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全面版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全面版


核心要点突破
几种物质的循环参考图解 1.碳循环过程
(1)由上图可知 ①生产者将 CO2 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中的碳,可表示为: CO2+H2O―生―产→者 糖类、蛋白质、脂肪。 ②含碳有机物―食―物→链 各级消费者。
③有机物生产者、呼―消吸―费作→者用、分解者CO2+H2O―释―放→大气中。 ④生产者、消费者遗体、排泄物等―分―解→者 CO2―释―放→大气中。
者的有机物。进入该系统的二氧化碳量,即生 产者固定的二氧化碳量,大于各营养级的h分 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故A错误;流向分解 者的有机物(k)经分解者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无机 盐后才能被生产者利用,故C错误;在生态系
统中,物质可循环利用,能量只能单向流动, 不能循环利用,故D错误。
跟踪训练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 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培养开拓创新 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意识 2.通过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形成对自 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 念,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情景导引 秋天,勤劳的环卫工人清扫街道上,的落叶后运往 垃圾场,落叶中的各种,营养被“运走了”,使得 土壤中的含量,有所减少,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影 响物质循环和不同库中物质的含量。你认为这种 分析有道理吗?
例1 (2009年高考重庆卷)如图是某森林生态 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 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 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 量相等 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
的量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⑤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大气中。
(2)特点 ①碳循环的形式:主要是CO2。 ②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CO2和碳酸盐。 ③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④碳进入生物体的主要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
作用。
⑤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的途径:食物链和食物
网。
⑥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c.化石燃料等的燃烧。
请据图回答: (1) 生 态 系 统 的 碳 循 环 是 指 碳 元 素 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不断循环 的过程。 (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 表 的 生 物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Y 的 细 胞 结 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自主梳理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概念:又称为_生__物__地__球__化__学__循__,是指在生 态系统中,组成生环物体的C、H、O、N、P、Ca 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_无__机__环_境__到_生__物__群__落___, 再回到__无__机__环__境__的循环。 2.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物质循环的_动__力__来自能量,而物质又是能量的 _载__体__,保证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伴随。
4.人类活动影响——水体富营养化 (1)原因:水体中_N__、__P_含量过多。 (2)结果:_藻__类___等过度繁殖导致生态系统的稳 态被破坏。 思考感悟 2.碳在生物群落中以什么形式传递? 【提示】 碳水化合物。
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同于能量流动,物 质 可 以 被 生 物 群 落 _反__复__利__用__ , 而 能 量 流 动 是 _单__向__的、逐级递减的,是_不__循__环__的。 2.联系: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环,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使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紧密地联系在 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物质循环的动力来 自能量,而物质又是能量的_载__体___,以保证能量 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问题。解答本题可从以下
几个方面分析: (1)明确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2)明确碳循环的具体途径。 (3)正确分析示意图所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尝试解答】 B 【解析】 据图判断:h表示各营养级呼吸消 耗的有机物;i表示被下一个营养级摄入的有机 物;k表示通过生物的遗体、粪便等流入分解
4.2.2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课件(苏教版必修3 )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课标领航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 程及其特点 2.理解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3.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的过 程及其特点 2.能进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 关系分析和应用 3.联系实际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 危害,探讨避免温室效应的措施
2.氮循环的过程
【规律总结】 两种物质循环的比较
比较项目
碳循环
氮循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进入生态系 统的途径
植物等的光合作 用,某些细菌的
化能合成作用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 收,固氮微生物的固
氮作用
进入生态系 统的形式
CO2
NH3、NO、NO、N2
返回无机自 然界的形式
CO2
NH3、NO、NO、N2
分解者分解、生 分解者分解、细菌
返回途径 物的呼吸作用、 (包括硝化细菌和亚
燃烧
硝化细菌)的代谢
3.水循环 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 60%~95%,体内进行的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 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降雨、植物的蒸 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如下图。
特别提醒 (1)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 素,而不是化合物。(2)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 圈,具有全球性、循环性的特点。
思考感悟 1.既然物质是循环的,为什么人们还不断向农 田中施加氮肥? 【提示】 物质在生物圈范围内是循环的。农田 中不断有粮食产出,所以要不断施加氮肥。
3.举例
①影响因素:太阳能、_大__气__环___流__等
②主要环节:降水和_蒸__发___ (1)水循环 ③意义满 影足 响生 各物 类体__营_的_养_各_物_种_质____生__在_命_地_活_球_动__上的分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