2010 年、2015 年货运量的预测值(见 其 他 运 输 方 式 有 机 衔
表1),作为选取铁路物流节点城市差比值,P 为小误差频率[3]。表 2为灰 物流综合服务,进行全
色预测模型精度等级。
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物流
步骤 3: 对照表 2可知,预测结果中有 88%可以 活动,执行中枢功能的
摘 要:在分析论述国外物流园区布局与建设 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铁路物流基地的发展现状, 提出铁路综合物流基地的布局思路和原则,以及 布局方法和步骤。 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 展状况与需要,采用灰色预测方法确定了两级铁 路物流节点城市,建设全国性铁路物流基地和区 域性铁路物流基地,对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布局提 出构想。 关键词:铁路网;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布局
日本的物流园区(日本称为物流团地)一般选在 长距离运输优势的同时,努力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
以都市外围的高速道路网和铁路网交叉处为中心的 展的需求,货运以快速和重载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保
10 km半径范围内。认为这样能确立物流园区的交通 证了点线能力协调。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
优势及与都市内配送的衔接优势。
期下来许多职工不免感觉工作压力较大。车站各级 组织应从关心职工身心健康和保护职工切身利益的 角度出发,采取措施缓解职工压力;切实关心职工尤其 是特困职工的生活;适时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活 跃职工文化生活;聘请专家学者就自我调节工作生活 压力进行专题讲座,使每位职工掌握自我减压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成文.企业员工满意度测评方法及实证研究[J].成都:四川
达到合格,并且 64%的预测结果良好。
大型物流节点城市。在所选定的节点城市建设全国
步骤 4: 铁路物流节点城市等级划分。根据地位、 性铁路物流基地。根据物流需求预测,选取28个铁
规模、功能、物流水平、服务范围等方面的差异,将铁 路物流节点城市,并将其划分为两个等级。初步拟定
路物流节点划分为以下两个等级。
度上反映物流需求的
变 化 规 律 ,并 通 过 对
货运量的预测得到物
流需求的未来变化趋
势。采用灰色预测模
型预测各城市的物流
需 求 ,并 根 据 精 度 等
级结果确定候选城市。
步骤1:按照各直
辖 市 、省 会 城 市 和 计
划 单 列 城 市 、重 要 交
通 枢 纽 城 市 、边 贸 口
岸城市选出47个备选
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十一五”规划的逐 步实施,大规模客运专线和快速铁路的建设,以
及实行客、货运分线,将使铁路运能和运量矛盾逐步 得到缓解,为广大货主和社会提供更快捷、更优质的 服务成为可能。如何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在国家运 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满足货主和社会对铁路运输的 需求成为面临的重要课题[1]。铁路综合物流基地既 是铁路网整体能力的有机组成,也是铁路货运与社会 运输市场的联系节点。本文通过对铁路综合物流基 地的布局研究,提出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布局设想。
外,每个州都对一些项目进行投资。整个经济援助要 托于铁路运输网络体系,以铁路货物运输为核心,同
由当地政府、州政府至联邦政府进行协调。德国各级 时经营货物的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
政府对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虽有资金投入,但并 及其他增值服务活动,是集约化、大规模物流设施集
不直接参与物流园区的经营活动,而是通过参股的方 中地和物流线路的交汇地[2]。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5): 34-37. [2]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2008-08-25 责任编辑:林 欣
73
第 30 卷 第 10 期
现代物流
铁道运输与经济
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布局研究 韩伯领 等
式加入物流园区的经济责任单位。
根据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定位,铁路物流节
(2) 日本模式。日本政府把全日本的大型物流基 点城市布局的总体原则应与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生
地建设的总体规划交给了通产省、运输省、农林水产 产力布局相适应,与国家综合运输枢纽相衔接,与全
省、建设省和经济企划厅等 5 省厅主务大臣,由他们制 国及区域物流发展相协调,综合考虑现有物流资源和
铁道运输与经济
现代物流
不能全部代表物流服 务 的 作 业 量 ,但 运 输
表1 21个城市的货运量预测值
万t
是物流过程中的最基
本 活 动 ,贯 穿 于 整 个
物 流 过 程 ,且 运 输 量
也必然决定着相关物
流业(如搬运装卸、包
装等)的需求量。 因
此 ,用 货 运 量 表 示 物
流 需 求 ,能 在 一 定 程
铁道运输与经济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文章编号:1003-1421(2008)10-0073-04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B
现代物流
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布局研究
韩伯领 1,陈娅娜 2,周 茵 2,张晓东 3
(1.铁道部 运输局,北京 100844;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081;3.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
场铁路物流中心、满洲里铁路物流中心正在规划中。
(1) 德国模式。德国政府掌握着物流园区的建设
3 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布局构想
主权。物流园区中建筑或设施最后能否得到审批通
过是当地政府的权利,但是这级政府并不对物流园区 3.1 布局思路和原则
的建设提供很多资金。物流园区实际上是一个工业
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布局规划的基本思路是首先
珠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西北新疆地区。16个二
3.3 布局结果评价
级铁路物流节点城市总辐射范围可涵盖既有铁路物
所选定的枢纽节点城市在区域分布上较均衡,除 流节点,且包含了政策带动性作用极强的西藏地区。
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重要 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布局如图 1 所示。
注:红色线条连接的点是一级物流节点城市;绿色线条连接的点是二级物流节点城市。 图1 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布局示意图
定全日本共通的基本事项,决定建设流通基地的城市。 节点城市的经济水平与基础设施等条件。
凡需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城市,均以 3.2 布局方法和步骤
本地区的城市规划为原则,决定物流基地的建设地点、
本文通过货运量来表示物流需求。虽然货运量
74
第 30 卷 第 10 期
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布局研究 韩伯领 等
参考文献: [1] 陈娅娜.建设铁路综合物流基地相关问题分析[J].铁道货运,
2007, (12): 4-7. [2] 张晓东.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物资出版
社,2004.
[3] 周 茵.残差灰色预测模型在物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J].铁道 运输与经济,2007,29(11): 59-61. 收稿日期:2008-08-04 基金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06F024) 责任编辑:黄宣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