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 gp41 – 跨膜蛋白
➢ ENV 印迹最不敏感 ➢ 存在贯穿疾病的全部过程 ➢ 和 HIV-2没有交叉反应, 但常常和 HIV-1的O亚型有交叉
15
GAG 抗体 (group antigen spe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fic)
▪ p24 - Core associated protein 衣壳蛋白
➢ 常常首先被检测到 ➢ 特异性非常低 ➢ 抗体水平随病程进展降低
11
HIV生活周期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 12
HIV感染细胞过程
HIV-1囊膜糖蛋白gp120与靶细胞上的受体CD4结合 gp120的构象发生改变
继而与靶细胞上的辅受体CCR5结合 导致gp41的构象改变
暴露其融合肽并插入到宿主细胞膜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
13
Mature forms of HIV in a tissue sample
➢ p66比 p51通常较多出现 ➢ 通常在发现ENV和GAG30-60天后能检测到p66 ➢ p66 与HIV-2很容易有交叉反应
➢ p66抗体水平随病程进展降低
➢ p51 抗体诊断价值小
▪ p31 – 内切酶
➢ 常常与p66同时检测到
➢ p31抗体水平随病程进展降低
➢ 容易和GAG片段p32混淆
HIV-1亚型的鉴定和区分,主要是根据HIV-1 env基因C2-V3区的不同序列来决定。
8
HIV病毒电镜模式图
9
10
HIV基因组
▪ HIV基因组由两条单股正链 RNA组成。 ▪ HIV RNA长约9.2~9.7kb,含3个结构基因
( env 、 gag、pol),6个调节基因(tat、 rev、nef、vif、vpu、vpr),5′端和3′端各含 长末端序列。 ▪ ENV:gp160、gp120、gp41 ▪ GAG: P66、P51、P31 ▪ POL:P55、P24、P17
▪ p17 - Matrix associated protein 内膜蛋白
➢ 诊断价值低 ➢ 特异性低
▪ p55 - Precursor
➢ p24 + p17 + LMW (9 kd + 5 kd)
▪ 片段
➢ p39 + p42 ➢ p32
16
POL 抗体
▪ p66 and p51 – 逆转录酶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 世界首次有关 艾滋病的正式报道 。
➢目前,艾滋病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20
艾滋病的特点
1.潜伏期长 2.传播快 3.波及面广 4.病死率高
21
1987年CDC对HIV感染分类方法
▪ 急性期 ▪ 无症状期 ▪ 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 ▪ 临床期(艾滋病期)
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药物只能抑制病毒。
注意:艾滋病不要误写为“爱滋病”。
5
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英文名词
▪ 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
▪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 滋病是译音。
17
HIV生物学性质
➢HIV对外界环境中理、化因素抵抗力远低于HBV, 常用消毒剂均可使其失活。
➢0.5%次氯酸钠或70%酒精1min即可使HIV失活。 ➢HIV离体干燥环境下2至7min即可失活。 ➢HIV对热敏感,WHO推荐100 ℃20分钟灭活
HIV。
18
HIV对外界的抵抗力
HIV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
22
急性期症状
▪ 50%以上的患者在感染后2周到2个月出现。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发热、皮
6
一、HIV病原学
▪ HIV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属于卫生部颁 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的危害程 度第二类病原微生物,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 HIV分为HIV-1和HIV-2两型,全球85%以上的艾 滋病是由HIV-1型引起。 HIV-2主要集中在南非 等地,在我国远洋船员、归国人员中发现HIV-2。
温下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对热很敏感,
100℃20分钟可将其灭活,实验室条件下
56℃30分钟可灭活,因此,注射器具、医疗用
具经过高温消毒、煮沸或蒸汽消毒完全可以达
到消毒目的。HIV对化学品也十分敏感,耐碱
不耐酸,酸性消毒剂有良好的效果。对紫外线
不敏感,紫外线不能杀死HIV,但可减低其活
性。
19
二、艾滋病的发现及传播
14
ENVelope 包膜抗体
▪ gp160 - gp41四聚体
➢ 比 gp41单体浓度高 ➢ 常常被首先检测到指标之一 ➢ 存在贯穿疾病的全部过程 ➢ 与HIV-2 有一些交叉反应
▪ gp120 – 外膜蛋白 + Trimer of gp41
➢ 浓度比 gp160低 ➢ 与gp160检测到非常特异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艾滋病在世界范围的流行,给人类社会带了 巨大的灾难。人类在与各种传染病的长期斗争 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艾滋病的出现, 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与其他传染病相比,艾 滋病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如潜伏期长, 主要经性接触或注射毒品传播,传染源不易发 现和控制。艾滋病,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 与人的两种最敏感的行为——吸毒和性行为有 直接关系。吸毒与性乱这类社会顽症和艾滋病 混杂在一起使原本单纯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变得 复杂而敏感,传统的以生物学手段为主的传染 病防治策略和措施,经受着严峻的挑战。
7
HIV-1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其在传播过程中, 产生很多亚型。目前流行的亚型有11个,为主要 群体(M群:A、B、C、D、E、F、G、H、I、 J亚型)和次要群体(O群:O亚型)。 各亚型 间的核苷酸序列差异较大,A-H亚型间差异一 般在22%-35%之间,而O亚型与A-H亚型之 间差异高达50%以上。
2
内容
▪ AIDS & HIV基本知识 ▪ 艾滋病流行现状与特点 ▪ 防治策略与干预措施
3
第一部分 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
基本知识
4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一种慢性的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
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IV侵入人体后,直
接侵犯CD4+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 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后导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