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建课件2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房建课件2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a) 沿外墙长向布置矩形教室的平面组合
(b) 双侧采光方形教室的平面组合
(c) 某专用学校六角形教室的平面组合
不同因素对教室平面设计的影响
窄长条的窗洞往往是图书馆书库的识别标志, 这是由内部书架的排列及光照需要形成的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
借助功能分析图,或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兼顾其他的可能性 ,尤其建筑的结构传力系统的布置
●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 : (连a)接.用各公并共对联中部心于分人流和物流流线的合理组织。其主要原则是保证使用的方便和安全
1. 串连式组合:令各使用部分之间互相穿通 。通筑常实可例见于空间的使用顺
序和连续性较强,或使用时联系相当紧密,相互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
情况如:工厂生产车间、展览馆的展室、车站、商场等
串联式的平面布局容易组 织交通路线
利用连廊部分的收进使得 建筑的体块明确
某美术馆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
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 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 通的面积)
该空间中设备和家 具的数量以及布置 方式
使用者在该空间中 的活动方式
采光、通风及热工、 声学、消防等方面 的综合要求
50座矩形平面教室的布置 教室中基本满足视听要求的平面范围和形状的几种可能性
1. 串连式组合:令各使用部分之间互相穿通 。通常可见于空间的使用顺序 和连续性较强,或使用时联系相当紧密,相互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
混合式平面组合的建筑实例
2. 并联式组合: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部分,连结并联的各 个使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各使用空间互相独立,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 的功能明确,是使用最多最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
●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 : 对于人流和物流流线的合理组织。其主要原则是保证使用的方便和安全
建筑物的主要入口门厅和各个次要入口布置应该考虑迎向人流和物流的 主要来源或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分流
在建筑物内部,各使用部分的分布应该尽量使得使用频率较高的房间靠 近主要入口或交通核布置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c) 教学楼平面实例一
(b) 学校校区平面功能组合
(d) 教学楼平面实例二
教学建筑使用功能分析组合实例
中小学校及培训机构
在连廊单侧或两侧指状布置各教学楼, 容易实现动静分区、按年级组合及良好 的采光、通风效果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 借助功能分析图,或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兼顾其他的可能性 ,尤其建筑的结构传力系统的布置
剖面图——在适当的部位将建筑物从上至下垂直剖切开来,令其内部的结 构得以暴露,得到该剖切面的正投影图
建筑物的标高系统:
相对标高零高度--将建筑物底层室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0,
单位是米(m)。高于这个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则为负标高。
建筑设计人员获得的基地红线图及土质、水文等资料所标注的都是绝对标高, 在设计时涉及建筑物的各部分都应当换算为相对标高进行标注,以免混淆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1走道
1. 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 2. 宽度 :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3. 长度 :对消防疏散的影响最大 ,直接影响火灾时紧急疏散人员所需要的时 间,而这个时间限度又是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有关的
4.平面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内部的交通组织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2门厅和过厅(P20)
1.导向性明确 :使用者在门厅或过厅中应能很容易发现其所希望到达的通道、 出入口或楼梯、电梯等部位,而且能够很容易选择和判断通往这些处所的路 线,在行进中又较少受到干扰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2门厅和过厅
1.导向性明确 :使用者在门厅或过厅中应能很容易发现其所希望到达的通道、 出入口或楼梯、电梯等部位,而且能够很容易选择和判断通往这些处所的路 线,在行进中又较少受到干扰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1走道
1. 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
2. 宽度 :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通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因此考虑两人并列行走或迎面 交叉,较少人流使用的过道净宽度,包括消防楼梯的最小净宽度都不得小于 1100mm 。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尺寸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 1. 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 2. 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 3. 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 4. 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1走道
1. 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
3. 混合式组合:使用以上两种方法,根据需要,在建筑物的某一个局部采 用一种组合方式,而在整体上以另一种组合方式为主
以活动单元为主体的各功能部分的有机组 合,使幼托建筑容易形成鲜明 结尾
下一讲 第2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2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2.使用的安全 :应按各类建筑的设计规范中对于楼梯间的设置及其构造要求 来设计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 借助功(a) 教能学楼分功能分析析 图,或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兼顾其他的可能性 ,尤其建筑的结构传力系统的布置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包括: 1. 走道——建筑物中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 2.门厅和过厅 ——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 作用的交通枢纽。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 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的作用 3.楼梯和电梯 ——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
2.兼有其它用途的门厅:仍应将供交通的部分明确区分开来,不要同其它功能 部分互相干扰,同时有效地组织其交通的流线。特别是用作交通部分的面积 和用作通行部分的宽度,都应该根据该建筑物人流集中时所需要的尺度来进 行设计,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疏散的安全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2门厅和过厅
绝对标高零高度:指青岛市外黄海平均海平面为零高度。
第2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 2.1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建筑物每一部分的高度
该部分的使用高度
结构高度
有关设备占用高度
决定因素
考虑: 1. 家具、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高度 ; 2. 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 ; 3. 满足生理、心理要求的其它标准 ; 4. 节能要求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共4章)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第2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第3章 建筑物体型组合和立面设计 第4章 建筑在总平面中的布置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与组合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平面图——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是从各层标高以上大约直立的人眼的
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
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 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 通的面积)
民用建筑常用家具尺寸 见教材P13
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教室、卧室、营业厅中家具近 旁必要尺寸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满足使用功能的需 求
计算确定
(a) 阶梯教室内学生视线分析
某室内游泳馆剖面
(b) 观演建筑内观众视线分析
视线无遮挡要求和剖面形状的关系
体育场馆观众席地面的升起应使观众的视线不受遮挡
(a)、(b) 内廊式组合的单侧窗采光
建筑物的主要入口门厅和各个次要(入a) 口串连布式置应该考虑迎向人流和物流的 主要来源或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分流组 交合 通的 方式
在建筑物内部,各使用部分的分布应该尽量使得使用频率较高的房间靠近
主要入口或交通核布置 ●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 :
(c) 某展览厅按照连续布展
的串方连式组式合平空间面 组 合 的 建
●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
借助功能分析图,或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兼顾其他的可能性 ,尤其建筑的结构传力系统的布置
●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 : (b) 某厂房按照生产流水线 对于人流和物流流线的合理组织。其主要原则是保连证续布使置用车间的方便和安全
工业厂房中的生产车间等起主要功 能作用的空间和仓库,更衣室、办 公室等起次要功能作用的空间
指专门用来连通建筑物的各使用部 分的那部分空间。例如:
许多建筑物的门厅、过厅、走道、 楼梯、电梯等等
某住宅平面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满足使用功能的需 求
兼顾其他的可能性 ,尤其建筑的结构传力系统的布置
●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 :
对于人流和物流流线的合理组织。其主要原则是保证使用的方便和安全
建筑物的主要入口门厅和各个次要入口布置应该考虑迎向人流和物流的 主要来源或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分流
在建筑物内部,各使用部分的分布应该尽量使得使用频率较高的房间靠近 主要入口或交通核布置 ●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 :
相关主题