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_杨占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_杨占辉

·论 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
杨占辉 孙建华 丁 浩
【摘要】 目的:提出并设计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

方法:通过对5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回顾性统计并进行疗效评定,比较既往的等级疗效评定标准和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

结果: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具有更全面、更精确、易掌握等优点。

结论: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疗效评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评分法 疗效评定
C riteria of the Ev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y Marks Methods for Lum 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Y ang Zhanhui ,S un Jianhua ,Ding Hao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J ilin Railway Central Hospital ,Jilin ,132001
【A bstract 】 Aim :To put fo rew ard and to design the criteria for the evaluation of cura tiv e effect f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by marks methods .Methods :Comparing preriously practised criterion of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g rading methods and marks methods ,by reviewing statistical wo rk on the 573cases suffering from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Results :It has such a dvantages ,by using the marks methods ,as mo re comprehensive ,precise ,and much easier to master .C onclusion :T he curative effect evalua -tio n criteria of marks methods can be used for lumbar interv ertebral disc herniatio n .
【Key words 】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M arks method Ev 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作者单位:132001 吉林市沈铁吉林中心医院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痛常见疾病之一,诊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其疗效评定标准仍限于既往的优良等级评定,较为笼统。

我们对我院1989年9月至1998年3月间资料完整的57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在既往疗效评定标准基础上,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评定标准,即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此标准具有简单、全面、精确及易推广等优点。

1 一般资料
本组573例中,男321例(56%),女252例(44%)。

年龄21~至66岁,平均43岁,病史最短2天,最长36年,平均8年,其中,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

2 评定方法与结果
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选择了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最为密切的症状与主诉、工作和生活能力、下肢的功能、临床体征四大项目,并对各项目及亚项目的不同表现确定不同的评分,应用时先分别对各项目评分,然后将评分相加,即为总分(20分),分值越小疗效越差,如果将分值域划分成4至5段,即可变成对病人进行优良可差等级评定法评定,优为分值≥16,良为15~11分,可为10~6分,差为5~0分。

评分标准
(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2.1 症状与主诉
(1)腰背部疼痛与不适
a 没有 3分
b 时有2分
c 常有或有时严重1分
d 常很严重0分(2)下肢疼痛与麻木
a 没有 3分
b 时有2分
c 常有或有时严重1分
d 常很严重0分(3)大小便无力与会阴部麻木
a 没有 3分
b 时有2分
c 常有或有时严重1分
d 常很严重0分
2.2 工作和生活能力
a 正常 3分
b 不能持续2分
c 轻度障碍1分
d 不能完成0分
2.3 下肢的功能
 a正常0分
b仅有无力、不适、或步行200米
以后出现间歇性跛行-1分
c明显的间歇性跛行-2分
2.4 临床体征
(1)脊柱活动度、椎旁触压放射痛及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
a阴性3分
b有椎旁触压轻度放射痛或直腿抬高
加强试验阳性大于50度2分
c腰部活动略受限,有椎旁触压放射痛,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1分
d腰部活动严重受限,有放射痛,直腿
抬高加强试验阳性且小于30度
0分
(2)感觉
a正常2分
b轻度障碍1分
c明显障碍0分
(3)肌力
a正常 2分
b轻度减退1分
c明显减退0分
(4)腱反射
a正常1分
b减弱或消失0分
评定结果 本组中439例系由我院保存记录完整的病历回顾性整理统计评定,134例系病人就诊当天由专科医生接诊时进行评定。

结果:非手术治疗406例中,评分法:≥16分3例,15分~11分54例,10分~6分143例,5分~0分206例。

手术治疗的167例中,术前评分法评定:≥16分0例,15分~11分15例,10分~6分51例,5分~0分101例,术后半年~3年后来院随诊接受再评定,等级法〔1〕:优42例,良89例,可12例,进步15例,差9例,优良率78%;评分法;≥16分40例,15分~11分92例,10分~6分24例,5分~0分11例;除17例分值未升或下降外,其余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平均上升8.33分,疗效满意。

3 讨 论
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定,临床和文献上常采用优良可差等级评定法〔2,3,4〕或Macnab〔5〕手术后疗效评价标准,即以腰腿痛是否完全消失、能否恢复原工作、脊柱活动度和直腿抬高试验、以及有无神经损伤体征为指标,根据不同程度表现来进行判定,过于主观、笼统,不易掌握,使临床医师对有些病人难于判定,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我们参考田中靖久等〔6〕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标准,通过对既往和现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在传统等级评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有关方面的量化研究,拟定了这套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它具有以下优点:(1)以多因素评估病情,能较完整的反应出病情的严重程度,通过标准量化选择判定给分,使笼统、繁杂、难于断定的标准变得变得简捷、快速和准确,易于接受推广;(2)通过分值域段可演变成等级评定,保留了传统评分法的优点;(3)通过分值的增减,可更精确、更全面、更客观的反应出病人在各时期的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不止限于单纯的术后疗效评定;(4)应用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具有使临床疗效评定向量化方向发展等多种意义;(5)利于医院开展单病种管理和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6)便于病人开展自我评价。

本组中对16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采用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精确的统计出了每个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疗效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明显优于等级评定法,结果表明,该法确有实用价值。

当然,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亦有某些不足之处,需待加以完善,(1)没有将影像学检查和电生理检查列入量化评定标准;(2)要注意排除急性外伤等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影响,如急性期的病人,有时虽可获得一个低分值,但其实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未达到;(3)不能单纯以分值的高低来作为手术的指标,要全面严格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

由于我们掌握的病例数较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程度有限,因此,不可能推出十分完善的、权威性的评定方法,但我们设计的这套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是一种较新的、较准确且简便易行的方法,不止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还适用于其他腰部神经通道卡压综合症的病人,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试用,并对其不足之处进一步研究改进,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 考 文 献
1 陆裕朴,石凯军,黄耀添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附238例处理体会).中华骨科杂志,1981,1(2)∶77.
2 吴振东,王海义,王欢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中华骨科杂志,1994,1(14)∶32.
3 杨惠林,唐天驷,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评定标准,腰椎不稳与椎管狭窄专题研讨会纪要.中华骨科杂志,1994,1(14)60.
4 许竞斌,沈晓秋,方振东,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华骨科杂志,1984,4(1)∶6.
5 M acnab I.Negative disc exploration An analys is of the causes of nerve root involenent in68patients,J Bone Joint Surg(Am),1971,53∶891. 6 田中靖久.国分正一.佐藤哲朗.他,C8神经根症の治疗临整外, 1997,32∶435-439.
(收稿:1998-08-31 修回:1998-11-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