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第一章施工组织概论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场内外准备。
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任务,将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合理地安排,使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施工,以期达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的最优效果。
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保证施工准备的完成;指导施工全过程;协调施工中的各种关系;进行生产管理、计划编制的依据。
建设项目的划分:建设项目指在一个或几个场地上,按一个设计意图,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进行施工的各个项目总和单项工程又称为工程项目。
指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设计文件,竣工后可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指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可以独立组织施工,但竣工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
分部工程指在一个单位工程中,按照工程部位、工种以及使用的材料进步划分的工程。
如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地面与楼面工程、门窗工程、装饰工程、屋面工程。
分项工程指在一个分部工程中,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材料和规格对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的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1.工程概况和特点分析2.施工部署或施工方案的选择3.施工进度计划4.施工平面图5.质量、安全、节约及冬雨季施工措施;6. 措施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流水施工组织施工的三种形式:依次施工:劳动力、材料、机具投入量小;专业工作队不能连续施工。
适用于场地小、资源供应不足、工期不紧时。
平行施工:工期短,资源投入集中,仓库等临时设施增加,费用高。
适用于工期极紧时的人海战术。
流水施工:工期较短;资源投入较均匀;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各工作队连续作业;能连续、均衡地生产。
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组织流水施工的优点:1、施工质量及劳动生产率高2、降低工程成本3、缩短工期4 施工机械和劳动力得到合理充分地利用5、综合效益好施工过程数:组织流水施工的工序(或分项工程等)个数。
施工段数:分段目的:使参加流水施工的各工作队组都有自己的工作面,保证不同队组能在各自的工作面上同时施工。
分段原则:1. 各段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在15%以内,以保证连续;均衡);2. 以主导施工过程数为依据,段数不宜过多(否则工作面小,上人少,工期长);3. 保证工人有足够的工作面;4. 要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建筑及装饰的外观效果;5. 有层间关系,若要保证各队组连续施工,则每层段数m≥n。
施工段数目m与施工过程数目n之间的关系:当m>n时,专业工作队连续工作,施工段有空闲。
当m=n时,各专业工作队能连续工作,施工段没有空闲。
当m>n时,各专业工作队不能连续工作,施工段没有空闲。
要保证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工作,必须使施工段数m大于等于施工过程数n。
流水节拍t:定义:指某一施工队组在一个流水段上的工作延续时间。
作用:影响着工期和资源投入。
决定流水组织方式。
确定节拍值要考虑的几个要点:1)施工队组人数要满足该施工过程的劳动组合要求2)工作面大小;3)机械台班产量复核;4)各种材料的储存及供应;5)施工技术及工艺要求;6)尽量取整数。
流水步距k:定义:相邻两个施工队组投入工作的时间间隔。
作用:影响工期;专业队组连续施工的需要;安排时需考虑:施工面允许否;技术间歇合理否;有无工作队连续要求;与节拍的关系。
流水强度V:某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工程量,称为该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
流水施工的分类:按组织流水的范围分:施工过程流水、分部工程流水、单位工程流水、群体工程流。
按流水节拍的特征分:节奏流水(固定节拍流水、成倍节拍流水)、非节奏流水(分别流水法)。
全等节拍流水法: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彼此相等。
分别流水法(无节奏流水):条件:同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或不等,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不等,也无规律可循。
第三章网络计划技术几个定义:1、网络图: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
2、网络计划:用网络图表示任务构成、工作顺序并加注时间参数的进度计划。
3 网络计划技术:寻求最优网络计划方案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网络计划的基本原理:表述各个施工过程的顺序及相互关系;计算分析,找出关键工序和关键线路;最优方案,最小消耗取得最大效益。
网络计划的特点:横道计划法:优点:简单、明了、直观、易懂;时间、工期等一目了然;资源计算便于据图叠加。
缺点:不能反映各工作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不能反映哪些工作是主要的、关键的。
网络计划法:优点:反映制约关系、关键线路。
缺点:不能清晰地反映流水情况、资源需要量的变化情况。
线路:关键线路:时间最长的线路(决定了工期)。
次关键线路:时间仅次于关键线路的线路。
关键工作:关键线路上的各项工作。
双代号网络图的计算:1.计算目的:求出工期;找出关键线路;计算出时差。
2.计算条件:线路上每个工序的延续时间都是确定的(肯定型)。
3.计算内容:每项工序(工作)的开始及结束时间(最早、最迟)每项工序(工作)的时差(总时差、自由时差)4.计算方法:图上、表上、分析、矩阵。
5.计算手段:手算、电算。
总时差:指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一项工作(一个工序)所拥有机动时间的极限值。
总时差特点:总时差为零的工作为关键工作;总时差为零,其他时差也为零;总时差不但属于本项工作,而且与前后工作均有关,他为一条线路所共有;表达在不影响计划总工期,或不影响后续工作最迟开始的条件下,本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自由时差:是总时差的一部分;是指一项工作(一个工序)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条件下,可以机动灵活使用的时间。
特点:自由时差小于或等于总时差;以关键线路上的节点为结束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相等;使用自由时差对后续工作没有影响,后续工作仍可按其最早开始时间开始。
单代号网络计划:优点:易表达逻辑关系;不需设置虚工作;易于检查修改缺点:不能设置时间坐标,看图不直观。
时标网络计划:以时间坐标为尺度表示工作时间的网络计划。
特点:1、清楚地标明计划的时间进程,便于使用;2、直接显示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自由时差、关键线路;3、易于确定同一时间的资源需要量;4、手绘图及修改比较麻烦。
工期优化步骤:1、计算工期并找出关键线路及关键工作。
2、按要求工期计算应缩短的时间3、确定各关键工作能缩短的持续时间。
4、选择关键工作,调整其持续时间,计算新工期。
选择被压缩的关键工作时应考虑的因素:1)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2)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3)所需增加费用最少的工作。
5、工期仍不满足时,重复以上步骤。
6、当关键工作持续时间都已达到最短极限,仍不满足工期要求时,应调整方案或对要求工期重新审定。
资源优化:目的:资源得到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工期合理。
方法:资源有限时,寻求最短工期;工期已定时,力求资源均衡。
条件:网络图中逻辑关系确定;各项工作资源需要量已知;时差已找出。
(宜在时标网络计划上进行)第四章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标前设计:投标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标后设计:签订承包合同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以标前施组为基础,具体化和实际操作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1、工程概况及特点;2、施工方法与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即施工方案;3、施工进度计划;4、资源需要量计划(劳、机、材料、构件、加工品);5、施工准备工作计划;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7、技术与组织措施(质量、安全、节约、环境、季节);8、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问题内容:确定施工展开程序;划分施工段;确定施工起点流向;确定施工顺序(分部分项工程);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施工起点流向:指在平面或竖向空间开始施工的部位及其流动方向。
室外装饰工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施工进度计划的任务:1) 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及施工顺序;2) 确定各施工过程的延续时间;3) 明确各施工过程间的衔接、穿插、平行、搭接等协作配合关系;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1. 指导现场施工的安排;2. 确保施工进度和工期;3. 是编制其它计划的依据。
分类:1) 控制性计划――控制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时间、互相配合与搭接关系;用于:大型、复杂、工期长、资源供应不落实、结构可能变化等工程。
2) 指导性计划――具体确定各主要施工过程的施工时间、互相配合与搭接关系(实施性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内容:技术资料、施工组织、物资、现场及场外、季节性施工。
作用:对施工准备的内容及负责单位和人员、准备的起止日期作出安排。
主要依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设计:编制意义:1.是安排布置现场的依据;2.是有计划、有组织和顺利施工的重要条件;3.是文明施工、加强现场管理的基础;4.是提高效率、加快进度、取得良好效益的保证。
设计原则:1.布置紧凑,少占地;2.缩短运距,避免二次搬运;3.尽量少建临时设施,减少费用;4.临时设施的布置要方便生产和生活;5.要符合劳动保护、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要求。
各项技术与组织措施:1. 保证质量措施2. 安全施工措施3. 降低成本措施4. 季节性施工措施5. 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概预算原理第一章建设工程造价概述建设工程的概念:建设工程是指投资建造固定资产和形成物资基础的经济活动,凡是固定资产的新建改建扩建恢复工程及设备购置活动均称为建设工程。
建设项目的程序: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设计任务书编制设计文件工程招投标签订合同进行施工准备全面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工程项目的后评价建设项目的划分:建设项目指在一个或几个场地上,按一个设计意图,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进行施工的各个项目总和单项工程又称为工程项目。
指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设计文件,竣工后可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指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可以独立组织施工,但竣工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
分部工程指在一个单位工程中,按照工程部位、工种以及使用的材料进步划分的工程。
如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地面与楼面工程、门窗工程、装饰工程、屋面工程。
分项工程指在一个分部工程中,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材料和规格对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的工程。
工程造价: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所花费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内容:建筑工程费用内容1. 各类房屋建筑工程及房屋建筑设备费用。
2. 与生产设备及生产相关的建筑工程费用。
3. 为施工而进行的场地平整和水文地质勘察费用,原有建筑物和障碍物的拆除及施工临时用水、电、气、路和完工后的场地清理费用,环境绿化、美化等的费用。
4. 矿井开凿、井巷延伸、露天矿剥离费用,石油、天然气钻井费用,修建铁路、公路、桥梁、水库、堤坝、灌渠及防洪工程的费用安装工程费用内容1. 机械设备的装配费用及附属设施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