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矿工程复习题

采矿工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有用成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单位含量。

一般指矿石中有用成分的质量与矿石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

2、工业品位: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的矿体(矿段)的最低平均品位(也称最低可采品位)。

3、矿石的坚固性:是指矿石抵抗外力(机械、爆破)的能力,常用普氏系数f表示。

4、矿石的损失率:开采过程中损失的矿石量与工业储量的百分比
5、矿石贫化:是指采出矿石品位低于工业储量平均品位的现象
6、金属矿石:含有金属成分的矿石
7、金属矿床:一定区域内金属矿体的总称。

8、矿岩稳固性:是指矿石和围岩允许暴露的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性质9、充填倍线:充填倍线可以理解为单位压头所负担的输送砂浆的距离。

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充填能力,倍线大,则流速小,充填能力低,并容易造成堵塞现象。

倍线小,则流速大,管道磨损大,并容易发生事故。

充填倍线应控制在2~6之间。

10、地表下沉盆地主断面:通过移动盆地内的最大下沉点沿煤层走向的垂直断面。

11、采矿方法:在矿块中进行的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地总和。

12、剥采比:所谓剥采比就是开采单位矿量所需剥离的岩石量。

二、填空题
1、矿体产状的三要素:倾向、走向、倾角
2、金属矿床的埋藏要素:矿体走向长度、矿体厚度、矿体倾角、矿体延伸深度
3、我国采掘工作的“八字方针”是:采掘并举,掘进先行
4、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中,对矿床开采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坚固性、结块性、氧化性、自燃性、稳固性、一些矿石的物理化学特性
5、矿床开采的步骤分为:矿床开拓、矿块采准切割、矿石回采
6、金属矿石按其所含金属种类可分为:贵重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黑色金属矿、稀有金属矿、放射性矿石
7、金属矿石按其所含金属矿物性质、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可分为:自然金属矿石、氧化矿石、 MnO2 、硫化矿石、混合矿石8、按充填料和输送方式可将充填采矿法分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分采充填(削壁充填)采矿法。

9、三级矿量又叫三级储量,是生产中按开采准备程度而划分的矿量。

1) 开拓矿量:完成开拓工程后圈定的矿量,按年产量计,要求保有3年以上。

2) 采准矿量:完成采准工程后圈定的矿量,按年产量计,要求保有1年以上。

3) 备采矿量:完成切割工程后圈定的矿量,按年产量计,要求保有0.5年以上。

10、按开采准备程度可将矿石储量分为:开拓矿量、采准矿量、备采矿量
11、金属矿床采矿方法分为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充填采矿法
12、采空区的处理方法可归纳为崩、充、撑、封四个字
13、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为前进式、后退式、混合式
14、阶段的开采顺序为上行式、下行式两种
15、矿床的开采原则为:贫富兼采,大小兼采,难易兼采,厚薄兼采
16、矿层开采后上覆岩层形成三个采动影响带,它们依次为:垮落带、断裂带、弯曲带17、矿层开采后下伏岩层形成两个采动影响带,它们依次为:层向裂隙带、弹性影响带
18、沿煤层工作面推进方向可分原始应力区、煤壁支撑区、离层区、重新压实区及稳定区五个区。

三、简答题
1、何谓“三下一上”开采?
答:“三下一上”开采,指的是在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含水层上的煤层的开采。

2、金属矿床落矿方法有哪几种。

答:落矿方法有爆破落矿、机械落矿、水力落矿、热熔落矿和溶浸落矿五种
3、金属矿床矿石搬运方法有哪几种。

答:重力运搬、机械运搬和爆力运搬三种
4、低压管理方法有哪几种。

答:地压管理方法人工支护;留矿留柱;崩落围岩;充填空区。

5、按低压管理方法不同,采矿方法分为哪几类?试分别叙述它们的基本特点、基本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答:按采场地压管理方法不同,将采矿方法分为三大类:
1、空场采矿法:空场法的使用条件是:矿岩稳固(稳固的概念是允许不支护的暴露面积为200~800m2,相当于5~20间教室)
2、崩落采矿法:为一步回采,随回采工作面推进,同时崩落围岩充填采空区,管理地压。

(类似煤矿的放顶煤)
崩落法的使用条件是:地表允许崩落;围岩易于陷落成块状;矿石中等稳固以上的急倾斜厚矿体。

3、充填采矿法:也是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两步回采,先采矿房,后采矿柱,在回采矿房时,随回采工作面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防止围岩垮落,而管理地压。

充填法的使用条件是:矿石价值高;需要提高回收率;特殊开采要求。

6、非煤矿床的特点是什么?
答:地质构造真复杂,形态品位变化大,赋存条件不稳定,矿石围岩都很硬。

7、留矿采矿法的特点和适应条件是什么?答:1)特点:留矿采矿法具有结构及回采工艺简单,采准工作量小,通风条件好,可以利用矿石自重放矿,便于分采、分运等优点。

但开采矿体厚度大时:①回采矿柱的矿石损失与贫化大;②工人在较大的暴露面下作业,安全性差;③平场工作量大。

而且采场长时间积压大量矿石(资金);选别留矿法矿块生产能力小、效率低和成本较高。

2)适用条件:此法主要适用于开采矿岩均稳固的急倾斜极薄和薄矿脉。

要求矿石不具有氧化、结块和自燃的性能。

(稳固:即允许不支护的暴露面积为200~800m2;急倾斜:倾角大于550;矿厚0.8~4m)
8、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优缺点点和适应条件是什么?
答:(1)优点:a 安全性好,结构简单,无复杂的底部结构;b 采准和回采工艺简单。

采准工作量小;c 回采作业面多,生产集中,
回采强度,管理方便;d 采准凿岩和出矿可在不同分段上平行进行,互不干扰;e 崩矿步距小,灵活性大,适应矿体的变化;f 采准和探矿能紧密配合;g 在允许贫化率较大时,矿石回收率高。

(2)缺点:a 通风困难;
b 矿石损失、变化大,一般损失率为20~30%,贫化率为15~20%;
c 设备维修量大。

(3)适用条件: a 地表和围岩允许陷落; b 矿石较稳固,上盘围岩易于崩落; c矿石不很贵重,品位不高,可选性好,允许有较大的贫化率;
d 急倾斜厚矿体或缓倾斜极厚矿体;
e 矿石中要求剔除夹石和分级出矿等。

9、建筑物下采矿有哪一些主要开采措施?答:1)减小地表最大下沉值;2)消除或减小开采影响的叠加;3)协调开采;4)消除开采边界的影响;5)合理地确定工作面与建筑物的相对位置;6)合理地确定工作面推进速度。

10、铁路下采煤的线路维修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1)路基的维修;2)线路下的维修;3)线路横向移动的维修;4)线路纵向的维修
11、突出矿井的准备巷道布置及施工有哪些要求?
答:1)要消除和尽可能减少导致突出发生的危险因素,避免产生地应力集中及在高应力区作业;2)有利于保护层开采,扩大抽放瓦斯范围和提高抽放效果;3)有利于建立完善可靠的采掘独立通风系统,提高矿井通风抗灾能力。

12、突出矿井合理的开拓巷道布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主要开拓井巷应避开突出煤层和地质构造带,在未形成矿井全风压通风之前不揭或尽量少揭突出煤层;2)开拓巷道布置应有利于矿井形成分区通风系统,建立多风井;3)开拓巷道布置要有利于建立抽放站及抽放系统。

13、试列举影响煤层群上行开采的主要因素。

答:1)层间距的影响,足够的层间距是上行开采的基本条件;
2)采高的影响,采高是影响上覆岩层破坏状况及其高度的根本因素;
3)采煤方法的影响,采煤方法是控制覆岩破坏高度的重要因素;
4)岩性及层间结构的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及层间结构影响覆岩破坏的高度;
5)岩层倾角的影响,煤层倾角主要影响采场上覆岩层破坏的空间形态;
6)时间的影响,上行开采时,上、下煤层的开采应间隔足够的时间。

14、简述煤层群上行开采的适用条件。

答:1)当上煤层顶板坚硬、煤质坚硬不易采出,周期来压强烈,或有冲击地压危险时;2)当上煤层含水量大,需要排除上煤层水患时;
3)当上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需要开
采下保护层时;
4)上部为劣质、薄及不稳定煤层,开采困难,长期达不到矿井设计能力,需要上下煤层或厚薄煤层搭配开采时;
5)建筑物、水体及铁路下采煤,需要先采下煤层,后采上煤层时;
6)开采火区或积水区下压煤,需要采用上行开采时;
7)上煤层开采困难,投资较多,下部煤层煤质优良,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需要采用上行开采时;
8)在某些地质和技术条件下,新建矿井采用下行与上行开采相结合的方式,可减少初期巷道工程量、投资及建井时期,获得显著经济效益时;
9)复采采空区上部遗留的煤炭资源时;10)需要解决前期浅部小井开采、后期深部大型矿井集中开采的压茬关系可以采用上行开采。

15、防范冲击地压为什么要采取综合技术措施?
答:对于有冲击倾向的煤层,防范冲击地压应采取综合技术措施都应围绕以下目的:降低应力集中程度或适应力峰值向煤体深部转移,改变煤岩的力学性能;削弱其积蓄和骤然释放弹性能的能力;减轻冲动地压的危害程度。

16、冲击地压的类型及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因素是什么?
答:1)冲击地压的类型:a厚层难冒坚硬顶板条件下的冲击矿压;b 构造应力型冲击矿压;c柱式体系开采条件下的冲击地压;d深矿井重力型冲击地压。

2)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因素:开采深度,地质构造,煤层和顶底板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17、何谓露天矿开采境界,影响开采境界的因素有哪些?
答:露天开采境界是指露天矿场开采终了时形成的空间轮廓。

它由矿场的地表境界,底部境界和四周帮坡组成。

影响露天开采境界的因素:自然因素、技术组织因素、经济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